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蟻:找到一個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是可以終身受益的。而且如果你一旦找到了正確的方法就會發現,學習確實是一件痛并快樂著,一件能極大提高自信的事情。今天在簡書看到一篇好文章,分享給大家。
畢業一年,我總結了五種高效學習的方法,希望對你也能有所幫助。
一、精力管理
讀大學時,我總是喜歡把日程表列得滿滿的。每天得看多少頁書,做多少練習,花多少時間吃飯,甚至上廁所花多少時間,都列在小本本上。看著密密麻麻的安排,心里會特別開心。看啦,我今天會完成這么多事情哦。
相信很多人都有這樣的經歷,這樣完成得并不好。即使拼命完成,完成質量也不高,不過為了心理安慰而已。(小蟻:可以讀讀我之前推薦的一篇文章《為什么說絕大多數人都是“低品質勤奮者”?》)
后來我才知道,比起這樣機械性的時間管理,更重要的是精力管理。所有的安排都得有充沛的精力作保證,無精打采地干一天,不如精力充沛地干一小時。
精力管理分兩步:
1.增加你的精力儲備;
2.將你的日程表由線性的改為循環式的。
增加精力儲備:
1.每周都有3~5次的30分鐘以上的有氧運動。
以前我總是以事情太多為理由,來逃避鍛煉。而實際上,鍛煉為我們提供的精力比鍛煉花費的時間重要得多。
鍛煉可以讓你精力更旺盛,睡眠質量更好,學習效率更高。睡眠質量不好時,你得睡七八個小時才能起床,偶爾還想睡懶覺,但精力旺盛時睡六小時就可以了,這就賺回了運動本身花費的時間。而且,缺乏精力讓你更容易分心,更容易思維遲鈍,本來一小時可以完成的事情,你卻花了兩小時才完成。(小蟻:這一點我深表贊同也感同身受。人的精力就像是彈簧,當精力已經被自己快壓榨干凈了,必須要學會高效的放松與休息,讓彈簧恢復正常才可以再次被釋放出力量。千萬不要認為放松是在浪費時間,這就像是在網絡上下載東西一樣,1G的文件下載,如果你的精力帶寬只有10k那么需要花費一兩天的時間。但如果充分休息后,精力帶寬恢復到正常的10mb那么一倆小時就下完了,而且會給自己一個非常積極的心理暗示。這里說的休息并不是要通宵打牌,或者過度飲酒,這樣反而會適得其反,學會高效的休息也是一門學問。可以看看之前的一篇文章《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我們如何能夠專注起來》)
2.保證充足的睡眠
我們總是聽到這樣的勵志故事,某名人每天就睡四五個小時,最后取得了成功。但是,又看到專家的建議,讓我們必須保持充足的睡眠,否則就會有損健康,并列舉了缺乏睡眠的種種危害。那我到底是睡多還是睡少呢?我的實踐經驗是,不要在乎睡多睡少的問題,畢竟每個人體質不同,睡好了就行,應該以睡好為標準。不論睡了多長時間,身體覺得睡好了,白天工作精力充沛,那就不要管睡多還是睡少了。
如果你屬于那種睡眠很少,依然精力充沛的人,那就放心大膽地睡少點吧,不用擔心損害健康。如果不是,還是老老實實多睡點。你可以記錄下自己在不同睡眠時間后的身體狀態,找到那個平衡點,既能保證精力充沛,又不會花掉太多時間的,這就是你的最佳睡眠時間了。(小蟻:很多人喜歡晚上熬夜工作,白天暈暈沉沉。你一跟他說:“這樣不行,應該有正常的作息時間”,他就立馬回反駁說:“你不知道,晚上思路更好,我已經習慣了”。這似乎是無法抗拒的事情,但我自己的親身體驗是,我們絕大多數人都不是真正的夜貓子,我們都屬于云雀,是早上精力最集中的動物。只要你能堅持一個月早起早睡,你就立馬能非常清楚的認識一個全新的高效的自己)
3.健康飲食
