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腎毒性中藥
植物類
1.含酸、醇類:馬兜鈴、關木通、廣防已、青木香、天仙藤、尋骨風、油桐、大楓子等;
2.含揮發油類:土荊芥、松香等;
3.含蛋白類;巴豆、黑豆等;
4.含酮、酚、糖、酶類:如棉花籽、漆樹、鹽膚木等;
5.含生物堿類:如雷公藤(注:指的是中草藥雷公藤,而不是西藥的雷公藤多甙片)、昆明山海棠、草烏、川烏、山慈姑、北豆根、秋水仙、益母草、蓖麻子、毒蕈、鉤吻、麻黃等;
6.含苷類:包括強心苷類(如洋地黃、夾竹桃、海芒果等)、皂苷類(如土牛膝、貫眾等)、黃酮苷類(如及已)、蒽醌苷類(如蘆薈)和其它苷類(蒼耳子、鴉膽子、使君子、鐵扁擔、土三七等)。
動物類
全蝎、水蛭、蜈蚣、蟾酥、蟬蛻、露蜂房,以及蝮蛇抗栓酶制品(含蛇毒)、班蝥,紅娘蟲、青娘蟲、魚膽等。
礦物類
砒霜、朱砂、水銀、砒石、雄黃、密陀僧、膽礬、綠礬、白降丹或紅升丹、爐甘石、代赭石等。
二、中藥引起的腎損害
1. 急性腎小管壞死(直接):
關木通、廣防己、雷公藤、馬錢子、蓖麻子、鴉膽子、山慈菇、蒼耳子、白果、澤瀉、商陸、毒蕈、朱砂、雄黃、密陀僧、斑蝥、魚膽、紅豆杉等;
2. 急性腎小管壞死(間接:溶血或循環障礙):
蛇毒、獨活、皂莢、海馬、蜈蚣、水蛭、商陸、山慈菇、瓜蒂、臭梧桐、馬桑果、葛根素等;
3. 急性間質性腎炎:
黑豆、蛇膽、魚膽
4. 范可尼綜合征:
馬兜鈴酸中藥、受鎘污染的中藥
5. 腎乳頭壞死:
混有非甾體抗炎藥的中藥
6. 慢性間質性腎炎:
馬兜鈴酸中藥、棉花籽
7. 腎炎(腎炎綜合征):
山慈菇、牽牛子、蘆薈、鴉膽子、檳榔、土荊芥、三七、罌粟殼、魔芋、大劑量桂皮等
8. 輸尿管擴張:
曼陀羅屬植物(含阿托品或莨菪堿)
9. 腎結石:
麻黃、酸果汁(含草酸)
10. 尿路移行上皮癌:
馬兜鈴酸中藥
上述中藥雖然傷腎,但并非全部都不能用。腎毒性有大有小,某些腎毒性小的中藥可以短期、小劑量服用,但前提是必須在腎內科中醫師的指導下使用,并遵醫囑檢查,以免發生急性腎衰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