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小兒便秘,雖不是什么大病,卻也給孩子和家長平添了不少煩惱,很多家長反映,自己的孩子不愛上廁所,總是憋著,好幾天才排一次,而有些孩子則是有了便意,卻怎么使勁也排不出來。長此以往,這些不規律的排便,會使孩子的腸道動力紊亂,患上了便秘!而長期的便秘不僅容易影響孩子的情緒,嚴重的可能還會導致孩子肛裂便血、痔瘡,甚至影響到孩子的生長發育,而我們知道成人便秘可以吃藥、灌腸等等,可孩子便秘了又該如何治療呢?
做客今天《健康每一天》的嘉賓:成都中醫藥大學推拿針灸學院廖品東教授教大家通過清大腸、退六腑、抱小腹、蕩腹、八髎五個穴位的方法,就可以輕松排除小兒便秘的困擾。
第二個穴位叫六腑,退六腑就有助于我們腸道下行,氣機下行就有可能幫助排出大便。六腑位于前臂尺側緣。操作時,以中食指指腹,自肘關節推至掌根,100~500次。
第三種手法叫抱肚法。雙手重疊,放到小肚子的地方,往肚臍以下用力擠按,擠按到小朋友剛好最大忍受度,如果看到小朋友臉紅了也漲了,就是腹的壓力增大,那么就有可能把大便排出去。
第四種方法叫蕩腹法:將大人的手放到小兒的腹部兩側,推過去再撥回來,來回地重復操作,像蕩秋千一樣左右來回地蕩,這樣就很容易將大便蕩下去了。
以上五個穴位時常按摩按摩,有助于排解小兒便秘困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