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經湯,中醫方劑名。為理血劑,具有溫經散寒,養血祛瘀之功效。主治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塊,淋漓不暢,或月經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少腹里急,腹滿,傍晚發熱,手心煩熱,唇口干燥,舌質暗紅,脈細而澀。亦治婦人宮冷,久不受孕。臨床常用于治療功能性子宮出血、慢性盆腔炎、痛經、不孕癥等屬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者。
沖任虛寒、瘀血阻滯證。漏下不止,血色暗而有塊,淋漓不暢,或月經超前或延后,或逾期不止,或一月再行,或經停不至,而見少腹里急,腹滿,傍晚發熱,手心煩熱,唇口干燥,舌質暗紅,脈細而澀。亦治婦人宮冷,久不受孕。
溫經湯,按照黃煌教授的話來說,她是適用于干玫瑰的美麗方。這樣的女人有特點,手掌、腳掌常常是干燥的,摩擦以后沙沙地向,會有裂口、毛刺,面部的皮膚也是干干的,很容易出現細紋,你是不是一朵干玫瑰呢?快來喝一碗屬于你的溫經湯吧!中醫里有一類古老的“秘方”稱為經方,它經過了數千年,由無數醫家,無數先輩們印證,歸根結底,治的不是病,而是找回女人的美麗。
適合溫經湯的人群:
1.身體營養狀態不好。或亞健康。
2.發質枯黃。皮膚干燥,特別是下肢皮膚,臉上有斑。
3.口干舌燥,唇干起皮。
4.手腳冰冷,或者手心出虛汗。
5.痛經,炎癥。
6.辨證之屬于沖任虛寒并血氣瘀滯,并見癥有少腹寒冷等現象者
7.不孕癥,亦需辨證清楚。
8.辨證之屬于肝腎不足、虛寒并胞宮有瘀阻者
9.慢性盆腔炎
溫經湯在婦科治療的適用面之廣。但是任何藥物都需要辯證施治。
1.溫經湯不適合體內實熱的女性。
2.一般遇肝氣郁結,經前胸乳脹者,不宜用本方。
黃煌:什么樣的人要用“溫經湯”
黃煌:順著您的話說,女人為什么如此在意容顏的美麗?說白了,是為了吸引異性,正所謂“女為悅己者容”嘛,但是這并不是刻意為之,而是一種由性別決定的自發性行為。也可說是上天的安排,只有兩性相吸,戀愛、結婚,共同孕育后代,人種才能綿延不絕。所以“溫經湯”,最初就是為了讓女人容易懷孕的方子。
《金匱要略》里如是說:此方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女子宮寒,久久不能受孕,或者崩漏,崩主要指非經期出血,量很大,來勢兇狠,功能性子宮血出血、腫瘤都會出現這種情況;漏呢,有時候沒到經期,或者經期已經結束了幾天了,又出了一點血,或者一直不干凈,處于淋漓狀態,這個是漏。更年期女性也很容易出現崩漏的情況。
那么這種情況,溫經湯是可以解決的。在我的臨床上,月經稀發,幾個月來一次,還有的干脆不來;還有的正常來,但是血色比較淡,量少,這都是宮寒的表現,那么,喝溫經湯,溫暖子宮,溫通血脈,月經自然調順。這些是古人發現的一個最主要的現象,是使用“溫經湯”的第一個指征。
第二個呢,可以發現什么呢?女人的手。張仲景說“手掌煩熱”。月經不調后,觀察一下自己,手掌皮膚會有變化,手掌、腳掌干燥,摩擦后沙沙地響,容易裂口或有毛刺,或有疼痛或發熱感。不像月經調順時那么潔白、光潤、柔軟了,這是第二個指征。
第三個指征呢,是口唇。張仲景說適合用“溫經湯”的女性,證見“唇口干燥”。不少月經不調的女性口唇干癟,不飽滿,顏色比較淡,干燥、開裂,或感覺疼痛,或有熱感。
除了這三個主要的特征外,從整體外貌上看,那就是人干枯了,看上去憔悴,沒有了女人那種豐潤的感覺。豐潤和光澤對女人來說太重要啦,一旦沒有光澤了,容顏就顯老,心態好像也越來越老。
那么沒關系,有這些指征的女性,用上“溫經湯”以后再看她,臉色變得紅潤,手腳皮膚滋潤啦,嘴唇豐盈飽滿,頭發也變得有韌性、有光澤了,身材更勻稱,更有活力,整個人都變漂亮了,這不是名符其實的美麗方嘛!而且原來不受孕的,也容易懷胎。
經湯:豐滿女人的美麗方
問:在《子宮好女人才好》一書中,也談到,女人的月經和自然界的潮汐相應,和月亮的盈缺相應。月經不好,就像是地球氣候異常了,意味著整體生態環境出了問題,對女人來說,必然要影響到容顏、性格,長斑、干燥、暴躁。
正常的月經對女人的生命、健康如此重要,但眼下,閉經是個很大的問題。在您看來,引起閉經的主要原因都有哪些?
