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精神分析是通過什么方法治愈心理疾病

導   語

所有的心理疾病全部源自被壓抑本能欲望的轉換過度和錯誤轉換在潛意識中形成的錯誤暗示“搞的鬼”,因此治愈心理疾病的方法有二:一、刪除潛意識中已經形成的錯誤的暗示,治愈心理疾病。二、重塑“轉換模式”,即重塑人格…下面分別加以論述。


如何刪除導致心理疾病的

潛意識,

進而解除業已形成的疾病性

心理行為?


一個經典案例

在弗洛伊德書中描述過一個叫做安娜的患者。安娜對水產生了恐懼而一度無法飲水,只能通過食用多汁的水果來解渴。對這一點她感到很痛苦,也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這樣。然而在一次與治療師布洛伊爾(弗洛伊德的合作者)的談話中,她突然憤怒地談到,有一次她到家庭英語老師的房間中看到了一個非常令人惡心的場面:英語老師的小狗——可怕的畜生,正在喝一個杯子中的水。當時她感到異常憤怒,然而出于禮貌她一言未發。自此以后安娜就無法再飲水了。讓人感到驚奇和不可思議的是,在這次“無所顧忌地表達了壓抑已久的憤怒”之后,安娜竟然喝了很多水,所有的癥狀都被徹底治愈了。而且從未再犯。


為什么安娜會被治愈?


按照精神分析的解釋是:由環境(狗飲水杯中的水)刺激出來的本能欲望(憤怒)出于禮貌(社會規范),讓安娜把這種憤怒和惡心給“生吞了”,即給壓抑了。然后這種本能欲望的憤怒就轉換為了神經癥(癔病)——即讓安娜無法飲水和恐懼水。假設當時安娜痛責一頓她的家庭教師和痛打一頓小狗的話,安娜就不會患上無法飲水的癔病。那么為什么安娜后來的“宣泄”會徹底治愈這種神經癥呢?


注:癔病=神經癥=心身疾病=心理疾病。暗示分自我暗示和他人暗示;自我暗示或他人暗示有時也被直接稱為“暗示”;如同一袋米是由米粒堆積以來的一樣,如果把潛意識統稱為一袋米的話,米粒就是“自我暗示”。有時也把“一粒”自我暗示稱為“一粒”潛意識


若要理解這點——即為什么宣泄可以治愈心理疾病,必須先要理解“催眠后暗示”現象。



催眠后暗示

催眠后暗示是催眠師給予一個讓被試(被測試者)在催眠后覺醒狀態下發生反應的暗示。清楚地說,催眠師對被試施加一個暗示,然后使其遺忘施加暗示的過程。最后被試在覺醒后,即在清醒狀態下,就會對這個暗示內容自動地作出反應的現象。例如:


例一:催眠師對被試說:“一會我會把你叫醒,醒來后當聽到拍手聲音時,你就會不可抑制地大聲開始唱歌,當然你會忘記我說的這句話,但是你會認真執行這句話”。這樣,催眠師就在被試潛意識中植入了一個“聽到拍手聲就開始大聲唱歌”的暗示。結果,當被試被叫醒后,即在清醒狀態下,催眠師一拍手,被試就開始不自主地唱起歌來。


例二:催眠師對被試說:“一會我會把你叫醒,醒來后當聽到有人說“蘋果”這個詞時,你就會去捏一下鼻子,當然你會忘記我說的這句話,但是你會認真執行這句話”。這樣,催眠師就在被試的腦潛意識中植入了一個“聽到蘋果就去捏鼻子”的暗示。結果當被試被叫醒后,即在清醒狀態下,當催眠師在一句話中提到“蘋果”二字時,被試就無意識地去捏了一下自己的鼻子。


那么這種催眠后暗示現象與心理疾病有什么關系?


