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春節期間,一則網上傳出的視頻刷遍了朋友圈。
在一眾京圈文藝大佬的私人聚會上,
導演馮小剛提出讓自己電影《芳華》的女主角當場獻舞。
一時間,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激烈討論。
對于此舉,
有人說,喝點黃湯,某些人肚子里的花花腸子就按耐不住了;
也有人說,男權社會,女人們就只有淪為花瓶的命運;
當然,也有人持不同看法,
娛樂圈就是這樣,馮導是在給小姑娘制造機會,
這么多大佬,留個好印象,對她的星途大有幫助。
無獨有偶,2月16日,山東衛視一則春晚小品同樣因涉嫌歧視婦女引發熱議。
該小品中,有兩句臺詞:
“我花了4萬塊錢買她(指妻子)21900天,平均一天才合1.826元......
現在雇個保姆,一個不得花3000多?我有什么理由不愛她(指妻子)?”
網上的觀點同樣爭議不斷:
——這是物化,丑化女性,難道歌頌英雄就要拿婦女做墊腳石?
——不要過度解讀,小品的本意是贊揚在丈夫身后默默付出的知心女人。
其實,兩件事情能引發如此關注,并不奇怪。
男尊女卑,三綱五常,
在現代社會里,本應是被滌蕩無遺的歷史塵埃,
然而,拋卻性別對立,
或許馮小剛的獻舞提議只是酒興正酣的一時興起,
或許小品中的脫口而出也只是話趕話的無心之語,
你看,
“我這是真性情啊。”
但是,任性不可怕,
尷尬的是不顧他人的感受。
02
李尚龍曾經分享過這么一段經歷:
當時他受邀去參加一個媒體圈的聚會。
推杯過盞,大家興味正酣,
這時,進來一位朋友,也算是一位大V。
剛一進來便自帶招恨屬性。
趾高氣揚,眉目間帶著三分桀驁,
滔滔不絕,一張嘴便是自己如何如何。
殊不知,在場的很多人其實并不比他差了多少。
有人向他介紹,這是某某作家,都是同行。
他卻只是一句:對不起,我沒聽說過啊!
就這樣,你來我往,
不過幾分鐘,他已經幾乎把在座的人得罪個遍。
半個小時后,他自覺無趣的離開,
留下的人面面相覷,聳肩一笑。
這是一種讓人相當討厭的人,
與別人溝通交流,
盡管可能掌握著一定的話語權,
但始終想著居高臨下,有意無意置人于尷尬境地,
哪怕你風光再盛,也難掩無自知之明的低情商。
最怕你春風得意,便不知人外有人。
03
陳壽在《三國志》里,講過這么一個故事。
三國時,劉備帳下有個名叫簡雍的幕僚。
為人機敏,善于辯論。
當時,正逢大旱天氣,劉備下令禁酒,
凡私自釀酒者都要處以刑罰。
有個官吏正好在一戶人家里搜得釀酒器具,
“論者欲令與作酒者同罰”。
屬下們紛紛議論,不僅釀酒要受罰,連擁有釀酒器具的人也同樣有罪。
這時,街上走過來一對男女,
簡雍便對劉備說道“這兩個人欲行淫穢之事,應該把他們抓起來。”
劉備不解。
簡雍解釋道:
“既然有酒具的人可能因釀酒而受罰,那此人有淫具,豈不是也會做淫邪的事?”
劉備聽完大笑,最終便令人赦免了那個人。
這便是另一種讓人舒服的人,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
不但拯救了那個平民百姓,還保全了主公劉備的仁義之名,
可謂恰到好處。
他們既懂得讓自己不被討厭,
也明白如何讓別人開心。
04
說了這么多,
其實都只是一個事兒,
你能讓別人舒服的程度,
決定了自己的高度。
還是那場酒局,
讓我們看到了什么才叫讓人舒服!
