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貨們請注意了
前段時間,首屆中國京菜美食文化節評出了首批中國京菜名店、名廚和名菜。
全聚德烤鴨、東來順涮羊肉、鴻賓樓芫爆散丹、功德林清炒蟹粉、四季民福干炸小丸子等36道美食上榜,這可是第一次由“官方認證”的正宗京味兒美食。
所以,要不要和小北一起去拔草~~
{ 這些“京菜”榜上有名 }
全聚德烤鴨
最體現京味兒菜的首推烤鴨,而全聚德烤鴨則是清宮掛爐烤鴨的代表,始創于清同治年間,有“京師美饌,莫妙于鴨”的美譽。
正宗全聚德烤鴨,自有一套吃食規矩。片鴨肉講究下108刀,刀刀皮肉相連,如丁香葉大小,薄而不碎;荷葉餅拿起來一揭兩片兒,在手里攥一下還能恢復原狀。懂得這些規矩,你才算真正會吃烤鴨了。
推薦:全聚德(前門店)
地址:前門大街30號(近前門步行街)
人均:188元
全聚德(集團):全聚德烤鴨
燜爐烤鴨
便宜坊的“燜爐烤鴨”與全聚德的“掛爐烤鴨”是北京烤鴨的兩大傳統流派,最早的烤鴨便源于便宜坊,在相當長的時期內,燜爐烤鴨就代表著“北京烤鴨”的品牌。
推薦:便宜坊烤鴨店(哈德門店)
地址:崇文門外大街16號便宜坊大廈4層(近國瑞城)
人均:133元
烤羊肉
這可不是新疆的烤羊肉串一類,而是老北京特有的炙子烤肉。話說老北京人吃烤肉,必去“南宛北季”。“南宛”是烤肉宛,“北季”就是烤肉季。兩家店各有千秋,烤肉季以烤羊肉最為著名。
烤肉季坐落在什剎海邊,銀錠橋畔。夏日傍晚,吃著烤肉,喝著小酒,再看著窗外的夜色,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推薦:聚德華天烤肉季(什剎海總店)
地址:地安門外大街前海東沿14號(近銀錠橋)
人均:108元
烤精品牛肉、焦炒牛肉
說完“北季”,接下來自然就是以烤牛肉為勝的“南宛”——烤肉宛。它家烤肉制作技藝獨特,牛肉是西口產的四齡半閹過的公牛或只產過一胎的乳牛,部位也只選用上腦、里脊等處。然后用尺許長的特制鋼刀,把肉“拉切”成柳葉形,一斤約出一百五十片左右。
烤肉所用燃料為松塔或松枝,牛肉煨半個小時后再放在特制的炙子上烤制。烤好后夾在馬蹄燒餅里,再來二兩二鍋頭,滋味美妙無窮。
推薦:烤肉宛飯莊(南禮士路店)
地址:南禮士路58號(兒童醫院西門南100米)
人均:109元
涮羊肉
提起涮羊肉,在北京可謂人盡皆知,正宗的老北京銅鍋涮肉,涮的就是羊肉。它起源于元代,由忽必烈發揚光大,康熙、乾隆幾次辦“千叟宴”,吃的就是涮羊肉。
北京有俗諺“涮肉何處嫩,要數東來順”。東來順的涮羊肉具有選料精、糖蒜脆、調料香、火鍋旺四大特點。羊肉肥而不油,瘦而不柴,入鍋一涮即熟,味道鮮美。
推薦:東來順(新東安店)
地址:廣安門內大街臨63號(牛街路口)
人均:120元
紅燒牛尾、芫爆散丹
紅燒牛尾是陜西傳統名菜,早在周朝就是關中人的主要肉食。傳說這道菜深受秦始皇喜愛。散丹是牛肚的一部分,芫爆就是用把香菜等菜以熱油爆炒。口味清香柔軟,鮮咸微辣。
京城這兩道菜做的最好的,當屬鴻賓樓。它創建于1853年,原來在天津,1955年應周總理之邀入京,以其獨特的菜品享譽京城,被譽為“京城清真餐飲第一樓”。
地址:展覽館路11號
人均:145元
九轉大腸、三不沾
