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聽說過這樣一句話:不孝有三,無后為大。這句話出自于孟子,后人作了注解,三種不孝是指:一味順從,見父母犯錯也不勸說。家境貧窮,見父母吃苦也不當官拿俸祿來供養他們。不娶妻生子,斷絕后代。
其實隨著時代的進步,不孝的概念也漸漸發生了變化。在當下,有三種新的不孝方式正在悄悄興起,很多人還沒有注意到,但很多年輕人確實已經在這樣做了。
一、生完孩子當甩手掌柜,交給老人帶大。
張強和老婆來自農村,兩人在一個小城市里的工廠打工。后來成了家,生了一個寶貝女兒。但張強跟老婆都玩心未泯,不想操勞帶娃,就把女兒交給在老家的母親帶。兩口子幾個星期,甚至幾個月才回老家看一下女兒,平時還是過著夫妻二人生活,有時候看看電影,有時候玩玩游戲,還到處旅游,日子過得無比瀟灑。但張強的媽媽年紀大,身體不便,帶著孫女其實很困難。多次希望張強夫婦能自己帶,但都遭到了拒絕,后來身體實在熬不下去了,才把女兒交還給張強夫婦。
時下,有不少年輕父母生完孩子,不履行撫養的義務,就把孩子丟給老家的父母,這是一種很不負責任的行為。其實所謂生育,生下來是一方面,好好養育又是另一方面。缺一不可,不然就盡不到為人父母的責任。
二、要老人帶娃,卻不出工不出錢。
劉芳夫婦去年生了一對雙胞胎,所以請了父母過來帶孩子,但幾個月過去了,劉芳夫婦卻沒有給老人一點生活補助費用,日常的支出全部靠老人補貼,每個月要花個2000多塊錢。后來老人實在撐不下去了,就賭氣回家去,再也不來幫忙帶孩子了。
也許這些子女看來,老人是自己的父母,所以不用太講究了。但要換個另一個角度想,現在就算請一個保姆,每個月也要給幾千塊錢費用,對自己的媽媽不是應該更好嗎?怎么能讓他們既出力又出錢呢?
三、看老人帶娃,經常指手畫腳。
林大媽的女兒和女婿都在大城市工作,收入不低,但工作繁忙,沒有時間帶孩子。所以兩年前,林大媽放棄退休后的休閑生活過來幫忙。一開始女兒女婿還是很客氣的,但住得久了,各種生活中的摩擦隨處可見。比如,林大媽放東西比較隨便,但女兒女婿要求很高,要她把家里的東西都擺得整整齊齊。比如林大媽有時愛買點零食給孩子吃,爸爸媽媽非常生氣,說她不會帶孫子。所以林大媽覺得自己完全不被尊重,過得很不開心,不久之后就回去了。
其實,年輕父母跟老人在生活和育兒觀念方面有差距是正常的,但要注意表達的方式。如果對老人的行為挑三揀四,甚至不斷批評指責,沒有一點尊重,那就是一種不孝了。
總之,希望年輕的父母能夠多有感恩之心,對老人多一份尊重和孝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