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說二胎,一胎我都不生!'這句話變成了現在很多年輕人,對待生育問題的真實反映。朋友們在我的文章《生二胎讓家庭陷入貧困,寶媽大哭后悔生下老二,實際情況讓人動容》中熱烈評論生二胎的問題時,其實有一組數據說明,現在的年輕人一胎都不想生了。2018年1月20日,國家統計局給出一組數據,二孩的出生人口上升到883萬人,首次超過一孩的出生數額。
對于這件事,我的粉絲程娜很有發言權,孩子這兩個字對她來說,既期待又殘酷,所以她寧愿選擇不要,我們一起看看她的故事。
程娜是一位設計師,住在上海陸家嘴附近,結婚兩年半,但兩口子至今都是租房,也沒打算在上海買房,就現狀來說,在上海買房有點太癡心妄想。當問起程娜如何考慮要孩子的問題時,她有些沉默。
'孩子我想要,但并不考慮生。'程娜表示,現在他們兩口子的收入,能保證兩人在上海生活,周日可以去吃餐牛排,一周可以看兩場電影。她說得罪讓我感覺深刻的是這樣一句話:'我們養活自己都很辛苦了,怎么養個孩子?'她還告訴我,她有個同事,是她們設計公司里業務比較好的設計師了,但是設計師的工作,聽上去好像很時尚,其實工作壓力很大,堆積如山的細節需要每個從業者琢磨。她的同事懷孕之后,生育假期批的無比艱難,工作交接瑣碎而繁雜,領導甚至私下表達過不滿,認為她這是不負責任的表現。
最可怕的并不是這些,每年來上海找夢想的年輕人太多了,誰也無法保證會不會馬上有能力很強的人在懷孕生產期間代替了自己,那這些年的打拼怎么辦?看著這個同事,程娜表示,雖然她很喜歡孩子,但是現在真的不敢生。
這并不是個例現象,遠在武漢漢口的李女士,在面對我問她為什么不要孩子的時候,直接給我拿出一張照片,是她侄女的夏季游泳培訓學費截圖,上面寫著:暑期班一對一教學,課時45節,收費8700元。生的起養不起,就是李女士不敢生孩子的重要原因。奶粉要不要錢?尿不濕要不要錢?孩子上不上培訓班?武漢好一點的學區房現在交易價上百萬一套,敢不敢買?說著李女士就嘆了口氣,她說她已經36歲了,雖然結了婚,但是就是不愿意要孩子,好在老公和老公的家庭也能理解,畢竟都不是什么大富大貴的家庭。
曾經在四川統計局人口就業處有一次調查問卷,在全國18個市調查了6000多對夫妻,就是想問他們是否生育愿望,而其中67%表示'養育成本太高,壓力太大,不考慮要。'看來'貧窮'不僅會限制我們的想象力,還會降低生育率啊。
結束這次跟朋友們交流的生育問題,我倒是想起了《我不是藥神》中假院士張長林的一句臺詞:'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這病治不過來了。'
雖然說,對于每個人來說,窮與富的評判標準不一樣,比如程娜說她不要孩子的原因是生活壓力大,作為在上海打拼的人來說,可能確實如此,但是她的收入其實很不錯的,但她仍然恐懼于養育孩子,不僅來自經濟壓力,還有職場和別的壓力。
而對于更多工薪階層來說,可能不要孩子的人,更多的是感受不到經濟上的安全感,才最終選擇不要孩子的吧。
你覺得自己有足夠的經濟條件養孩子嗎?喜歡我的文章請收藏關注一下,有什么看法可以在評論區與我分享,我是蔓德育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