愛吃肉食和零食甜點的人注意了,這樣的事物吃多了會讓血糖忽高忽低,少吃為好。每餐也別吃太飽,否則血液都用于消化,你就只想去睡覺,根本沒精力學習了。
4.循環式作息計劃
線性的時間計劃是平均安排時間執行工作,循環式作息計劃集中部分精力,解決絕大部分問題。
首先,你得保證學習時間和非學習時間的平衡。我每天都會拿出時間來鍛煉和放松,起床后會鍛煉十分鐘,馬上神清氣爽了。晚上就不要學習了,回復下朋友的消息,瀏覽下行業動態,聽聽音樂,泡個腳,早點休息,或者出去跑幾圈。優秀的人不止會工作和學習,更會休息。
其次,進行學習時高度集中注意力。推薦一個軟件,forest,你可以設定90分鐘,90分鐘內不用手機,你就會獲得相應的種子,種子積累得夠多,軟件供應商就為荒漠地區捐獻一棵樹。一旦90分鐘內用了手機,就前功盡棄了。
這款軟件把集中精力變成了一種游戲,你完成了自己設定的任務,集中了一段時間,就會受到獎賞,很有成就感。而你中途分心,玩了手機,之前種下的樹都會死掉,你自然不愿意分心了。(小蟻:推薦文章《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我們如何能夠專注起來》,或者可以直接讀原著《慢思考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
二、不要“偽裝努力”
當你看書的時候,朋友給你來了微信消息,于是你打開手機,回復了他。這時你口渴了,跑到飲水機接了點開水,回來接著看。看了會兒,突然想起《精絕古城》昨晚更新了,忍不住打開手機,看了起來。看完之后,你非常自責,于是你打定主意,不再為任何事情分心了,專心看書。可是書上的內容很難懂,你就挑著看得懂的先看,結果半小時就翻了30頁過去了。
這時,你肚子餓了,放下書,吃飯去了。這就是典型的“偽裝努力”。你跟朋友說,你今天在書桌前看了一天的書,朋友們夸口稱贊,好厲害好厲害。實際上,你根本沒有收獲。
真正的學習,只是發生在學習者頭腦中的變化。外面的任何表現都無法判斷一個人是否學習了,只有你自己知道。偽裝努力很容易自我感動,但實際上任何收獲都沒有。
避免偽裝努力的辦法是列出清晰的學習清單,比如:
(1)通讀全書,劃出重點內容
(2)在每章結尾寫下批注,用自己的語言總結內容
(3)將自己的經歷和書中內容結合起來,寫在每章結尾。
你可能會列出更多東西,但首先你得列出來。只有清晰地列在紙上,你才不會偽裝學習。
三、絕不拖延
如果一項任務完成的日期是下周四,你會怎么做?
A:馬上著手完成;
B:在今天和周四之間的某個時間,一次完成任務;
C:周三晚上加班加點
我知道很多人都想選A,但實際上都是按照C來行動。而我覺得最佳答案應該是B,如果你選A,你容易疲于應付各種的突發事件,而且忽略大局,陷入各種枝節中。(小蟻:我們可以采用四象限法則,將要處理的事情分為1重要且緊急2重要不緊急3不重要但緊急4不重要也不緊急。其中重要且緊急的事要先處理,比如項目馬上要到截止日期。重要不緊急的事情次之,我們可以花更多的經歷慢慢思考與準備,比如項目策劃、重要的會議等。這些是我們工作的核心要仔細用心的去做。而緊急但不重要的,比如每天的例會。最后最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比如瀏覽新聞,整理資料等,這些事情的花費不要超過總體時間的1%,吧做這些事本身就作為休息放松來處理。也就是在做完前面其他三個任務的時候,不要做這個又不重要也不緊急的事情。)
我所知道的最好的對抗拖延的方法,是列清單。清單有很多好處:
1.減輕焦慮,因為你不用擔心忘記事情;
2.讓你專心做手頭的任務,而必須花力氣記憶別的任務;
3.專注于大局,避免被細節淹沒;
