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芭蕾舞者之一,Ingrid Silva,從貧民窟走出的白天鵝。
曾經,她面臨要么滾,要么通關的選擇。且只有一次機會。
如果通過了,她將成為紐約DTH芭蕾團的一員,如果不通過,她只得卷鋪蓋走人。
與她一起練習的,幾乎都是白人孩子,他們家庭條件好,有專業老師指導,比她少了不少心理壓力。要怎樣在這里突圍,得到教練最后的認可?
Ingrid看著自己顫抖的雙手,回憶瞬間涌上心頭。
1989 年,巴西里約熱內盧,Sliva 出生在一個并不富裕的家庭,母親是工人而父親則是退休的空軍員工。
她在貧民窟中長大,窮人的孩子,少有機會出頭。
Sliva 患有先天支氣管炎,為了減緩和治愈病癥,她不得不嘗試游泳、體操等運動,也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母親發現了女兒潛藏的天賦,開始鼓勵她嘗試芭蕾。
這一嘗試便一發不可收拾,Ingrid似乎觸碰到了,其他孩子碰不到的未來。
她瘋狂地愛上了這種舞蹈,“繃”、“開”、“直”、“立”,就像一個美麗的音符,在五線譜大地上歡快地跳躍著。
沒有舞蹈練習室,她就在家里練習著;沒有好看的舞鞋,買一雙普通的也是好的。
可是,最讓她不能理解的,是同伴們對她的嘲笑:“一個黑人女孩,居然敢跑去跳只屬于白人的舞蹈,簡直可笑。”
這項孕育于意大利文藝復興的舞蹈,一向被認為是白人的藝術,在一個專業的芭蕾劇團里,幾乎看不到黑人舞蹈演員的存在。
盡管如此,Ingrid還是想要挑戰這些不可能。“為什么不?”
因為別人口中的不可能就直接放棄,讓自己一生遺憾,還是拼盡全力一試,即使失敗也無怨無悔,Ingrid毅然選擇了后者。
為了更專注于芭蕾,她放棄了游泳,夜以繼日地練習。所謂“越努力越幸運”,上帝終于給了她一次機會。
那時里約政府展開了一個項目,讓貧民家的孩子學習專業的芭蕾舞,如果跳得好,未來還能到海外學習。
Ingrid早早地就報名參加了,她提著舞鞋來到教室,看著鏡子里自己翩翩起舞的身姿,她要做那只蛻變的天鵝。
曾經網上瘋傳過一張圖片,每一個芭蕾舞者光鮮亮麗的背后,都有著這樣一雙畸形腳,當開始練習芭蕾舞的那一天起,就注定要綁上丑丑的繃帶。
磨破了無數雙舞鞋,換了無數次繃帶,那血肉模糊腳趾頭的主人,還不到十歲。
就在我們懵懂著在街邊玩耍,偷著媽媽指甲油抹指甲的年紀,她默默地擦著帶血的腳,然后繼續練習了。
1999年,她看到了巴西一位芭蕾舞者的表演,優美的舞姿,自信的神情,一舞結束,掌聲無數。
然而,這位舞者只有一條腿。
這使她非常震撼,更讓她堅定信念,舞臺,從來不只是為外表靚麗者準備,那些內心美麗的人,才能在此站得長久。
10年專業訓練結束,Ingrid得到了一個去紐約深造的機會,她買了一張單程機票,紐約,或許有更好的前程等著她,同時也帶著更大的考驗。
“我出身于貧民家庭,這意味著,我的父母也沒有能力支持我去紐約,一切只能靠自己。”
累嗎?當然。沒有熟人,不懂英語,一個人走在紐約街頭,總顯得格格不入。
但是,這座多元化的城市,很快就包容了她。她結識了好朋友Ashley,她們一起過圣誕節,互相給予擁抱給予力量,“她讓我身在異鄉時,感受到了很多的幸福。”
友誼的溫暖,抵擋住寒冬的夜,她跟著朋友對話、看電影、看書,不到一年時間,已經能說一口流利的英語。
來到了Ingrid最后考驗的那一天,嚴苛的教練淘汰了許多白人舞者,現場的氣氛早已降到了冰點,誰都不敢大出一口氣。
Ingrid只好鼓足勇氣,踮起腳尖,旋轉,跳躍,一瞬間,教練的眼光柔和了......
她終于進入了DTH舞團,開始了夢寐以求的職業生涯。表演,比賽,就像她一路走來的那樣,過關斬將。
2008年,她被認為是世界上最杰出的芭蕾舞者之一。
但是,她依舊抱著一點遺憾,“因為簽證問題,我母親沒能看到她的表演,我希望有一天,她能在觀眾席上看到我的舞蹈。”最初那個給予她鼓勵的人,一直不曾忘記。
后來有人問她,自己認為最大的三個成就是什么?
她說:“18歲離開家去追求夢想,一邊從事喜歡的工作一邊環游世界,激勵別人和我一樣去追夢。”簡單來說,就是有勇氣,做自己,給力量。
即使現在還有人歧視她的膚色,她只是笑笑,“種族歧視對于芭蕾舞者來說,無疑是一種恥辱,芭蕾應該屬于所有人。”
盡管從前在里約的芭蕾舞團,沒有一個黑人女性舞者;盡管芭蕾舞鞋一直只有淡粉、淡金色,(為了讓鞋與腳的線條相連,看上去更好看)她只好用棕色鞋油把它涂黑。藝術,應該無種族之分。
曾有人說,要練習多久才能成為職業舞者?答案是一輩子;要用多久才能打破種族壁壘?答案是很多代人。
盡管練習永無止境,
或許種族壁壘還在繼續,
但不要讓外界聲音干擾自己,
專注,自律,
即使我們的努力顯得那么渺小,
用盡了全力,
就不會辜負了自己。
現在的Ingrid還在繼續她的夢,同時也向往著大學生活,“不僅可以學習知識,更可以看清自己。”
“還想學心理學,把心理學跟芭蕾結合起來,治愈更多人的心。”
正如短片最后那段話所說,'The journey to your dreams,always starts from within.'
逐夢之旅,往往從你內心的夢想開始。
如果你懷有夢想,不管它在世人眼里多么荒謬,多么遙不可及,用盡全力終可抵達。
最英國出品
為答謝支持并關注最英國的粉濕們,我們決定在每月的20號,選出近一個月被選為精選留言最多的讀者,送出來自倫敦塔橋的明信片。
趕快點擊文末的“寫留言”,讓我們聽見你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