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孩子將來成就的大小,來自于從小的培養,所有大的事情都來自無數小事情的積累。
經過調查,幾乎所有事業有成的人,或者在某個領域有著杰出貢獻和突出表現的人,他們從小都養成了自己的幾個特點,這些從小就有的習慣決定了他將來的成就!
雖然大部分的家長最在乎的并不是孩子將來的成就大與小,而是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健健康康的成長為一個大人,希望孩子以后能過上簡單幸福的生活,不過孩子沒有好的習慣,家長認為孩子能夠有好的未來嗎?沒有好的未來,孩子真的能夠過上“簡單幸福”的生活嗎?
接下來我們看一下孩子需要的最基本的三個小習慣是哪些!
誠實守信
首先要說的便是誠實守信了,孩子的城市守信決定了孩子以后做事情的方法,待人處事的態度,在這個社會上,人無信而不立。
家長在教育孩子的時候總是會犯一個錯誤,就比如說家長在哄孩子的時候,會告訴孩子一些故事或者莫須有的東西,為了哄著孩子不哭,家長總是會說一些誤導孩子思想的話:1.別哭了,再哭就把你賣給別人了。2.外面有抱小孩子的壞人,一聽到小孩子哭,他就會把孩子抱走。3.外面有老虎,專門吃小孩,所以你不要到處亂跑。
雖然這些話是為了讓孩子不哭,或者是為了孩子的安全考慮,但是家長卻忽略了最重要的一點,那就是孩子本身是否在乎這些東西,時間一長,這樣的話在小孩子的心里不以為然,很明顯的就知道家長是在“騙”自己,家長的做法是無心的,但是孩子會養成習慣,覺得說謊只要能達到目的,那么就可以隨便說了,而孩子也沒有意識到,說謊是不對的,在孩子眼里,這只是理所當然,畢竟父母經常就這樣。
等到孩子長大成人以后,他說話經常都會撒謊,也愛吹牛,那么孩子結交的人多半也是這個樣子,而且“物以類聚人以群分”這不是開玩笑的,當你孩子長大以后,身邊的朋友都是這樣的人,說不定會誤導孩子走上一條歧途。
所以孩子誠實守信的品德必須要有,讓孩子說實話,孩子也要守信用,這一點其實很簡單,家長在教導孩子的時候,家長一定要做到以身作則,每一句話都要對孩子誠實,對孩子所做的承諾,家長也必須要去做到,如果家長所說的話或者所做出的承諾因為某些原因 做不到,也要向孩子解釋清楚,孩子還小,或許不會懂,但是卻可以養成孩子這樣的好習慣。
閱讀、學習
每一個家長都是從孩子成長過來的,家長在父輩們從小的教育當中,一直會聽到類似這樣的一句話,要多讀書才會有好的出路,雖然很多家長的父輩們沒有讀過太多的書,但是他們吃過很多的苦,甚至于在他們漫長的人生當中,因為缺乏知識而錯過了很多的機會,所以家長的父輩們希望家長能夠多讀書,多學習,不過很多的家長卻不理解父母的苦心,而是對讀書產生了反感,導致目前的自己并沒有太多的成就。
家長們都有著同樣的想法,不想讓孩子像自己一樣沒有太多的成就,希望孩子能過上好的生活,那么在對于孩子學習上的教育也是至關重要的。
孩子不愛閱讀書籍,不愛讀書、不愛學習等等,其實主要有兩個 原因,一個是對于知識沒有興趣,而是養成了不學習的一種習慣。那么如何讓孩子喜歡閱讀喜歡學習呢?這其實在孩子小的時候,需要家長去引導,這也就是同樣是小孩子,為什么一到學堂有的孩子對于學習非常的主動積極,而有的孩子卻是厭倦學習的原因了;家長在孩子小的時候,可以多買一些書籍、漫畫之類的,自己經常去看,孩子也會很好奇,也會經常去看的,孩子雖然不認識字,但是他會看圖畫,孩子只要有興趣,家長就可以慢慢的去引導了,孩子對未知的事情都是充滿了好奇和濃厚興趣的,習慣也就這樣慢慢養成了。
自律之心
自律的人是這個世界上最可怕的人,他們能夠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這也就是自律之心起到的作用,那么自律心是什么呢?自律其實可以說是一種習慣,畢竟很多事情有了第一次,就會有習慣性的第二次;自律心可以表現得很明顯,也可以表現在心里,其實讓孩子感受到自律心很簡單,打個比方:你告訴孩子自己每天要看書5分鐘,那么你每天就要去做到,哪怕再忙抽不出時間,你也要向孩子解釋清楚,在下一次補上,不過能抽出時間一定要做到。
【總結】
孩子將來的成就,大部分來自于他待人處事的誠實,自身強大的自律性,不斷學習的進取心,家長一定要把孩子這三個習慣培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