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高考還有70多天了,孩子們到了沖刺的關鍵時期,很多家長也早已開始為給孩子選學校、選專業(yè)而焦慮了。前幾天,有朋友向我推薦了《中國大學本科畢業(yè)生質量排行榜》(以下簡稱“《排行榜》”),想聽聽我的意見。我大體看了一下,下面就粗略地談談我的看法:
關于《排行榜》
據查,此《排行榜》是武書連從2011年開始最先發(fā)布的,我從網上也找到了近幾年的,中間有沒有間斷我沒去細查。據稱這是自1987年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科學學研究所在《光明日報》發(fā)布的我國第一個大學排行榜24年以來,首次發(fā)布全國大學本科畢業(yè)生質量排名。
關于武書連
據查,武書連,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原秘書長、研究員,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組組長。1991年開始《中國大學評價》課題研究,至2021年已經25年(我真不知道這個25年是怎么來的,呵呵),是中國持續(xù)研究大學評價時間最長、發(fā)表相關論文最多、被引用次數最多的學者。
關于《排行榜》的質疑
前幾年,很多媒體質疑武書連《排行榜》是商業(yè)操作、指標體系設計不合理等; 據稱中國管理科學研究院也澄清下屬單位沒有科學學研究所,《排行榜》只是商業(yè)產品......
我看了一下這些質疑,大部分都是前幾年的,尤其是《排行榜》剛發(fā)布的那幾年的,并且,有些質疑已經不可見了。
我的理解,指標體系設計是不是合理?排行數據是不是可靠?評價是否科學?結果是否可信?這些問題或許已經不那么重要了,能堅持到發(fā)布2021版,就足以說明《排行榜》還是有一定市場的,還是被有些人認可的,還是有一定的參考、存在價值的。大學排名沒有絕對的公正與權威,僅能作部分參考。因此,不管什么排名,能夠給家長、學生提供一點幫助、一些參考,這就足夠了!
關于《排行榜》的排名
將不同類型、不同特色、不同規(guī)模的大學放在一起綜合排名,就肯定有不合理、令人質疑的地方。如北大、南大和復旦等名校在《排行榜》中排名都比較靠后,主要是因為這些高校有很多文史哲類學科,這些學科的畢業(yè)生質量不好量化,因此,從數據來看,此類名校的畢業(yè)生的就業(yè)行情沒有理工科院校的好,也就可以理解了。
《排行榜》帶給我們的思考
01
將來選擇大學的時候,應該更傾向于綜合實力排名還是畢業(yè)生質量排名?
如果學生的成績特別優(yōu)秀、對未來充滿無限憧憬和信心、未來發(fā)展?jié)摿艽蟮脑挘隙ǜ鼞摱嚓P注綜合實力排名靠前的學校,畢竟這類高校科研、學術、升學考研等有更大的優(yōu)勢和更多的機會;
對于大多數學生和家長來說,我覺得可以適當多關注、研究一下畢業(yè)生質量這個排行榜,特別是一些低進高出的院校(新生質量等級比較靠后,而畢業(yè)生質量等級比較靠前),這類院校不管綜合實力排名如何,相對來說錄取分數線可能比較低,比較容易錄取;四年本科畢業(yè)之后,就業(yè)或保研考研形勢相對較好,或許更容易就業(yè)。
02
是先選大學還是先選城市?
不同地方的大學,其本科畢業(yè)生質量的差異還是比較大的。我不是搞地域歧視,看下面幾張圖自己對比:
因此,還是因人而異。如果成績優(yōu)異、志存高遠,肯定是先選心儀的大學,有志者,可以放飛天涯;大多數學生,我覺得還是應該重點考慮將來好就業(yè)。因此個人建議:一是選擇將來計劃就業(yè)的城市的高校,這樣在校期間就可以及時了解掌握就業(yè)政策和信息;二是選擇所在省份的高校;三是選擇低進高出的其它高校。
03
山東的孩子,真的是好福氣!
山東的孩子,真的是很有福氣!從上圖可以看出,在我們身邊,在我們看來似乎并不怎么起眼、在綜合實力排名、新生質量排名都比較靠后的大學,畢業(yè)生質量等級評定卻非常出色。有幾所新生質量等級被評定為D甚至E的大學,畢業(yè)生質量等級把有些雙一流高校甩出了好幾條街!這既得益于山東的大環(huán)境,更是與這些學校的學生的努力分不開的。
綜合分析以上的數據、信息之后不禁慨嘆:只要努力,從什么時候開始都不晚。能以優(yōu)異的成績考入綜合實力優(yōu)異的大學是最好的;即使成績不突出,考入的大學很“野雞”,只要努力,也可以成為“雞頭”,進而使自己躋身“鳳凰”之列......
加油,孩子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