首先、因為心理疾病都是由錯誤的潛意識“制造”出來的,所以要想治愈一個人的心理疾病首先就要刪除一個人腦中錯誤的潛意識——即錯誤的自我暗示。因此刪除一個人腦中錯誤潛意識的方法就是治愈心理疾病的方法。


其次、在“催眠后暗示”現象中,被試無意識地去執行了某一心理行為(如聽到拍手而去唱歌),但是在意識上,他卻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去這樣做——即他不知道自己腦中竟然存在著這么一個暗示、以及不知道自己腦中為什么會存在這一暗示。


同樣道理,在心理疾病中,一個人很痛苦地經歷著某些錯誤的心理行為,但卻不知道自己為什么會去經歷這些痛苦,也不知道自己潛意識中的錯誤暗示是什么,以及這些錯誤暗示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


從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催眠后暗示與心理疾病除了在潛意識中“被創造”出來的方式上不同外(一個是催眠師施加的,另一個是個人生活的特定經歷和特定心理防衛行為共同作用形成的),其本質的“心理行為機制”——即都是由腦中潛意識激發出的行為機制是沒有任何本質區別的。


那么如何刪除這一暗示呢?——就是說,治愈心理疾病的方法是什么?



催眠治療

催眠方法很神奇,在催眠狀態下,一個人會無條件地接受催眠師的暗示內容。催眠師即可以在被試潛意識中植入一個暗示,也可以刪除一個暗示。例如催眠師對在催眠狀態下的被試說:“你是一只狗。”這時被試不但會“汪汪地叫”,而且還會像狗一樣四肢著地走路。如果在清醒狀態下,催眠師得到的“禮物”只能是“一記耳光”。那么如何用催眠術心理疾病呢?


下面,通過“例一”來比喻說明。


第一、假設由第一位催眠師對“被試”施加了一個“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的暗示(這等同于任何一種心理疾病的發病機制),造成了被試患上了一種心理疾病:一聽到拍手聲就會不自主的去唱歌。這時被試很痛苦,就去找了另一位催眠師。


第二、第二位催眠師通過觀察被試的心理行為反應,進而推斷在被試腦中存在著一個心理暗示——“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的暗示,所以當第二位催眠師決定采用催眠術對被試進行治療時,就會再次將被試催眠,然后暗示說:“下一次聽到拍手聲就不要再去唱歌了”。結果被試會在一段時間內不會再犯“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的心理疾病。這種方法就是催眠治療方法。


催眠方法簡單直接易行,問題是弗洛伊德為什么沒有繼續像他的老師那樣去采用這一方法治療患者的癔病(心理疾病)呢?原因是:


第一、弗洛伊德發現有些人根本無法被催眠;即便能夠被催眠者,由于催眠的深度不夠,因此治療的效果大打折扣。


第二、非常重要的一點是,通過催眠治療的效果多是暫時的——治標不治本(為什么是暫時的,后面將說明)。



覺醒治療

意識擁有非常強大的批判性,這種批判性讓意識絕對不會接受一個自己根本沒有“意識到”——即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現在請你回憶一下,你是否會相信一個你自己根本不知道的事情?),因此意識為了保護自己,會給自己自動找一個看似合理的解釋。當然意識的這種高度的批判性同時也給自己設置了一個障礙,即很難發現“自己的錯誤”。


現在假設由第二位催眠師來治療被試的這種“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的“心理疾病”。第二位催眠師會幫助被試通過“自由聯想”的方式,讓被試回憶與“拍手和唱歌” 有關的任何事情。然后在通過多次的“見面咨詢”后,第二位催眠師會根據被試多次的由“自由聯想”回憶起來的內容片段,通過如同“拼接圖片”的方式,幫助被試最終把“病因”找出來——找出錯誤的潛意識(自我暗示)是如何“被創造”出來的——既是讓被試回憶起“第一位催眠師給被試施加‘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的整個暗示過程”。


進一步,第二位催眠師再幫助被試將自己的“病態心理行為(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與“第一位催眠師施加暗示的過程”在意識上聯系在一起——也就是讓被試在意識上清清楚楚地知道,自己的心身疾病——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是由“第一位催眠師給自己施加暗示”搞的鬼(這就像陰謀被大白于天下一樣),那么這時候,被試的潛意識中“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的暗示才會隨著被試自己的完全意識到而被徹底刪除掉,被試的心理疾病也就被徹底治愈了。


從這里可以清楚看到:在第二位催眠師運用催眠治療時,由于他不知道“第一位催眠師施加暗示”的整個過程,因此他只能改變被試的“表面行為(聽到拍手不再去唱歌)”,由于沒有從根本上刪除錯誤的暗示,因此催眠治療的效果也只能是“暫時的”。


而覺醒治療的關鍵是,催眠師會幫助患者回憶起整個的“導致疾病的病由(病所由來)”,由此就可以徹底刪除潛意識中導致疾病的“自我暗示”了。



那么,既然是能夠回憶起致病的病因就是治愈的過程,那么豈不是任何人只要通過回憶起自己的“心靈創傷”就可以治愈任何疾病了嗎?那么催眠師——這時應該叫“精神分析師”的作用是什么?


