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三角形的工具
因為解三角形中涉及到三角函數,所以需要對三角函數的誘導公式、兩角和差甚至二倍角公式熟記并靈活運用。
最近高三考試中,解三角形不乏求tan α,但是學生對于本題型基本上難以下筆,因此本文主要針對如何求解三角形中角的正切值作簡單的總結。
最經典的題目是2013年的全國Ⅰ卷,本題揭示了其中一種常見的方法——利用正弦定理構造sinα與cosα之間的等量關系,從而求解tanα。
高考鏈接
例題講解
【例1】已知△ABC中,內角A,B,C的對邊分別為a,b,c,C=120°.
(1)若a=2b,求tan A的值;
(2)若∠ACB的平分線交AB于點D,且CD=1,求△ABC的面積的最小值.
拓展提升
(一題多解,尋求突破)
【反思總結】
解三角形中求正切值tanα:
方法一和方法二中——構造等量關系求值,但是在一個三角形中利用正余弦定理不能夠消去某邊長,因此用兩次正余弦定理。關鍵:找該邊所在的兩個三角形
方法三中,因為角在直角三角形中,考慮直接表達tanα
鞏固訓練
【題型方法總結】
解三角形中求正切值tanα:
方法一:直接法
①角所在的三角形條件足夠,如兩邊一夾角,可求解角α的正余弦
②角所在的三角形為直角三角形,可考慮直接表達tanα
方法二:兩角和差——角是已知角(或能夠求解出三角函數的角)的和差
方法三:構造等量關系(一次不行,那就兩次)
①一個三角形中:正弦定理,用與α有關的角、邊
②兩個三角形中:兩次正(余)弦定理(消元)——一個三角形中正(余)弦定理有無法求解的邊長,則找到與該邊長有關的另一個三角形使用正(余)弦定理,用方程的思想消元(即找兩個有公共邊的三角形)
【備注】專題一在“了解更多”
高考突破欄:好題分享、干貨總結、限時訓練、套卷、考試真題
知識分類欄:函數與解三角、數列與不等式、向量與立體幾何、概率統計與計數原理、解析幾何與綜合
數學課堂欄:精品課件、精選教案
高考數學學堂,你的數學小管家!
你值得擁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