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輕說:
《輕輕課堂》是由輕輕家教名師主講的在線公開課,主要為大家分析孩子在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各種問題,并給出合理的建議。同時,《輕輕課堂》還將會為各年齡段的學生提供學習干貨。輕輕課堂,周一晚八點輕輕名師約您不見不散。
本期主題:
1、為什么很多孩子小學成績好,中學就不行了?
2、如何解決孩子眼高手低,尤其數學不愛打草稿的問題。
3、孩子如何克服粗心,孩子在做題時,想的是對的,卻選錯了(做作業不細心,很簡單的問題,卻做錯了)
4、夫妻關系在孩子教育問題上該注意些什么?
主講人:輕輕家教張老師。
來自輕輕家教
各位家長,大家晚上好。我們今天講座的主題是關于孩子學習習慣方面的一些東西,其實學習習慣這個主題是非常大的一個主題,就是在前兩天根據大家提的問題我總結出來了這四個問題,就是從這四個問題去給大家先簡單的講一下。
第一個問題:為什么很多小孩小學的時候成績很好,中學就不行了?
首先很多家長和老師經常會說小升初的銜接,這個銜接包括哪些東西呢?其實很多家長覺得小孩小升初了那怎么辦呢,給他做一些預課吧。其實在我們看來的話,這個小孩小升初的一個銜接并非是單純的預課。
首先第一點就是在思維方面的一個銜接,為什么小孩在小學的時候覺得考到90多分非常簡單,但是到了初中之后,這個分數尤其是初一的時候就一直在下滑,不知道是什么原因。第一點就是其實對孩子思維思維能力的考察不一樣了。小學階段更多的是一些具體的思維,然后到了初中之后變得更多的是抽象的思維。初一的整個數學主要學的是有理數代數式,然后方程幾何這四個模塊。其實對數學稍微有點了解的家長不難看出來,像有理數,代數式等都是小學的一個知識點的一個延伸,但是為啥孩子就考不好了呢?其實我們有些家長和老師也都知道我們初一上學期的數學的所有知識點其實就是在復習小學六年級的知識點,并沒有什么太大的差別,包括是方程各方面,但是為什么小孩就是小學的時候會做,初中不會做呢?就是因為它對孩子的思維要求是不同;
第二點是孩子的學習心態和方法方面的一個不同。小學很多小孩就會覺得隨便學一學,還比較貪玩比較懶,但到了初中,用這種學習習慣和學習方法去面對初中的學習肯定是吃不消的。
第三點出于對孩子注意力的一個考察。小學階段的時候老師一般上課一個知識點是講2到3遍的,甚至會重復更多次,但是到了初中之后老師一節課會講很多個知識點,并且不會重復,所以很多小孩如果還是像小學一樣去聽課的話,那知識點就容易遺漏了。同時因為初中的知識點比較多,并且容易發散,所以老師在上課的時候并不能完全說出所有的知識點和所有的題型,還是需要孩子在課下對自己進行一個總結。還有很多家長,對小孩非常關注他的成績,但是他們并不知道我們的孩子在各個階段學到的是什么東西。
小學階段,小孩的學習的重點的一個培養方向就是學習習慣的培養,初中是學習方法,高中是學習能力,這三點也是層層遞進的。如果說小學階段的學習習慣沒有做好的話,那到了初中之后,學習方法就很難去建立起來,關于小學的學習習慣和初中的學習方法怎樣去培養我會穿插在后面的問題中去進行一些講解。
那么問題來了,我們要如何去進行一個非常好的小升初的一個銜接,或者說無縫對接呢?每一個孩子的發展方向是不一樣的,有的孩子他可能像小學階段,我們就以這個成績來看的話,如果能考到一個90分以上的話,那我們就更多的是對孩子一個思維方式進行一個培養了。如果咱家孩子只能考到一個80多分的話,這種孩子的話咱們要非常去認真的去抓他的知識點,因為他的知識點會非常不扎實。
第二個問題也是很多家長比較疑慮的一個問題,就是孩子眼高手低。
我們觀察一下自己的孩子或者是身邊接觸到的孩子,我們會發現出現眼高手低這個問題的孩子更多是集中在小學和初中前期,這又回到了我們習慣的問題了。其實這個眼高手低就是一個學習習慣,很多小孩在寫作業的時候他不去打草稿,直接去做,那就容易錯,作為家長,我們怎么去幫助孩子解決這個問題呢?