九轉大腸原名紅燒大腸,是山東濟南傳統名菜,光緒年間濟南九華林酒樓店主首創。三不粘又叫桂花蛋,是河南安陽地區的傳統美食之一,它不粘盤子、不粘筷子、不粘牙齒,于是被譽為“三不粘”。
京城這兩道菜要去同和居飯莊吃。飯莊是京城較早經營魯菜的老字號,創于清道光年間。民國年間繼承宮廷菜,始其名聲斐然。后來成為老北京“八大居”飯館之首。
地址:三里河月壇南街甲71號(肯德基隔壁)
人均:128元
砂鍋白肉
簡單來說,就是五花肉與酸菜的完美搭配,以其特有的燒、扒、白煮等手法烹制豬肉,贏得“名震京都三百載,味壓華北白肉香”的贊譽。
吃砂鍋白肉,要去砂鍋居飯莊,它始于清乾隆六年,它賣的肉是頭天晚上收拾一頭百十斤的京東鞭豬,連夜放在大鐵鍋中煮,到清晨正好熟透,由于一天只能賣一頭豬,生意又太好,所以,當時北京有這樣的歇后語,“砂鍋居的幌子,過午不候”。
推薦:砂鍋居(西四店)
地址:西四南大街60號(近缸瓦市)
人均:96元
蔥燒海參、燴烏魚蛋湯
蔥燒海參是魯菜經典之一,源自山東,京城做的最好的在豐澤園飯莊,另外,飯莊還有一道燴烏魚蛋湯,深受毛主席喜愛。
豐澤園是京城經營正宗魯菜的老字號,店名取自中南海豐澤園。這里曾是國家領導人接待外賓的場所之一,飯莊廚師經常給領導人掌勺,飯莊以蔥燒海參這道菜,贏得了“海參王”的美譽。
地址:珠市口西大街83號(近兩廣路)
人均:86元
清炒蟹粉(素)、金剛火方
這兩道菜出自京城著名素食餐館功德林,功德林創始于1922年,由杭州城隍山常寂寺維均法師的弟子趙云韶創立于上海,被譽為素食鼻祖。
北京功德林1984年開業,是北京唯一的一家佛教凈素飯莊。
地址:前門東大街甲2號(祈年大街北口)
人均:108元
馬蓮肉、燒麥
馬蓮肉是一道涼菜,起源于北京,是真正的京菜。此菜制作時用馬蓮草綁肉,所以肉中有馬蓮的清香味,極佳的下酒菜。燒麥據說起源于包子,元代誕生,是京津地區傳統風味小吃。
這兩道菜是前門都一處的當家招牌,都一處起源于清乾隆年間,名字由乾隆御賜,并賜下一面虎頭匾而出名。最初以馬蓮肉為主打,同治年間引入了燒麥,歷史可謂悠久。
地址:前門大街38號(大柵欄東口)
人均:75元
扒羊肉條
扒羊肉條是清真菜,以羊腰窩肉為主要材料,用“扒菜”技巧烹飪而成。京城做的好的當屬翔達南來順飯莊,與東來順一樣,南來順也是一家老字號店,始創于1937年,主打清真菜系,以涮羊肉和爆肚聞名京城,扒羊肉條是其特色菜。
推薦:南來順飯莊(南菜園店)
地址:南菜園街12號2樓(大觀園西門南側)
人均:57元
爆糊、它似蜜
爆糊誕生于解放前,當年說書藝人劉寶全每天晚上總要到“餡餅周”吃爆羊肉。時間長了,“餡餅周”就每天提前把爆羊肉做好。有一天,劉寶全來晚了,“餡餅周”反復熱了幾次爆羊肉等劉寶全,劉寶全來了以后,堅持要吃這個,結果這個爆羊肉更好吃。爆糊就這樣出爐了。
它似蜜就是軟炸羊肉,口味屬酸辣味。它本是清宮廷的一道普通菜肴,后來得到慈禧的命名,漸漸流傳至民間,成為北京清真館的傳統名菜。這兩道菜以吐魯番餐廳做的最好吃。
地址:牛街北口6號樓(中國郵政儲蓄)
人均:87元
老北京大炒肉、怡園霸王雞
老北京大炒肉知名度不高,但如果你去花家怡園吃飯,這道菜很值得推薦。另外,還有一道怡園霸王雞,這是一道特別的涼菜,味道麻辣鮮香,夏日佳品。
推薦:花家怡園(四合院總店)
地址:東直門內大街235號,簋街西邊
人均:157元
