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我們每個人經常會為了一些小事而想太多,
這樣長時間下去我們就會變得矯情事多,
心理學上表明這是一種“高內耗”的行為。
雖然表面上看起來什么都沒有做,但是腦袋卻在不停地運轉,
總是習慣性的東想西想,這樣長時間下去會消耗我們大量的精力,
所以一個人在胡思亂想的時候會感覺很累,
這種行為也是在自我消耗,尤其是遇到讓自己為難的事情時,
這種內耗會更加的嚴重,甚至會影響我們的生活與習慣。
其實說到底,這些東西都是我們的潛意識在作怪。
很多時候身邊什么事都沒有發生,但是我們卻總會感覺有一種異常的感覺。
并用自己的神經捕捉細微之處,然后開啟多想模式,
生活中這種人無處不在,他們還喜歡瞎操心,
因為思考是我們每天都在做的事情,生活中無論什么事都離不開思考。
很多時候身體累是一種充實,但是一個人心累卻是一種折磨。
容易多想的人往往比較敏感,敏感的人群中有30%的人是外向性人格,
看上去平時大大咧咧,熱情洋溢,但是他們總會被身邊的人與事情所干擾。
敏感的人會讓自己造成心理疲勞,無時無刻都會感覺到自己很累。
經常胡思亂想的人不妨學習以下3種調節高內耗的辦法吧。
1.把關注點從別人身上轉移到自己身上
敏感是一個人由內而外的釋放,大家也會把敏感這個詞表現得淋漓盡致。
對于自己很不利,甚至對家人身邊的另一半更加不利。
所以我們想要改掉這個壞習慣,讓自己變得不再那么敏感,
就要把自己的注意力從日常的生活中轉移到自己的目標上。
生活有了大的方向我們做起事情也會保持平穩前行。
當我們思想上沒有那么多雞毛蒜皮小事時,就會學著放下,
因為我們都知道敏感的人往往非常在意別人的眼光與評論,
如果把這些專注點轉移到自己身上,學會自己接納身上有優點有缺點,
最后就不會在乎別人的眼光,畢竟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滿意開心。
生活就要活出自己的個性,不必偽裝自己不然會很累。
2.不要死鉆牛角尖
敏感的人想的多,最后就會讓自己鉆進死胡同出不來,
思想也會偏向于消極的一面,慢慢地負面情緒就會越來越多,
導致自己只會在消極的狀態里越陷越深。
其實我們要知道生活中很多事情沒有好與壞之分,
這是我們每個人看待事物的觀點不同所導致。
所以在這里提醒大家所有的事情都不要再鉆牛角尖,
畢竟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看點,我們要學會變通。
只有這樣生活才會變得樂觀,不要總把人生往壞處想,
要學著活得舒服一些,這樣我們才會變得自信。
3.注重現實
胡思亂想的人經常會沉浸在自己的世界中,這是一種逃避的行為。
只有我們學會腳踏實地的一步一步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以后,
更多想要的東西才會慢慢到來。
畢竟我們每個人逃避痛苦是與生俱來的,但是只有我們直接面對,
這樣我們才可以夢想成真,越是逃避越是做不成一件事。
胡思亂想對我們生活影響很大,對身體不好,也是一種高內耗的現象。
所以我們不如放開心胸做一些更加有意義的事情,
停止目前的高內耗,學會及時止損才能幸福地面對生活。
“你必須學會放手,釋放壓力,無論如何,你永遠都無法控制。”----史蒂夫.馬拉伯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