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自古以來就對事物抱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探索熱情,依靠這種天性,人類不僅想將地球探索個遍,也把浩瀚的宇宙當成了目標。人類一方面想知道其他星球上是否還有生命,另一方面也希望發現其他適合人類居住的星球,就像幾百年前探索新大陸一樣。經過評估,目前科學家們認為下面這些星球可以入圍“候選之星”。
擁有磁場的衛星——木衛三
地球正因為有磁場的保護,大氣層和生命體才免受太陽風暴的破壞和輻射。而同時具備液態水、大氣和磁場的太陽系內星球,除了地球,竟然是一顆衛星——木衛三,它是太陽系中最大的衛星,也是太陽系已知的唯一擁有磁場的衛星。它擁有以氧為主要成分的稀薄大氣以及含水量遠超地球幾十倍的液態海洋,可以滿足人類對氧氣和水的需求。不過因為距離太陽較遠,木衛三地表的平均溫度在-163℃左右,人類要想在上面生活,就得想辦法對抗低溫了。
地球大表哥——開普勒452b
這顆行星于2015年被發現,在當時被稱為“地球大表哥”,因為它不僅圍繞著與太陽同類型的恒星旋轉,而且它到恒星之間的距離與地球到太陽的距離幾乎相同,它本身的大小也與地球很相近。因為開普勒452b處于宜居帶上,所以很可能具備適宜生命存在的液態水和大氣。不過這顆行星距離地球約1402光年,即使是當前地球上最快的飛行器,也需要上千萬年才能到達。加上目前觀測技術的限制,它是否具有磁場、是否屬于巖石星球(而不是氣態星球等)還有待科學家考察。
長壽恒星的孩子——TOI 700d
2020年1月3日,美國宇航局又發現了一顆與地球很相似的行星,它被稱為TOI 700d,距離地球約100光年遠。這顆行星是距離其恒星第三遠的行星,處于恒星宜居帶上,所以很可能存在合適的大氣層和液態水;而且它所圍繞的恒星是一顆紅矮星,一種溫度更低、質量更小,但壽命更長的恒星,能給周圍的行星提供持續、穩定的能量。但這顆恒星的質量和大小只有太陽的40%左右,周圍的行星若想保持合適的溫度,就得離恒星更近,但這可能會導致潮汐鎖定,使行星永遠只有一面對著恒星,就像月球永遠只有一面對著地球。
離地球最近的類地行星——比鄰星b
這顆行星是目前已知距離地球最近的宜居行星,它距離我們僅4.23光年,并且處于恒星比鄰星的宜居帶上,因此科學家認為它有可能具備液態水和適宜的大氣。它與恒星比鄰星的距離只有700萬千米,是日地距離的5%,即使是太陽系最內圈的水星,與太陽的距離也是比鄰星b與其恒星距離的8倍左右。還好,比鄰星的質量僅為太陽的12.3%,表面溫度只有約2500℃,能使比鄰星b具備液態水和適宜的溫度。但是由于距離太近,來自恒星的紫外線照射強度比較大,如果行星大氣層的厚度不夠,生物就無法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