精神分析師的作用是幫助患者將“以前的精神創傷”與“自己的心理疾病”之間的必然聯系,有效地提升到患者的意識中——即讓患者十分清楚地意識到自己的“病由”,進而才能徹底刪除之。


精神分析治療的關鍵——也是精神分析治療的核心方法是:精神分析師幫助患者將導致疾病的潛意識,以及為什么會導致自己出現“病態潛意識”的病因找出來,即完全“意識化”,然后徹底刪除錯誤的潛意識(不用刻意刪除,因為完全意識化的當下,即被徹底刪除)。


另外,通過精神分析治療的難點在于,一個人在意識上,是很難相信自己的某一特定心理行為是由自己腦中的某一個“自己根本不知道的想法(潛意識)”所引起的。尤其在心理疾病中,某些致病原因是違背常理和人們日常思維邏輯的,而這更讓人無法相信和接受(例如:俄狄普斯情結)。


例如:假設被試自己沒有回憶起來,他是無論如何也不會相信自己腦中竟然會存在著一個“聽到拍手聲就去唱歌”的暗示,以及這個暗示是某位催眠師給自己施加的。在精神分析過程中,患者在意識上和潛意識中都會自動采取許多的阻抗。例如:精神分析師在洞察患者潛意識秘密的過程中,患者會產生憎恨、攻擊、指責分析師是騙子等情況。


精神分析師首先就要是一個擁有超強心理素質和實踐經驗的人,才會不斷“拆除”這些阻抗,進而讓患者一步步意識到“自己內心中的魔鬼”。正因于此,在精神分析過程中,許多患者會因為阻抗過于大而中途“跑掉”——即放棄治療。


由此可見,精神分析師的工作是十分繁重的,他要“見招拆招”,要學會使用各種各樣的分析技術和分析技巧(包括催眠、自由聯想、對夢境的解釋和多種暗示技巧),需要付出極大的時間和精力,才能幫助患者在意識上認識到“自己的錯誤”。


那么如何從根本上徹底治愈心理疾病,獲得完美人生?答案是,需要重塑轉換模式,即重塑人格。那么什么是轉換模式?如何重塑?先看下面的例子。

在十幾年前,我家一個鄰居的三歲孩子,每當他想要一個玩具(或小食品)而沒有得到父母的應允時,他做的第一動作就是“倒地打滾”,緊接著就是大聲嚎哭(后來又發展到“以頭撞墻”的程度),這時父母做的第一個動作就是趕快將其抱起,馬上滿足其欲望。結果在“謀略”一次次獲得成功后,在他的潛意識中就建立起來了一種“欲望得不到滿足”時,就通過“自殘”的方式實現欲望的“轉換模式”。這就導致后來他與父母吵架時,由于在道德上他不能傷害父母,所以就自己照著自己的肚子刺了一刀。


從以上可以清楚地看到:在鄰家孩子的腦中都存在著一個在“暗暗地”指示他在遇到什么情況應該如何去做的“聲音”。這個聲音來自腦中的一個指示系統,因為這個聲音是“暗暗地”指示的,所以稱為“暗示”。而這個指示系統就被稱為“暗示系統”。由于人們平時在意識上意識不到暗示的存在,因此所有的暗示都是“潛意識”的。暗示系統就是潛意識系統。進一步說,是這個潛意識系統指導著他們表現出不同心理行為的。


那么在我們的腦中也存在這樣的系統嗎?現在請你回憶一下,當遇到一件事情時,你的腦中是否也出現過類似的聲音在告訴你如何去做?

例如:當過馬路時,會有一個聲音不斷提醒你“快點過馬路,綠燈馬上就要轉換為紅燈了”;當錢包被偷了,會有一個聲音立即告訴你“趕快去報警”;當中午到來時,會有一個聲音告訴你:“好久沒有吃米飯了,今天去吃吧”。


如此,每當我們要去做一件事情時,腦中總是會有一個聲音在告訴我們:“你應該這樣去做,應該那樣去做,這個不行,那么不能動,我多么羞恥,我不敢去做,你不勇敢,你是一個偉人,你像一個縮頭烏龜,你真是一個無能的人”等。