4.每完成一個,就會獲得成就感,同時激勵自己去完成下一個。
你可以用一個筆記本記下要完成的事情,還可以列得更細致點,比如分為可選任務和必選任務,列出每項任務的deadline,還可以劃分不同的優先級,這些都取決于你自己的使用習慣。
四、批處理
批處理的意思,就是將那些類似的、分散的工作集中起來一次做完。比如你要做這些零散的事情,查看手機消息,回復家人的電話,打掃房間,把一本電子書傳給朋友,把工作資料傳給新來的同事。此時,你不要想到什么做什么,而是集中一小時,完成所有的這些零散事情。若不是非常緊急,別的時間就不要頻繁查看手機消息了。
剛畢業的時候,我總是疲于應付各種各樣的突發事件,什么任務來了就做什么。手機每隔幾分鐘就看下,來了消息必定秒回,上司交代一件小事,馬上就著手去辦。這樣一天下來,總覺得自己一直在忙,但是又沒有作出成果。所以,對于這些零碎事情,后來就學會了集中處理,不讓它們在我學習或者處理重要事情時打擾我了。
在完成任務時,也力求一次性做完整件任務。與其上午做兩小時,下午做兩小時,明天再做兩小時,不如花一個下午,按成整件任務。一個集中精力60分鐘可以完成的事情,你分散成6個15分鐘或許都完不成。要用好批處理,你還得提高自己的注意力閾值。注意力閾值是指集中完成某項工作的最長時間。超過這個時間,注意力就會急劇下降。通過不斷接受越來越多的批處理,你可以逐漸提高你的注意力閾值。閾值越高,你一次完成的工作量也越大。(小蟻:可以結合上面所說的四象限法則,將一大堆事件分類。剛開始的時候,你可能還會想一想要如何分類,當你熟練運用這個技巧后,效率會成倍提高)
五、組織化
組織化,就是把你工作學習的環境安排得井井有條。關于組織化,這又和到底該多睡還是少睡一樣,是個扯不清的問題。美國明尼蘇達大學科學家用兩間辦公室進行了對比實驗,兩間辦公室的內部擺設、家具及陽光照射等都一樣,其中一間辦公室收拾得干凈整潔,另一間雜亂地擺放著電腦及文件資料等。研究人員隨后對坐在不同辦公室的人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讓他們列舉出乒乓球的10種用法。結果顯示,坐在凌亂辦公室里的人,想出的用法更有趣、更具創造性。
但是,很多男生的房間收拾得一塌糊涂,跟創造力毫無關系,他只不過是個不折不扣的懶漢,不僅身體懶,思想也懶。但是不可否認,很多高效人士,他的房間和桌面就和他的頭腦一樣整潔干凈。
那么,環境的組織化到底和效率、創造力,有什么關系呢?
這個問題的答案就和睡眠問題的答案一樣,因人而異。你是什么樣的體質,就睡多少時間。你有怎樣的學習和工作習慣,你就把周圍的環境組織化多高。所以,如果你習慣于在雜物堆中工作,那你不必為房間太亂而羞愧。
下面列一些組織的方法,你如果喜歡雜亂的環境,也可不看。
1.所有的東西放在固定的位置。這不只是指房間里和桌子上的,更指電腦里的東西。所有的東西定期整理,定期丟棄,確保需要什么時可以迅速找到;
2.隨身攜帶筆記本,隨時記錄想法。我習慣用印象筆記,還買了個會員。很多想法都是轉瞬即逝的,我們得抓住這些機會。把他們有條理地記錄下來,也可以不用花力氣在記憶這些想法上;
3.堅持做清單。清單的好處上面已經寫清楚了,清單本身就是一種非常高效的組織化處理方式。
——簡書-野小喵
小蟻:這是一篇好文章,文章里的很多觀點與方法論都出自于《慢思考 大腦超載時代的思考學》這本書,而作者是充分吸收了書里的精華,找到了適合自己的實踐方式。大家有時間也可以去讀一讀原著,如果你覺得讀原著時間太長,讀一下我之前發的干貨讀書筆記《這個信息過剩的時代,我們如何能夠專注起來》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