在孩子在小學前期的時候,家長就應該在他寫作業的時候進行一個引導,我們需要做哪些東西,寫作業之前我們是不是要先復習一下,今天學到哪些知識點,復習完之后我們打開作業本,然后作業本和草稿紙,這個兩個步驟是一定要有的。草稿紙的作用對于小學生來說非常重要,記得我上小學的時候,我們的老師是一位非常有經驗的老師,他要求我們在每次上交作業的時候不僅要交作業,還要交草稿本,這其中就是孩子做作業的做題習慣,這個我也會在后面學習習慣方面穿插著說起來。
第三個問題就是更多的家長比較關注的粗心的問題。
遇到孩子粗心的問題,我首先會問家長他是哪種情況的,粗心分以下幾種,第一種是想的是對的,但是選卻選錯了。這種孩子我們需要關注的是他的一個注意力問題,明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的,他做起比較著急,審題的習慣不是很好,他在考試,尤其是在考試的時候時間又比較緊張,孩子就想很快的把題目做完,他看到一個答案,感覺是這個好了就行了,那就錯了。第二種情況是計算過程是對的,但是答案寫錯了或者是計算的時候式子列的是對的,答案過程寫錯了,這種孩子就是解題習慣的問題,他并沒有按照老師前期的要求一步一步的往下做。還是想要跳過步驟,這樣的話雖然是比較偷懶,但說明這個孩子他的思維比較快,但是他的思維比手快了,思維已經到了下一題了,但是手還在上一題,能不出錯嘛。
第三種情況我相信也是很多小學生和初中生會遇到問題,那就是考試的時候這一題做錯了,但是試卷一發下來小孩一看,一般來說當小孩把試卷拿回去的時候我們家長會問小孩,你這一題現在會做嗎?小孩會說我這題會做啊我知道正確答案是多少。那我們會說這小孩考試的時候粗心了。但其實我們是知道的孩子這一題還是不會。他如果會的話他就不會模棱兩可,可他為什么會出現這種錯的情況,就是說他在考試的時候遇到兩個答案模棱兩可。一個疑慮一個閃神選錯的答案。等到試卷發下來那我知道這一題這個答案是錯的了,那肯定當時我猶豫的那個答案就是對的了,只能說明孩子不會。對于這種情況怎么辦,想來想去,我想還是要回歸我們的習慣,還有平時的一種方法。第三個問題現在基本上也說完了,在前面三個問題都已經說完。
之后我想來就是簡單的說一下在學習習慣方面的這些東西,各位家長能夠看到咱們這個屏幕上面的這個PPT。我們平時都會去說這孩子學習習慣不好,學習習慣不好,但是學習習慣包括哪些呢?一般來說包括一個像我們就簡單的說一點孩子上課的一個聽課情況,有些學生他容易分神,有些小孩他可能比喜歡記筆記有些小孩不喜歡記筆記,這些都是習慣的一個組成。第二點就是預習咱們在上這個課之前有沒有做到預習,并不是說老師布置這個預習作業才能去做,而是說有沒有自己的一套預習的方法。第三點是復習像我剛才說的我們對孩子要求是什么,尤其是小學生,我們在寫今天的作業之前一定要把書本拿出來復習一下,今天老師上課講了哪些東西我記得哪些筆記,因為老師今天布置的作業絕對就是在這些東西里面,一旦我們完成了這個復習這一項,你會發現孩子做題目的一個效率和速度都會變得很高。
第三就是咱們寫作業的一個習慣,所以習慣剛才我也是講到了一些像一些復習,然后再寫作業,寫作業一定要打好草稿。題目做完之后再回頭檢查一遍,把自己的錯揪出來,在最后再做一個總結??偨Y的話,一般就包括錯題本。錯題本這個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很多學霸在考試之前是不復習的,他只看自己的錯題本,相信我們的孩子把這個每一個環節全部做好之后學習方面肯定不會有太大的問題了。
我們知道習慣的養成一般來說是在21天左右,但如果是想把這個習慣給固化成自己的一個性格的話,那可能是需要三個月左右,這是需要孩子和家長一起去堅持的一件事情。除了學習習慣這一點會影響到孩子的一個學習,我們會考慮到孩子思維能力也會影響到孩子的學習,很多家長就會說我的孩子也不傻但是為什么不會做,這可能是一個方法和思維方面的問題。