清楚地說,人人腦中都存在著一個暗示系統(潛意識系統),這個系統會在我們遇到特定環境時,告訴我們如何去做,這個系統也會讓我們“莫名其妙”去喜歡一件東西。例如:有人很喜歡根雕,有人對之卻不屑一顧。有人喜歡唱歌,有人卻喜歡跳舞,等等,我們一切的心理行為都是由我們腦中的“暗示系統”——潛意識系統決定著的。

暗示系統是由許多單個的暗示集合而成的功能單位,這個功能單位會將外界刺激(或由個人本能欲望發出的刺激)轉換為一個人特定的心理行為。所以暗示系統用另一句話來說就是一個“能量轉換系統”。


人與人之所以不同是人格的不同,因此也是“他們的人格不同”。從以上可以清楚看到:暗示系統=潛意識系統=轉換系統=人格系統。那么什么是人格呢?

簡單地說,人格就是人的“格子”。“人”的什么格子呢?答案就是一個人面對怎樣的環境時會作出怎樣反應的“格子”。這些格子中都裝了些什么呢?每一個格子中都裝了由許多個自我暗示組合成的“自我暗示系統”。這樣的暗示系統會對特定的環境作出特定的一系列的組合反應。例如:有人喜歡吃蘋果,有人卻對葡萄感興趣;有人喜歡話劇,有人卻對之厭煩;有人面對別人的侮辱會大發雷霆,而有人卻付之一笑。

由于轉換模式——心理防衛行為的不同最終決定了人格的不同。當一個人把自己憤怒和欲望轉換為社會規范允許的行為時,他的人格就是“高尚”的。比如,彬彬有禮、義正言辭、鏟奸除惡的心理行為。當一個人把自己的憤怒和欲望轉換為“損人利己”、甚至“損人也不利己”的心理行為時,他的人格就是“卑劣”的。



更清楚地說,高尚與卑劣不在于“本能欲望”而在于“轉換模式”。那么為什么是這樣的呢?

下面以“損人也不利己”的心理為例加以說明。

當人們看到一個人不小心被椅子絆倒時——即出了洋相時,人們都在心中會“莫名其妙”地引發出快樂的感受,大多數人會大聲笑出來。這種“幸災樂禍”就是本能欲望的合理發泄。當然更進一步,人們會故意制造出此類事件的發生。例如,劇院里小丑的滑稽表演,任何在影視劇中出現的劇中角色被人“愚蠢”的場面都會引發觀眾的笑聲,這都是本能欲望的合理發泄。


就是說,你是個“生物”而不是個石頭,生物性的本能反應會在你的內心中時常涌現現出某些不符合社會規范的、無恥下流的、骯臟不堪的、齷齪的、甚至讓你在道義上寧愿死去也不愿意去實現的想法——例如強暴他人、憎恨最親近的人、報復他人、讓你感到無地自容的性欲望…….


那么這些念頭在腦中的閃現是正常的,因為“你就是他”。因此,當下一次腦中閃現某些讓你感到十分羞恥的想法時,不要過分的去指責自己,因為不但是你,任何一個看似高尚的人——比如大學教授、牧師、和尚、市長或總統,在他們內心中都有許多不可告人的秘密——他們腦中的想法比你更為“惡劣”和“無恥”。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如果大家都退回沒有社會規范的原始社會,大家都跳回到樹上,無論從那個方面來講,大家都一模一樣,當你勇敢地面對自己,承認自己是一個“生物”時,你就不會出現過度的“自責”而引發出自卑和過度抑郁,你也就不會每天生活在重度懊悔之中,由此你的心理疾病也就治愈了一半了——這就是精神分析追求的目標——現實、勇敢地面對和接受自己。然后選擇健康合理的道德方式實現自己。

回過頭來,現在我們再問,如何治愈心理疾病?

清楚地說,人是生物。只要是生物就有生物反應。由于人類的進化作用導致人腦的神經系統是生物界,也是全宇宙中最復雜的系統,因此也就產生出了最復雜本能反應系統,進而“泛濫”出本能欲望。人之所以為“人”,就是這些本能反應——也是本能欲望的集合。


在精神分析概念中,弗洛伊德將人類的這種本能欲望系統用“原我”來表示。原我的意思是“本來的我”、“本質的我”、“生物性的我”——也即是“獸性的我”。所以本能欲望是不能被刪除的,因為你就是“他”。如果把他刪除了,你也就完蛋了。

既然本能欲望不可被刪除,那么我們看看能不能刪除“轉換模式”?

