羅步臻
1943年生于上海,祖籍上虞,字兆真,號逸翁、軼翁,是海上名家應野平入室弟子。在四十余年的從藝生涯中,他孜孜不倦地探索傳統與現代結合之路,終于在中國水墨山水畫上形成了自己特有的藝術風格。羅先生曾在國內外共舉辦過30余次個人畫展,其中3件作品為中國美術館收藏。
羅步臻醉心于傳統筆墨,遠涉黃公望、石濤、八大,近法張大千、林風眠、陸儼少,而對黃賓虹的畫理、畫風鉆研尤深。近年以來,羅步臻把自己的探索限定在保留某些具象因素、接近抽象的邊緣地帶,仍把自己的作品視為山水畫。這是極智慧的選擇。這個似乎狹小的邊緣地帶,最適宜于中西藝術的結合,也最易于把傳統藝術推向極致。
羅步臻和老師應野平
羅步臻創立的狂草式山水大寫意畫法,酣暢飛動,靈變無常,更趨向于對山水景物意念的表達和中國水墨的悟性把握,點、劃、潑、灑之瞬間,成為傳達對景物意境的個性解讀,純粹是一種包容理性卻又凌駕于形神之間的感性敘述。看似空靈、蒼茫、飄渺、幽深的畫面,皆源于造化自然的感召,擺脫了對場景的刻意描摹,醉心于筆墨抒發內心對生活、生命、自然的悟道。其筆墨以一種不經意的狀態,于抽象與意向之間,演繹了一出大寫意水墨大戲,這種融現代意念又不失中國筆墨精髓的表現手法,所展現的正是東方表現主義的大氣凜然和精神之美。
寄情山水寫人生 羅步臻大寫意山水畫的新高度
文/雨賦
極簡而現代的畫面構造和極具想象的空間感;中國水墨的文化神韻和令人迷醉的語境;詩一般的節奏韻律和當代審美意趣的契合。所有這些,在他的大寫意山水畫作品里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且體現的相當完美。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我不太習慣“師法自然”“摹遍古法”諸如此類的說詞夸贊一個藝術家的勤奮與努力。勤奮誠然可貴,但那是每個藝術家必須親歷和躬行的事情,問題是,絕大多數人的努力與成就都不成正比。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一個藝術家的成就、貢獻和高度在哪里?就中國畫而言,在于傳統繼承得好又有新內容注入,并形成自家風格和面貌。羅步臻就是這樣的一位藝術家。那么,我們先來看一下他的早期和中期作品,領略一下他的深厚功底——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早期和中期的作品其傳承性是比較嚴謹的。他很好的遵守了傳統山水畫的技法和布局。各種皴法的運用、各種線條的排布、濃淡干濕的滲透,甚至山石樹木,橋亭屋舍等細微之處都給予了恰好的關照。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說他現在的大寫意,卻不能也沒辦法撇開“中間環節”,他今天的大寫意不是一夜之間形成的。至少在十年前,羅步臻曾經嘗試創作了一批非常接近于西方現代派風格的作品。“任性”的點線和“肆意“的色彩構成了夸張的抽象畫面。哦,中國畫竟然還可以這樣畫!不僅使人想到畢加索和馬蒂斯,甚至想到杜尚的“新思維。”在那個時期,中國畫的探索者不在少數,但大多都是“亂抹”,像羅步臻那樣講功力而又表現嫻熟的“現代派國畫”鮮有看到。因此,有評論家說,或許羅步臻可以從這個狹窄的縫隙間為中國畫打開一個新的通道。我們先一起欣賞下這個時期的作品——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對比之下,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出,羅步臻在這兩個不同時期創作的作品差異非常巨大。說實在的,就我個人而言,至今看到這些作品還是覺得十分的過癮、優美和現代。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然而,羅步臻不這樣認為。冷靜之后的他很快發現了問題,他認為這種“反傳統”和“破壞性”的實驗已經“游離”中國畫太遠。夸張的現代感和時尚的裝飾性,幾乎把中國水墨特有的中國文化屬性沖淡到不復存在的狀態之下,這不是他的初衷。盡管那是很好的現代藝術作品。那么,既然“游離”太遠,就果斷的折回身子往回找。這就是藝術家的勇氣、秉性和瀟灑。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我們現在來看一看他的大寫意山水,這才是他真真想要的東西。因為今天的這個大寫意山水,是從傳統中走來并可以向未來延伸的。