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從小生活在優越的家庭環境中,其父酷愛收藏書籍,在這樣的文學環境熏陶下,耳濡目染,李清照對詩詞的熱愛由此產生。
著名的詞《如夢令》也是在李清照少年時期完成,此詞一出,便引起轟動,可見其才華過人。
如夢令
李清照18歲時,與21歲的趙明誠在汴京成婚。夫妻二人生活節儉,常去當鋪典當衣物,換一點錢,然后買回自己喜歡的碑文,回家把玩。若是遇到名人書畫,恨不得“脫衣市易”。
汴京的繁華景象和丈夫趙明誠的志趣相投,讓李清照的創作欲望得到了極大發揮,寫下了大量的詩詞。然而好景不長,由于朝庭內政治斗爭,其父李格非被免去官職,李清照自己也被卷入到政治漩渦中,不得不與丈夫趙明誠一起屏居青州鄉里。這一住,便是數十年。也是在這個時候,李清照自號“易安居士”,取自陶淵明《歸去來兮辭》中“倚南窗以寄傲,審容膝之易安”,頗有雅意。
時值金人大舉南侵,局勢更加動蕩不安,李清照在南下避難的過程中顛離漂泊,丈夫趙明誠亦是四處奔波守城,后途中染疾而亡。孤苦伶仃的李清照大病一場,后赴浙江紹興,也就是在這里,李清照辛苦收藏并一路隨身攜帶的書畫被人盜去,內心無比痛苦。
生活在極度孤苦、凄涼中的李清照并沒有消沉,后期的創作主要表現在國破家亡的感慨上,積極關注國家大事。甚至在此期間完成了《金石錄后續》的寫作。如此又過了十年,李清照悄然辭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