它告訴我們,你的周圍其實藏著五種人。
第一種:“馮小剛們”
這種人,最好找。
團隊里,是最后拍板,決定你的idea是否pass的人,
會議上,是那個不鳴則已,一說話便只說三點的人,
飯桌上,他不動筷子,你只能干瞪眼,
舉杯時,他可以喝的七葷八素,你卻得時刻清醒,眼觀六路。
做到這個份上,他們必然有著值得被眾星拱月的資本,
正因如此,他們也時刻游離在讓人舒服與不舒服的邊緣。
若你是他們,凡事給人留三分薄面;
若你不是他們,凡事和他留三尺周旋余地。
第二種:“陳道明們”
不錯,溫潤如玉,謙謙君子,說的就是他們了。
場面失控,有他們竭力周旋,
溝通尷尬,他們能迅速破冰,
宴會上,一眾人東倒西歪,油頭粉面,
他們卻從儀表到大腦360度理性克制。
合影時,他們或許站不了C位,
但所有人都想無限接近。
灑脫而不失自我,
平易卻絕不隨流,
油膩?嗯,反義詞就是他們。
這是最讓人舒服的人。
第三種:“葛優們”
現在,一個癱坐沙發,雙目無神,四肢不勤,
45度角仰望星(fang)空(ding)的畫面是不是出現在你的腦海?
不怪你,葛大爺太深入人心了。
但是,這里說的“葛優們”卻恰恰不是這樣。
視頻里,時不時能聽到他插科打諢,帶節奏,搞氣氛,
現實中,那些起哄,打馬虎眼兒,偶爾還能飆兩句有色段子的人都是他們。
觥籌交錯里,燈紅酒綠里,
幫個小忙,圖個小樂兒,
永不得罪人,自在又痛快。
他們不僅能讓別人舒服,自己更舒服!
第四種:“油膩的旁觀者們”
油膩這個詞,大家聽得耳朵都快生了繭子,
但是,只有到了中國式酒局,
你才能真正領略到什么是大寫加粗的鄙夷和厭惡。
來,關系好,一口悶!
是不是不給面子?再罰你三杯!
不就是錢嗎,我多的是!
那誰誰誰,有什么了不起,肯定是背地里送禮了!
視頻里,想看熱鬧,精蟲上腦,
惹得陳道明大爆粗口的就是這些人。
毫無疑問,這些人是最不讓人舒服的,
但遺憾的是,這些人也正是現實生活中大多數的你我他。
第五種:“被動的舞者們”
最后,說到視頻里那個翩翩起舞的姑娘。
有人說,既然是演員,還有專業的舞蹈底子,
當眾表演一下不是很正常嗎?
有人說,跳個舞怎么了,又不是潛規則,哪里不尊重了?
還是道明叔那句話“你特么沒看過跳舞啊?”
首先,所謂藝術,應當是受人尊敬和敬畏的,
好的舞蹈,不該淪為一群酒客商人聊以自娛的下酒菜;
其次,這種場合,談論潛不潛規則已經沒有意義了,
當一群中年男人,
幾十雙各懷心思的眼鏡盯著一個姑娘,
人群中還時不時發出吆喝,輕笑的聲響,
整個場面已經變味兒了……
“被動的舞者們”是人世間最廣泛的蕓蕓眾生,
也是最渴望被“舒服”對待的人。
05
其實,某種程度上,
那些“油膩的旁觀者們”又何嘗不曾是“被動的舞者們”?
陳道明的抵觸,也正是因為他是過來人。
年少時,七八年的龍套生涯,他同樣說不了幾句臺詞,露不了幾次正臉。
但是,從不起眼的小角色到如今萬眾矚目的大紅人,
他還是他。
為什么比起咖位更大的馮小剛,人們更愿意為陳道明點贊,哪怕爆句臟話?
生活中的大多人,
和苗苗一樣,
沒有背景,沒有人脈,沒有資歷,
渴望成功,渴望尊重,渴望出人頭地。
只是當你名利加身,人生彎道超車,
褪去庸常,
還有沒有能支撐自己“糞土當年萬戶侯”的勇氣與決心?
是甘愿融入那個對弱者指指點點,對強者前俯后仰的油膩圈子,
還是站在名利場的得意頂端,居高臨下,放飛自我?
抑或是倔強如往,不隨波,不逐流,敢說一句“你特么是不是傻”?
————————————
予舍先生,90后文科男,新媒體行業。一枚理性生活,感性成長的寫作者。
頭條號,公眾號文史范兒(yushekanj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