它是地地道道中國的、民族的而又是現代的。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從以上不同時期“三種面貌”的作品變化上,我們看到了羅步臻從傳統中“走進走出”和“再走進再走出”反復探索的身影。我想,這正是執著的藝術家悄然無聲卻壯懷激烈的個性特征。今天,羅步臻走出了一片新天地,實現了只屬于他自己的全新面貌的大寫意山水。當然,他對我說,或許還會變的。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面對他今天的作品,我想這樣概括:極簡而現代的畫面構造和極具想象的空間感;中國水墨的文化神韻和令人迷醉的語境;詩一般的節奏韻律和當代審美意趣的契合。所有這些,在他的大寫意山水畫作品里都得到了充分的體現,而且體現的相當完美。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如果從羅步臻中學時代的第一次發表作品算起至今,他的藝術生涯整整60年了。在這個60年的時間里,千萬遍的臨摹與揣摩、無以數計的思悟與嘗試,用文字已經很難表述清晰。在這個學習研究和探索過程中,還有多年的恩師指導,還有傳統哲學思想的影響,還有從不間斷的書法臨習,還有多年的海外學習與游歷,還有博覽中外大家的作品和理論,還有探索嘗試過程中的反復與總結等等。羅步臻就是這樣背負著重重疊疊的沉重一路走來的。因此,無論我們怎么想象他這個60年的藝術經歷都不會過分。這是一個艱難而漫長的“實現自我”的過程。
羅步臻作品欣賞
我有機會多次聆聽羅步臻關于藝術的觀點和體會。他認為中國山水的創新與突破有三個方面的因素需要把握:一是探索創新必須堅守傳統的民族文化這個“依托”,否則就會游離太遠;二是借鑒和吸收外來元素必須尊重和符合中國畫自身的特性特征;三是書法藝術是中國繪畫語言的重要組成部分,應該合理的運用和融入到繪畫之中。
羅步臻作品欣賞
的確,他的大寫意作品中很好的體現了這些觀點。
首先,作品堅守住了中國水墨的詩性、神韻和人文情懷他的大寫意山水,筆墨雖然極盡簡潔之能,卻將悠遠的意境和詩情駐留紙上,且那么的豐富飽滿而又充滿想象空間;點線布局不茍傳統卻變化有度,隨意之處見瀟灑,瀟灑之中見理性;暈染皴法似任意涂抹卻藏著內在邏輯,不經意之間橫生妙趣。可以說,羅步臻的大寫意山水畫筆筆到位,而不可有一筆去留之差,一切都在掌控之中。這樣的效果,如果沒有對于傳統繪畫精神、水墨技法等深入骨髓的理解和駕馭能力,那是完全沒有辦法實現的。正是有了這些傳統元素的存在,他的作品才穩穩的守住了“中國畫”的“底線。”于是,也就有了傳承的價值和意義。
羅步臻作品欣賞
其次,作品呈現著某些“現代派”風格的意味以及時代的氣息他的大寫意山水,其線條的夸張變化,水墨的重疊暈染,空間結構的奇巧布局,都充分的體現出當代人的哲思、文化特征和審美情趣。這些作品,一方面破解了早期作品中過于“僵硬”的結構和“呆板”的技法,一方面把“實驗性”現代派作品從“邊界”拉了回來。因此,傳統與現代元素的結合才顯得合理與協調,這給中國畫的未來走向提供了一個珍貴的“接口。”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再次,書法藝術的線條變化和律動在作品中起到重要作用
“書畫同源”這個概念誰都知道,若真正將書法藝術融入繪畫的語境是沒有那么簡單的。羅步臻在這個問題上從來沒有怠慢過。尤其近些年,可以說他有多少時間作畫也就有多少時間習書。在他的這些“惜墨如金”的寫意畫作里,那些點點滴滴、絲絲線線的筆墨變化,無不呈現著書法線條的美感和意蘊。以我的眼力,他的書法功力之深,水平之高,即使與專業的書家相比,那也完全稱得上一流的高手。這在當代書畫界實在是鳳毛麟角。
羅步臻作品欣賞
羅步臻作品欣賞
我們一起來欣賞下他的書法作品——
讀羅步臻的作品,使我想到明清時期的一位繪畫大家,他就是大名鼎鼎的朱耷。如果說朱耷的畫作善以象征手法表達情緒的話,那么,羅步臻的畫作則以意趣抒發情懷;如果說朱耷畫作的簡潔可以理解為“以點概全”的話,那么,羅步臻的簡潔則是“以簡勝繁”;如果說朱耷在筆墨技法上與傳統貼合的更為緊密的話,那么,羅步臻則是堅守住傳統的筆墨而又揉進了當代文化精神。我這樣子拿羅步臻與朱耷作比,不知道步臻先生怎么看待,也不知道讀者作何感想,我是想到了就說到。我想,有些話遲早總得有人說出來。
文章過長沒有人耐心去讀,雖我意猶未盡,也只能就此打住。
2017/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