還是直觀地講,假設沒有轉換模式,那么人們的野性都比奔跑的狼或者樹上的猴子更殘暴。一個人將變得毫無理性可言。例如,現在你既可以回憶一下你腦中曾經出現過的念頭(如殺人、綁架、性侵犯等等),如果沒有轉換模式,這些本能欲念都將會真實的實現。那么這將多么的可怕!世界將會瘋狂,文明世界將不復存在,人類也將最終滅亡。因此轉換模式也不能被刪除。


既然本能欲望不可被刪除,轉換模式也不能被刪除,那么如何避免由本能欲望對人類造成的心理疾病呢?答案是:第一是直接發泄;第二是合理的轉換。

第一、一個人絕大部分的欲望會直接被發泄掉,因為這些本能欲望是符合社會規范的,例如:飲食、正常的性行為、沒有違背法律道德的憤怒、攻擊(拳擊、練武術)等。

第二、通過合理疏導進行間接發泄掉。就是說,正常的、或者說對一個人傷害很小的疏導方式,對維持一個人正常生活是必須的。因此,那些不被允許的本能欲望會“轉換”為跳舞唱歌、拳擊游戲、寫作、藝術創造(如升華)等方式被發泄掉。


如果某些本能欲望沒有得到合理的疏導(或者過度表現),就會導致“疾病”。例如:抑郁、焦慮、躁狂癥和癔病等。因此疏導就變得至關重要。


疏導的方式就是本能欲望轉換的方式。所以,要想從根本上治愈一個人的心理疾病,就要刪除以前錯誤的疏導方式,進而重新塑造出健康無害的疏導方式——這等同于說:重新塑造轉換模式——重新塑造暗示系統——重新塑造潛意識系統——重新塑造心理防衛行為——重新塑造一個人的人格(此處被重塑的人格是指那些對人造成傷害的人格部分)。



那么如何去重新塑造“人格”?

從以上可以清楚看到:

第一、人格=自我暗示系統=潛意識系統=轉換模式=疏導方式。

第二、任何心理疾病都是由“錯誤暗示”導致的,所有錯誤暗示又都是由“一組錯誤暗示”(例如通過自殘實現欲望)制造出來的。這一組暗示構成了一個暗示系統。

就像是一個機器出了毛病,結果就產生出了不良產品,而要想獲得優質產品就要把機器修理好一樣,“不良產品”就像是“錯誤暗示”,而“機器”就像是“自我暗示系統”。因此治愈心理疾病的關鍵是修正能夠制造出病態暗示的“暗示系統”。


那么如何才能修正暗示系統呢——就是說,一個暗示系統如何才能被“重塑”的?下面舉一個例子說明。

例如,當鄰家孩子面對叔叔的拒絕時,他會像對他父母那樣“故技重施”——倒地打滾,然而他會驚奇地發現“這一招對他叔叔不靈驗”。因此,當他再次遇到叔叔的拒絕時,腦中就會有一個聲音“悄悄地”告訴他:“在叔叔面前,倒地打滾是不行的”。因此,他的自我暗示系統,在他意識到,在叔叔面前犯了一個錯誤的時候,當下就被修正了——也就是,他面對他叔叔的“人格”被修正了。


清楚地說,重新塑造人格——即修正暗示系統,表面上看起來好像很玄妙和復雜,實際上很簡單:凡是當你意識到自己犯了一個錯誤的時候,那么你的自我暗示系統都得到了“修正”。因此修正自我暗示系統的方法是“意識到自己的錯誤”。

用另一句話來說,凡是你意識到自己犯了某個錯誤的時候,那么你都在做著重新塑造自我暗示系統——即重塑人格的工作,只不過你沒有意識到自己在重塑自己而已。

例如:當你對某個事物的認識會發生改變的時候,這時也就是你的自我暗示系統中的某個暗示已經被改變了——也就是,你對某個環境刺激的反應發生改變了。



既然重塑自我暗示系統如此的簡單易行,為什么“心理疾病”還是比較難的被治愈呢?

