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們每個人的家庭里,孩子毋庸置疑是最被疼愛最被關心的,以至于現在的家長們都十分關注孩子的成績、健康以及心態!
現在的孩子學習成績競爭壓力異常嚴峻,而家長們在教育內卷化日趨嚴重的今天,很多父母都在為孩子的教育而苦惱,到底我們該如何教導才能讓孩子在學習上的道路一帆風順呢?
白巖松說:“為人父母要小心你的思想,語言,行動,因為這些會變成孩子的性格,也會變成他的命運。”
我們請教了最近備受矚目的北京大學錢貴生夫婦!
錢貴生的教育水平極高,他的女兒就讀于北大,就連小兒子也是直接保送清華!
很多家長都對錢氏夫妻倆的教育方式感覺到好奇和崇拜,都想知道是如何教出優異的孩子!
對于這個問題,錢貴生表示:在家庭教育中,最重要的是孩子7歲前的教育。
作為成年人,我們無數次意識到性格對工作和生活的影響,但是當我們做了父母,還是不由自主地把重心放在孩子的特長和智力的培養上,從而忽略了對孩子的性格培養。
曾有研究表明:7歲前是孩子行為養成的關鍵時期,要緊抓孩子7歲前的教育機會,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習慣,打下優秀的成長基礎,才能走上未來的成功之路,并給自己的孩子定下家規!雖然說家規這次感覺古板,但是古往今來流傳下來的習俗并不是沒有道理的!
錢爸爸的這些家規中,以下三條讓我的感觸最深,收獲最大:
7歲前最重要的一定不是這些,而是孩子性格的培養。
撒切爾夫人:“性格決定選擇,而選擇決定命運。”
錢貴生夫婦在孩子很小的時候,就有意為他們灌輸“有勞有獲”的概念。
在家里,他們會讓孩子自己動手自己做事,如果孩子的行為值得鼓勵,會獎勵孩子!當達到一定次數,孩子就可以換取零食以及自己喜歡的玩具。
這樣長期以往,孩子會明白這個世界上沒有什么是不勞而獲的,只有靠自己的努力才是真的!
錢氏夫婦在孩子四歲的時候,就開始有意識的管理孩子使用電子設備的時間,每天半小時看電視的時間,并且以身作則,給孩子樹立了良好的榜樣!教導孩子,今日的事情今日做完,完成每天的工作量,才能看電視!
除此之外,錢爸爸錢媽媽非常鼓勵孩子和同學一起玩耍,或者團體活動,錢媽媽認為:比起沉浸在虛無縹緲的網絡世界里,貼近現實更加重要,和小伙伴玩耍不僅可以鍛煉孩子的團體意識,也可以放松身心,增加孩子的課余愛好!
大文豪托爾斯泰說:要有生活目標,一輩子的目標,一段時期的目標,一個階段的目標,一年的目標,一個月的目標,一個星期的目標,一天的目標,一個小時的目標,一分鐘的目標。
沒有明確目的和執行力的人,就算再聰明也是“白瞎”
錢爸爸就很注重培養孩子的目標意識,在孩子很小的時候,他就引導孩子每天起床后為自己定一個小目標。
因為他認為,一個人一定要有目標,就算再小的孩子,也應該有屬于自己的目標,沒有目標就沒有動力,沒有執行力!
那樣的話,就算再聰明也是不可能成大事的!
久而久之,孩子自然養成了定目標和做計劃的習慣,這個習慣一直保持到現在,讓他們在學習上受益無窮,最終成為超級學霸。
在紀錄片《性格的真相》中,科學家經過驗證得出結論:“遺傳因素只決定了40%~50%的人格,其他的人格決定因素來自于環境。”換句話說,孩子的后天性格是父母創造的。
李玫瑾教授還說:“有些孩子到了青春期就偷父母的錢,不喜歡上學,離家出走.但實際上,這種行為在孩子7歲甚至更小的時候就已經有了苗頭。為了培養孩子形成良好的性格和性格,最重要的時間段是7歲之前。'
可以說,如果你不希望孩子未來讓你勞心費力的話,7歲之前一定要注意性格培養。
在這個性格養成的重要階段,如何引導孩子控制情緒、如何塑造孩子的自理能力、如何應對孩子的畏難情緒、如何讓孩子學會獨立思考、如何提升孩子的抗挫力、如何提高孩子的規則意識等,都是我們家長就應重視的大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