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擊加載圖片
現在好多學生規則意識淺薄,尤其對于新初一的孩子來說,僅僅遵循
“不遲到早退,路隊秩序齊整”的規則就難入登天
。我清楚的記得,一個新初一的孩子說過這樣一句話
“老師,我覺得初中規矩太多了,我學不會,我想回家”,這到底是學不會規矩,還是懶散慣了,不想約束自己,我們都心知肚明。
所以對于學生來說,入學最開始就是學規矩,約束自己,少犯錯誤。
但依舊有很多人明知故犯,那么對于這些人我們如何處理比較合適呢?
眾所周知,隨著時代的變遷,適用于我們那個時代的
“棍棒教育”,“體罰教育”漸漸退下了教育的歷史舞臺。
現在的學生犯了錯,為難的不是學生自己,而是老師,老師對學生打不得,罵不得。
因為
現在提倡素質教育,針對一件事情的對錯,要給學生擺事實,講道理,不能言語侮辱,不能簡單粗暴的去處理,必須讓學生知禮明理,意識到自己問題才算結束。那到底是真的結束了,還是只是告一階段,時間會告訴你結果。
所以沒有強有效的懲罰措施,那么學生就會用行為告訴你什么叫明知故犯。
點擊加載圖片
所以在這個不提倡體罰學生的時代了,老師如何做才能達到一個預期效果呢。作為過來人的我,給出兩點忠告。
忠告一:一開始就必須把規則說得清清楚楚,把懲罰措施說得明明白白,一般情況下,就是違反什么規矩就抄寫什么規矩,當然這個抄寫是適量的,然后到你面前背下來。
這樣做的目的是什么呢?就是為了讓孩子有一個清楚的認知,我現在所處的環境和之前的不一樣,在這里有清楚可見的規則與懲罰,如若我不小心觸犯了其中規則,我必須接受屬于我的懲罰,因為所有的規則與懲罰是針對集體的,而不是個人的。在這個階段,不僅要老師不停地強調,還需要家長的配合,多給孩子說說規則對于生活的重要性,多支持一下老師的做法,因為只有這樣,雙方協作,才能糾正孩子好多潛在的毛病。
忠告二:講一些例子,讓學生學著換位思考,并給學生一點時間,讓學生表達自己的想法,親身體會一些事情,在自己碰到類似的事情時,不等老師說什么,學生自己便已然有了自己的預期,去承擔該自己承擔的后果。
換位思考的目的主要就是讓孩子去站在其他人的角度上多思考一些問題,多給別人一些尊重,多體諒一下別人。就以父母為例,讓孩子站在父母的角度去想想,要讓孩子去一個好一點的學校他們要付出什么?而你再回想一下你的所作所為,應當不應當,不應當的,以后會怎么做?應該給自己一個懲罰作為警告,一般情況下,都是自我懲罰更為深刻。在這種情況下,那些只認錯不認罰的孩子也會有一定的觸動。慢慢地,整體的氛圍會有所改變,達到雙贏的局面。
所以,一定要意識到學生犯錯不可怕,其實只要抓住本質,從本質處理一些問題,總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結果。
關注張老師,讓你的孩子學習更好,親子關系更和諧
!
點擊加載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