答案是:如同吃到魚很簡單——只要把魚往嘴里放就可以了,而到河里把魚抓到鍋里是最難的事情一樣,修正暗示系統是簡單的事情——只要意識到“自己錯了”就行了,而讓一個人“意識到”自己錯了——也可以說是意識到自己“錯誤在哪里”是最難的。難在哪里呢?難在以下兩點:

第一點是“自己看不到自己”。


如果鄰居家的孩子沒有遇到叔叔的拒絕,那么他永遠不會知道“自己的錯誤”。因此,沒有一個“外力”來改變的話,任何一個人都是很難意識到自己“錯了”的。最簡單地說,就算是精神分析師自己也無法知道自己錯在哪里。

例如:精神分析師也是人,同樣會遇到心理問題。當他遇到心理疾病時,他很少會去分析自己,因為就像是“自己的刀削不到自己的把”一樣,精神分析師清楚地知道,自己是無法看到自己“錯誤” 的(即便看到也很有限),所以精神分析師會去找另一個精神分析師來分析自己。即,當心理學家遇到心理問題時,他會去找另一個心理學家來治療自己。


另外,對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這一點不要有誤解。這里的“本性”不是指本能反應或本能欲望。因為就像是人人生下來都有左右手和耳朵一樣,人人生下來時,本能反應都是一模一樣的。這里的“本性”指的是一個人從小到大形成的自我暗示系統。“難移”的關鍵是“自己無法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同時,請記住,“難移”,不是不能移,只是“難”而已。因此,只要一個愿意去被改變,那么人人皆可以被重塑,人人都可以被治愈心理疾病——人人都可以找回原來的自己,因為從一開始,任何人就都沒有什么所謂的心理疾病。


第二個難點在于獲得正確的修正。

凡是在你意識到自己犯了某個錯誤的時候,那么你的暗示系統都獲得了修正。“修正”,更確切地說是獲得了修改,至于說到,是向好的方向進行了修改,還是向更壞的方向進行了修改,這就要看你接收到的“知識”是否正確了。例如,當一個人認識到自己錯了時,這時的錯誤并不一定是“真錯”,他也有可能把“本來正確的心理行為”給修改成“錯誤”的了。

例如:有人越學反而越焦慮、越學反而越抑郁,或者越學反而越痛苦,那么實際他所做的改變“不一定是對的”。


譬如說,一個人本來很有自信,結果因為接收了某些“知識”而時常過于“謙虛”——不斷暗示自己不如別人,由于不斷“自慚形移”,就磨滅了原有的“自信心”。因此接收正確的知識和接觸到人格正常的心理分析師是非常重要的。否則,人們不知道何為“正”、何為“錯”,就總是會處在“自我折磨”的漩渦中。

從以上可以清楚看到,精神分析師的用處是,幫助患者發現“自己的錯誤”。而這比較難,因為,精神分析師需要通過長期的對患者的個人經歷進行分析,洞察出患者“深埋著”的“自我暗示系統”。然后精神分析師再幫助患者將“錯誤的自我暗示”——即錯誤的潛意識提升到意識層面,讓患者意識到“自己的錯誤”,由此也就幫助了患者重新塑造出健康的自我暗示系統——即健康的轉換模式和健康的人格。


當一個人在意識上,清楚地知道了自己在那個方面做出的反應是錯誤的,以及自己更應該如何去做出反應的時候,那么重塑也就成功了。


           

本文內容來自網絡,我們對文中觀點保持中立。版權屬于原作者,作者:飛揚;轉發公眾號:孫雪華心理師。責編:張月賢。我們對所有資料來源方、原文作者表示由衷地感謝和敬意!(如果涉及版權問題請及時聯系我們,我方將在24小時內撤消版面,電話:0531-88522582)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治愈心理疾病的秘訣(5)
潛意識、前意識、意識
早年的痛苦,對現在的幸福影響沒有那么大
心理學:層次越低的人,越容易被這2種潛意識的“暗力量”操縱
潛意識與性格
精神意識的實質本質是什么?(新逗比市民的回答,5贊)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赣榆县| 绍兴市| 宁武县| 晋中市| 彭泽县| 惠东县| 竹山县| 保定市| 炎陵县| 彰化市| 治多县| 玉溪市| 饶河县| 临邑县| 密云县| 石城县| 德庆县| 南木林县| 龙岩市| 黔江区| 哈巴河县| 浦东新区| 烟台市| 株洲县| 宜黄县| 湖北省| 思南县| 申扎县| 陵水| 东乌| 民乐县| 陕西省| 九龙坡区| 彭泽县| 游戏| 手游| 武邑县| 义马市| 开封市| 怀化市| 南川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