小學生的思維發展有一個過程,從一二年級的一些具體形象概括思維到三四年級的一個抽象思維能力和比較能力分類能力的一個發展都是對孩子考試的一個要求。在三四年級也就是說孩子在九歲左右的時候會出現一個思維能力的一個發展階段就是他形成了形象的一個概括能力。這也是很多孩子會出現問題的一個階段,因為咱們的課程的話,蘇教版的我了解比較多,在三四年級是一個轉折點,他不僅是在思維方面包括是在難度廣度方面,對孩子一個要求都是變大了,所以很多小孩一二年級成績還可以,三四年級出現了一些下滑,那如果三四年級這個問題沒有解決,再到五年級的話可能就是比較嚴重的了,只能考到一個八十幾分,這樣說明孩子一個知識漏洞還是比較多的。
還有一些家長問到奧數的問題,一般來說我是建議孩子不要過早的去接觸奧數這個東西,因為在孩子的思維能力還沒有形成還沒有固定下來之前你給他去接觸奧數,奧數的一個思維是比較偏的,也是比較遠路的。那孩子如果是接觸了奧數,他之后去考慮他課本內的一個知識的話就會覺得有點暈,很多孩子很容易跑偏的,所以我建議孩子在高年級之后再去正式的接觸奧數這個科目。
我們看到了孩子思維的一個能力,發展的轉折點是有一個階段是三四年級,還有一個階段是初二,這個階段也是咱們孩子很容易出現偏差的地方,所以說現在教育局對孩子入學的年齡把控得非常嚴也是有原因的,因為它教材的一個設置它就是考慮到孩子一個思維發展的,所以說它沒有到年齡就是禁止孩子去上學的。他比較小的話,雖然有些小孩確實比較聰明,但是大部分孩子一個發展就是按照這個規律來的,如果孩子還沒有到這個年齡去學這個知識的話,孩子就會覺得很吃力,這也是為什么現在教育局也是不允許幼兒園小孩去學習漢字這一些東西的。剛才看到有家長問孩子是一年級注意力不集中這個問題,我接下來就會說注意力方面的問題。
有心理學家曾經研究過,就是說孩子注意力的提升,對孩子智力的影響是非常高的,注意力的提升會影響到學習。有很多小學生現在都有一些注意力不集中的一個情況,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家長就是說我家小孩注意力不集中,原因是有很多種,我簡單先說幾個,有很多小孩可能是在出生的時候是剖腹產的孩子,他因為沒有受到這個產道的擠壓,所以孩子的大腦的發展可能會稍微有一些弱,并不是說剖腹產的小孩一定會注意力不集中,一定會出現什么問題,但是一般來說就是現在都是比較推薦去順產。
第二個階段就是在孩子七八個月的時候,很多家長可能是非常希望孩子盡快的能走,如果孩子很快能走的話,家長就會覺得孩子比較聰明,卻忽略了一個過程,那就是爬。如果孩子在這個階段沒有先經歷爬,而且直接走的話,孩子很容易就是會有一些感統失調的問題出現。
第三個原因就是現在的小孩接觸到的玩具,包括電視動畫片廣告非常多,這孩子一個刺激非常非常重,所以孩子很難專注在一件事情上面。
第四個原因可能就是家長做的一些失誤的地方,那有些小孩可能是在平時在玩玩具的時候,家長就會去找他給他吃點東西。之前在圖書館就看到這樣一個場景就是一個小孩,一個小學生在非常非常認真地看了一本書,然后他媽媽就坐在旁邊,一會喂一個東西,一會喂一口水,一會跟他說一句話。這個小孩他的一個注意力能夠集中嗎?很顯然是不能的。對于一年級的孩子,我們能做的就是對孩子在時間方面對他進行一個規劃,然后陪著孩子去完成,一點一點地去改善。因為一年級的孩子他的一個注意力集中的時間不是很長,并不能說像高年級的孩子一下子一次性的把作業給完成,那我們就把作業給分塊,并且把作業給分塊在規定的時間讓孩子把作業給完成,這樣也有助于孩子后期的一個時間的管理。
第四個問題,夫妻關系在孩子教育問題上應該注意些什么?