皇家烤全羊
京城烤全羊的商家有很多,但以皇家為名,無論是服務還是環境都極具皇家氛圍的卻只有凱瑞御仙都。這是一家隱藏在繁華市井里的皇家菜,主打烤全羊。在這里,你能享受到帝王般的服務,據說這里是很多娛樂圈大腕們的秘密據點。
推薦:凱瑞御仙都(雙花園店)
地址:雙井橋西惠林路北段雙花園南里二區10號樓(近合生國際)
人均:155元
小樓燒鯰魚
仙源腐乳,小樓燒鯰魚,大順齋糖火燒號稱通州三寶。小樓飯店在通州名氣很大,這是一家創建于清光緒二十六年的清真飯館,正式名稱為“義和軒”,因初期僅有一間樓房,故又俗稱小樓飯店,現在也成了正式名稱。
地址:通州區南大街12號(華聯商場南)
局氣炒飯、兔爺土豆泥
局氣為北方方言,形容為人仗義,說話辦事守規矩。近些年局氣又成了北京一家知名餐飲品牌,主打北京味道。尤其是這道招牌局氣炒飯,源于北方冬天取暖用的蜂窩煤,造型還申請了專利。局氣希望大家在這里找到舊日回憶。
兔爺土豆泥也是一道創意十足的京味兒菜,以老北京兔爺為造型的土豆泥,非常受年輕人歡迎。
推薦:局氣(西單店)
地址:太仆寺街21號府右街賓館1層(近8號苑西單二分店)
人均:96元
大通阿膠養生月餅
號稱中華第一餅,“餅中之王”,是宮廷御點。它具有藥療食療雙重作用,是世界第一款藥膳月餅,具有補氣補血,健腦補腎安神的作用,已獲得國家專利。生產者郎悅大通始創于康熙六年,又名玉德堂,是一位大夫創制。
干炸小丸子
老北京人最常吃的一道家常菜之一,是一道山東的地方傳統名菜,屬于魯菜系列之一。京城這道菜做的最好吃的當屬四季民福,這是一家老北京菜館,烤鴨、烤肉、風味小吃應有盡有,干炸小丸子是其中比較受歡迎的風味小吃之一。
推薦:四季民福烤鴨店(故宮店)
地址:南池子大街11號故宮東門旁
人均:150元
糟溜鱖魚
京城白家大院的特色菜,傳統魯菜之一。白家大院原是清朝禮親王花園,為王府園林,民國初年轉給同仁堂樂家,更名為樂家花園。
解放后歸八一中學。白家大院的前院在就餐時間可以接受參觀,但后院屬于高級包間,謝絕參觀。
地址:蘇州街15號(長遠天地大廈斜對面,近八一中學)
人均:395元
魚頭泡餅
北京地方傳統名菜,屬于京幫菜。是以北方醬、燉為基礎改良而成的一道菜。此菜醬香濃郁,配帶面餅,用湯汁泡食,一菜兩吃,京城魚頭泡餅之首當屬旺順閣。
推薦:旺順閣魚頭泡餅(王府井店)
地址:王府井大街301號新燕莎金街購物廣場7層
人均:128元
酥不膩烤鴨
酥不膩烤鴨屬新派烤鴨,由大董烤鴨創制。它與傳統烤鴨不同之處在于低油少脂,入口而化,香酥無比,果木燒烤味香濃。
去大董不僅能吃到烤鴨,“紅花汁魚翅”、“董氏燒海參”與酥不膩烤鴨一起,為大董三道招牌菜,值得一嘗。
推薦:大董(北京南新倉店)
地址:東四十條甲22號南新倉商務大廈1-2樓(東四十條橋西南)
人均:306元
現在,大家知道正宗京菜去哪吃了吧!
不說了,吃去!
官方定義“京菜”
官方定義的“京菜”是什么?小北總結了一下:由宮廷菜、官府菜、山東菜、少數民族菜(清真菜為主)、平民菜(小吃為主)等多種風味融合而成、具有鮮明北京特色的菜系。京菜應有清晰的歷史傳承和文化背景,出品講究造型,制作精細。且社會認知度高,受到消費者認可。在餐飲企業的銷售中排名前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