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戀”這個詞,也許父母和老師聞之色變,也有心態平和的家長和老師波瀾不驚,因為成績好,不讓人操心。
但無論好與不好,無論父母和老師怎樣看待“早戀”這件事,這都是值得家長重視的。
尤其是上中學就早戀的孩子,別驚訝,這在現實中已屢見不鮮。
有些家長視早戀為洪水猛獸,有些家長聽后一笑而過,有些家長知道后反而還支持,特別是家有男孩子的。
1
但如果“早戀”會導致無心學習,成績下降,甚至打架斗毆,更有甚者破身懷孕,家長你還會這么淡定嗎?
曾經在醫院,親眼看到一個14歲的女孩躺在病床上,面無血色,從周圍人口中才知道,這是剛做了流產手術,其爸爸已經報警,而罪魁禍首就是學校初三的孩子,16歲,已經明是非,懂善惡了,縱然這個女孩是自愿,那在法律也是屬于強奸。
16歲就強奸女生,試問,這個男生以后的路還有前景可言嗎?
都說“早戀”美好,看到這些家長還會覺得“早戀”美好嗎?
別再傻傻的被電視劇毒害了,“早戀”遠沒有你想象的那么好。
2
我們也為此專門采訪了一些班主任,通過他們口里得知一般最容易早戀的學生,大多出自這四種家庭。(勿輕易對號入座)
一家里經濟條件不太好
家里條件不是很好,父母整天為了生活奔波,在物質和精神上都沒有給孩子足夠的安全感,沒有讓孩子感受到足夠的愛的家庭,加上孩子不懂事,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在家里沒有得到支持和愛,就會尋求外界的溫暖,很難想著努力學習,而是分心去談戀愛了。
3
二家里文化水平不高
我們會發現學習成績優異的學生一般不太容易早戀,而且家長對這類話題也不會避諱,而是會理性的引導孩子,早早就告訴孩子這事該如何處理,這種家庭的孩子會比較理智,更多的把重點放在學習上。
4
三顏值低
這條理由就非常扎心了,顏值低的學生不太會早戀,青春期的孩子都會非常注重外表,而且目的很單純,就是你長得好看就會關注你,并且漸漸喜歡上,顏值低的學生要么人格魅力大,要么學習成績好否則一般不擔心這個問題。之前《少年說》里面一個爸爸,為了防止孩子早戀,鼓動孩子去箍牙。
當時爸爸看女兒牙齒有點不齊,就勸孩子去箍牙,說現在是箍牙的最好時期,等你長大了,牙齒變好,那時候就非常漂亮,你現在好好學習。后來等女兒箍牙回來的時候,爸爸坦言,其實是想讓女兒箍牙變丑,防止孩子早戀的辦法。
5
四家庭條件好但父母疏于管教
這種就屬于家里父母忙于事業而無心或沒有時間顧及孩子的,更別說會每天專門抽出時間教育孩子,畢竟工作的事就忙的不可開交,這種情況多見于事業上走不開的家庭。
錢是很多,但是錢多孩子就覺得一切得來很容易,給錢就是了。
那么他的早戀要么是找存在感要么是新鮮刺激和對父母的報復。(男孩居多)
詳見張默,張國立兒子。房祖名,成龍兒子。王思聰,王健林兒子。郭麒麟,郭德綱兒子。
望各位父母謹慎處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