首先我要說的就是爸爸媽媽的觀點一致,我剛才為啥要問有沒有爸爸有沒有媽媽,哪些人在群里面,去看這個講座。就是看一下是否是爸爸媽媽一起在關注孩子的學習。那兩個人是否能夠在觀念上達成一致這個對孩子的一個發展是非常重要的,因為現在中國可能有一個非常嚴重的情況,就是隱形的爸爸,一般來說孩子的學習生活都是媽媽在管,媽媽在嘮叨,爸爸很久才出現一次。對于孩子來說,父愛的缺失以及這一個部分有一個家庭功能的一個缺失都是非常嚴重的,我看到今天還是有不少的爸爸參與到這個講座當中,還是感覺比較欣慰的。
對于孩子的學習來說,最重要的還是心理的健康。首先我們就是要關注孩子一些心理健康,和諧民主的一個家庭的氛圍對孩子來說非常重要,有過一些心理學的了解的家長應該知道原生家庭對孩子影響是非常深遠的,這不僅關系到孩子以后的一個情商。并且他父母相處的一個模式也會影響孩子以后與他人相處的一個情況,所以我們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和諧,最起碼在孩子面前咱們不能吵架,咱們有架吵咱們背地里吵或者是偷偷地吵盡快解決。咱們不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吵架了,尤其不能讓孩子感覺到父母吵架是因為我。
音頻過長,無法全部播放,此處文字補充。
很多家長就會說你看你成績這么差,我天天跟你爸吵架,那孩子會怎么想呢,其實孩子是沒有錯的。
一般來說,教育方法在孩子各個階段都是不一樣的,像小學階段的話,我們可能更多的是陪伴和引導,對孩子來說是幫助最大的,因為小學生的話,他一般來說都是一些模仿行為比較多,那家長的話一定要陪在孩子身邊,給孩子做一個很好的榜樣,對他進行很好的引導。初中的話可能是比較直接的一些孩子會有一些叛逆。這種行為的出現讓我們家長怎么去跟孩子相處呢?更多的就是一些理解,甚至是順從一些。因為到了初中階段的話,小孩他會有一個很強的自主意識,他覺得我已經長大了,我的思維已經跟成人一樣了,但其實我們知道孩子的思維還是比較幼稚。很多家長覺得孩子自從上了初中之后就跟自己不說話了,甚至是我一說話還得跟我對沖,直接跟我去吵,這種情況會出現對吧,因為這個就是咱們傳說中的叛逆。我有一個小建議,就是在孩子出現叛逆期之前,你首先把他給理順了,就順著他的毛去捋和他做朋友這樣平等的一個交流,這樣對于孩子來說是非常好接受的一種相處方式。對于高中的學生,那我們就是對他進行幫助,因為他在學業方面包括是面臨一些人生的選擇都會覺得比較迷茫,我們在朋友的一個前提下作為一個引路人,給孩子一個前途進行一個引導,相對來說孩子還是比較能接受的。
所以說家庭教育應該是從小開始,因為小孩子所有的一些不好的習慣幾乎都是小問題,沒有得到合理的解決和疏導,長期以來和家長和老師有一些摩擦一些沖突,他就會影響到孩子的一些發展。說到家庭教育方面可能有很多很多要說的,其實在我看來呢家庭教育就像是放風箏,咱們父母養育孩子就像放風箏一樣,孩子就是風箏,他順風而飛咱們家長能做的呢就是可能是偶爾去扯線,讓孩子不要跑太遠,不要跑偏了,但是咱們不能控制孩子,因為控制出來的并不是說就是好的。我們家長對孩子的不一定就是正確的東西,孩子自己的一個天性,還是不要給他抹殺了好的。
因為我今天準備的東西也不是很多,先講到這里剩下的一些時間就是如果家長的方面有一些問題的話可以提問。
提問環節:
家長:孩子每次寫作業不認真,不過腦子,講了他也不聽,就感覺講什么都跟耳旁風一樣,怎么辦?現在三年級了,從小的時候太慣了,幼兒園也沒學寫字,上了一年級完全跟不上,她媽又喜歡打她,現在更聽不進去了。其實她也不是不會寫,每次盯著她寫她又能寫對,不盯著就不行。每次考試又不及格,我都不知道該怎么辦了。
張老師:說明孩子從一二年級的時候就沒有很好的養成一個學習的習慣,他現在覺得學習是一種拖累,而不是一些有意義的事情。
家長可以對孩子做一些正向的引導,因為很多小孩的話,這個階段還是比較幼稚,還是比較希望接受到一些鼓勵和獎勵的,對孩子好的事情進行一個引導,每天對他寫作業的一個時間進行把控,很多家長就是覺得一味的給孩子布置課外的作業,就是老師布置作業寫完之后再布置一點作業,孩子肯定會有很多收獲,但在這種無形中就影響了孩子對學習的一個興趣。孩子如果覺得我作業寫完了之后還有作業,那肯定不想寫了。其實上三年級之前孩子如果能夠很好地完成學校老師布置的作業的話,基本上考90多分都是沒有問題的。
打肯定是不能打的,因為如果咱們一旦把這個學習和這個家庭暴力結合在一起,孩子一提到學習就會有一種不好的想法,家長需要參與孩子的學習,但是不能全程陪同,為什么呢?一來會影響孩子的一個獨立學習的能力。二來因為我們家長很難去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去打孩子罵孩子或者是給孩子講題目,甚至是直接報答案,所以我建議可以稍微的放孩子自主學習一點,你可以每天孩子回來之后查完他有多少項作業,然后規定他每項作業多長時間能完成,如果寫完的話,那可以想一想,如果沒有寫的話這一項作業就不要寫了,明天讓他帶個空作業本去學校。
如果孩子是這個分數的話,說明他對現在學所學的一個知識體系并沒有構建出來,但很多東西還是比較暈,不知道學了什么東西。
總之,如果因為父母的干涉孩子已經開始厭倦學習的話,建議后期爸爸媽媽可以放一放手,就是交給老師去幫孩子做一個提升。
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