黃煌:閉經這個概念要強調一下,一般都要在半年不來月經,這才叫閉經。閉經呢,一種原發性的,一種繼發性的。原發性閉經,包括先天的生殖器不健全,比如先天的無陰道、無子宮等等,還有腦炎后遺癥,還有一些是內分泌異常、發育不良等等,這種情況不多,比較難治,那么一部分原發性的閉經,用“溫經湯”來治療還是有效果的。
比較多的是什么呢,繼發性的多,相對好調理。原因呢,過度生育、多次流產、精神壓力大,這些都是誘發閉經的因素。還有就是過度節食,亂吃減肥藥也容易導致閉經。
問:從您的臨床來看,出現閉經問題的女性,普遍在哪個年齡層?
黃煌:我門診治療的閉經,大多是大一、大二的女生,也有高中生。
問:這類女孩子經常要用到“溫經湯”?
黃煌:對。上次有一個高二女生,一直不來月經,人不發育,像黃花菜一樣,很自卑。她爸爸陪她來看,我給開了“溫經湯”。吳茱萸、人參,我們用黨參來替代,麥冬、半夏、甘草、桂枝、白芍、當歸、川芎、丹皮、阿膠、生姜。要好吃一點再加點紅棗。
問:原方嗎?
黃煌:原方,一般不要加減。
我對她爸爸講,這藥要貴一點,溫經湯里面有阿膠嘛,我還加了鹿角膠。她爸爸說沒關系。這個姑娘喝了兩三個月,月經來了,看著她臉色越來越紅潤,曲線越來越明顯,整個人越來越漂亮了,也更有自信。后來這個姑娘還給我送來一個自己打的中國結。
問:真好,就像遲開的花朵,給足陽光和養料,就綻放開來。
專家推薦血虛型女性保健劑量】
吳茱萸5g 黨參10g 姜半夏10g 麥門冬15g 甘草5g 桂枝10g 白芍10g 當歸10g 川芎10g 牡丹皮10g 阿膠10g 生姜15g
上方加水1200ml,浸泡30分鐘左右,文火煎煮40~60分鐘。如果第一次煎時水少了,可少加水煎第二次,再將兩次的藥液合成。分2~3次服用。湯藥苦,可把紅棗撕開,放入湯中調味。也可以將幾天的藥量放在一起煎煮,做成“溫經膏”,每天一兩調羹,用開水沖服即可。膏方可委托藥店代為加工,也可自制。
【原文】出自《金匱要略·婦人雜病脈證并治第22》:“問曰:婦人年五十所,病下血數十日不止,暮即發熱,少腹里急,腹滿,手掌煩熱,唇口干燥,何也?師曰:此病屬帶下,何以知之?曾經半產,瘀血在少腹不去,故唇口干燥也,溫經湯主之。”
【譯文】問:婦女50歲左右,前陰下血數十天不止,每到傍晚時就發熱,少腹(小腹兩側)拘急脹滿(類似于有小便便意的感覺),手掌心發熱,心里煩,口干唇燥,是什么原因呢?老師說:此病屬于帶脈病的下血病。什么根據呢?因為病人既往有過小產,瘀血停在小腹未去之故。怎么知道是瘀血未去呢?從唇口干燥癥狀上即可推知。用溫經湯主治。
【溫經湯原方】吳茱萸三兩,當歸二兩,芎窮二兩,芍藥二兩,人參二兩,桂枝二兩,阿膠二兩,生姜二兩,牡丹皮二兩(去心),甘草二兩,半夏半斤,麥門冬一升(去心),右十二味,以水一斗,煮取三升,分溫三服,亦主婦人少腹寒,久不受胎,兼取崩中去血,或月水來過多,及至期不來。
【現代用法】:吳茱萸、麥冬(去心)各9g,當歸、芍藥、川芎、人參、桂枝、阿膠、牡丹皮(去心)、生姜、甘草、半夏各6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