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提高公文寫作能力我總結成日常積累、確定方向、列好提綱、充實內容、修改打磨5個步驟:
一是日常積累。有的同志看到別人寫起文稿來感覺很簡單,但到自己動筆卻無從下手;還有的同志說起來頭頭是道,但接到文稿任務后腦子一片空白。主要原因還是平時積累不夠,手中無“糧”心中發慌。所以文稿寫作第一步,就是要做好日常學習積累,也就是針對個人平時負責的工作和經常撰寫的文字材料內容,四處在網絡上、書刊上等各種媒介搜救儲備素材,素材也要分門別類放好,這樣用的時候方便。每天騰出三四十分鐘看新聞找素材,時間長了,也會感覺到進步,動筆起來就不難了。
二是確定方向。接到材料任務后,有時候我們就知道了大的方向,這個稿子是圍繞什么主題來寫的;但有時候不是太明晰,比如咱們單位召開一個比武技能競賽動員大會,局長讓寫一個動員講話,要講些什么呢?剛才說的第一步積累就派上了用場,如果你有一些此類的講話材料,找三篇類似材料一分析,你大概就知道要寫了什么,無外乎是給大家鼓足干勁、振奮精氣神、取得好成績、獎懲措施等等。所以說積累很重要,我們有很多文稿是相通的,多看多學就會有啟發。往這個方向思考大體不會錯,但是符不符合你們局長的風格,把領導最想說的話說出來,所以有時間有機會最好能跟領導當面交流下,使我們確定的方向盡可能接近領導的意圖。
三是列好提綱。提綱是文稿結構的藍圖,就像房子的四梁八柱,也像人的骨架。提綱定好了,寫起來才不會節外生枝,就像大家以前寫作文一樣,列好提綱就不會離題。最初列的提綱,可以線條粗點,但是盡量形成一個完整的標題,標題要擬得好看務實些,當然不是要死磕字數對齊、用語對仗等。一般來說,提綱要列到二級小標題,每個小標題下要寫什么內容,我們思考的時候可以標注幾個關鍵詞,寫的時候可以圍繞幾個關鍵詞展開,以免寫漏了一些工作。列提綱還有個好處,像我們寫一些材料,是幾個同志去寫,大家想法可能不夠一致,有了提綱就能把每個人想法揉在一起,文稿出來后就像個樣子。
四是充實內容。提綱列好后,我們就要把內容充實進來。把提綱比作人的骨架,內容就是血肉,有骨架有血有肉才完整。寫文章貴在一氣呵成,我們起初稿時候不要過于追求完美,不要想我寫完這幾句話就不改了,而要順著寫,有些地方可以先空著數據和事例,后面再補上。如果一直扣著某個地方,卡殼在這里,效率就比較低。這個過程可以看成我們往已經列好的小標題里塞內容,要注意的是,內容是要對應標題來寫的,也就是說標題要能蓋住內容,不要出現文不對題的情況。一個小標題下的內容可以是并列關系,也可以是遞進關系,要一件事一件事來寫,不要混雜著,條理才更清楚。如今提倡寫短文,所以語句都要精煉些,少些過程性表述,多些結果性表述,多用數據和事例說話。
五是修改打磨。好文章是改出來的,我們辛辛苦苦弄出稿子后,不能就完事了,還要反復修改打磨,特別是像一些領導重點要工作講話,還要匯編成冊,還要存檔,就要經得起歷史的檢驗,不要提一些不切實際的任務,不要有邏輯上的顛倒、語句上的硬傷、數據上的錯誤,甚至出現錯別字等問題。
內容節選自《寫作文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