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
類風濕性關節炎
經常被稱為“不死的癌癥”
據流行病學調查顯示
我國類風濕性關節炎總患病人數
約500萬
男女患病比例約為1:4
一旦患上此病
就會導致關節腫脹、疼痛、僵硬
甚至波及全身的臟器
帶來永久性殘疾
嚴重影響人們的日常生活
因此類風濕性關節炎的
預防和治療
就顯得尤為重要
風濕病科、針灸科
王進軍
副主任醫師
擅長:治療類風濕關節炎、痛風、強直性脊柱炎、頸肩腰腿痛等風濕病。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什么?
西醫認為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個病因不明、會引起免疫系統紊亂的疾病。
中醫認為
類風濕性關節炎屬于痹癥的范疇,患者感到風、寒、濕、熱邪后,導致關節疼痛、肌肉腫脹、酸脹麻木、關節畸形。
風濕性關節炎≠類風濕性關節炎
風濕性關節炎是關節肌肉結締組織被鏈球菌感染后發生的炎癥。
相同點:兩者都會引起關節的疼痛。
不同點:
1.風濕性關節炎發病以大關節為主,比如膝關節、肩關節,表現為疼痛、腫脹、發熱。
2.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癥狀是四肢小關節對稱性的腫脹、疼痛和畸形。
3.若控制不好,類風濕性關節炎會導致關節畸形,風濕性關節炎引起關節畸形的可能性比較小。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好發季節
01
好發人群
西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于絕經前后的女性;
中醫認為類風濕性關節炎好發于四五十歲左右肝腎虧虛的人群。
02
癥狀表現
1、以晨僵、疼痛、腫脹、乏力為主要表現;
2、隨著病程進展,患者疼痛的頻率會增加,活動會受限。
3、類風濕性關節炎導致的關節畸形會波及到患者內臟,最嚴重會導致死亡。
03
疾病分型
SPRING
行痹:關節的疼痛游走不定。
痛痹:感受寒邪之后關節發生疼痛、腫脹、畸形,以疼痛為主要表現。
熱痹:在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病期,患者四肢關節紅腫、發熱、疼痛。
著痹:感受濕邪,關節腫、脹、麻、酸楚不適,濕氣為主要表現。
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
誤區1
中醫祖傳秘方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可以“斷根”,讓疾病永不發作。
解答:這一說法是錯誤的。類風濕性關節炎不能“斷根”,但可以達到臨床治愈的效果。
誤區2
類風濕性關節炎是一種“不死的癌癥”,得了之后就沒有必要再進行治療了。
解答:這一說法是錯誤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是可以通過治療進行控制的,只要控制好,可以和正常人一樣的生活,并不是所有的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都會發生關節畸形甚至死亡。
誤區3
治療類風濕性關節炎要一直吃同一種藥才能達到治療效果。
解答:這一說法是錯誤的。類風濕性關節炎的治療要根據患者病情的輕重、發展階段、癥狀的轉型來進行用藥調整。
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注意事項
居住環境要干燥。
營養要均衡。脾胃功能虛弱的患者可以吃一些粗纖維的食物。
一部分患者早期表現為骨質疏松,除藥物治療外,要多曬太陽。
王進軍主任提醒,類風濕性關節炎患者多做手部操,可以加強氣血循環,疏通經絡,保護關節功能。
01
02
03
04
05
滑動查看手部操
如何預防類風濕性關節炎的發生
1.營養均衡,提高抵抗力;
2.不要過度疲勞,過度疲勞影響機體的功能和抵抗力,從而容易患病;
3.多參與戶外運動。
更多精彩內容請點擊下方完整視頻~
文章及視頻來源:湖北廣播電視臺壟上頻道《尋醫問藥》欄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