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展示包括書面展示、口頭展示和形體展示,而不是必須讓學生把探究的結論寫出來才算展示。
2、展示必須在學生有效自學的前提下進行,教師組織學生展示必須在充分了解學情的基礎上進行。
3、要調控課堂節奏,把握好小組學習和展示,減少無效合作和展示。
4、教師要通過一系列的措施使學生克服羞于展示的心理。
比如:讓學生當眾唱歌、大喊口號、朗誦詩歌、用更大的聲音重復回答等。
5、學生要學會使用一些語言展示的規范用語。如:這個問題我是這樣想的……;這個問題應該這樣解決……;我有疑問……;我來補充……
6、“展示”要有序,“展示”要競爭,“展后”應落實(動腦又動筆)。
7、學生自學內容不能自學一個展示一個,應該自主學習結束后,再進行展示,避免把課文分割成“一吊一吊的肉”,損傷學生對其完整性的理解。
8、“展示”的內容一定是正確的嗎?不一定!學生可以說出困惑的內容,然后學生討論予以解決,教師需點評時再點評。
9、學生在自主學習前,不能給小組分展示的任務,否則小組只合作探究所要展示的內容,而不顧其他。(建議:自主學習通過預習課前提前完成,小組展示任務最好在上課之前安排好。)
10、學生的展示應積極主動,“抓壯丁”式的展示缺乏生機,也不會有好效果。
11、學生手頭都有大量的資料,他的題大多能寫在紙上,但能落實與否,更重要的是,是否能變成能力?因此,學生的展示應“脫稿”,用自己的話說,而不是用答好的題念(聽課時發現有不少學生用課本或教輔資料上面的答案讀)。
12、要相信每一個學生,特別是不要忽視學困生,即使他們有一個閃光點都要及時肯定,鼓勵他們展示,不要怕答錯,要用愛心去感化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