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 愛 如 山
在這個世界上,愛你最深,卻又不表達的人,就是爸爸。正如冰心所言:“父愛是沉默的,如果你感覺到,那就不是父愛了!”
烏克蘭畫家SnezhanaSoosh用水彩的方式記錄了父女相處的點滴
漸漸地,女兒長大,發現原來一直陪伴在自己身邊“嘻嘻又哈哈,活像洋娃娃”的大帥哥其實一直“整天忙忙又碌碌,全為我長大”。
終有一天,大帥哥會“滿口沒有一顆牙,滿頭是白頭發”,但依然是女兒心中那個“嘻嘻又哈哈”的“洋娃娃”。此時,《不老的爸爸》的歌詞已深深刻在女兒的心中。
當年,多德夫人的父親在妻子因難產而撒手人世后,也是這般“整天忙忙又碌碌”地獨自悉心照看著六個孩子。待他們長大成人時,自己卻因多年的過度勞累而過早辭世。多德夫人非常思念父親,感恩父愛的偉大,她致信市長和州長,建議將她父親的生日——每年的6月5日作為父親節,感謝全天下在養育兒女過程中付出愛與艱辛的父親們。1910年6月19日(6月的第三個周日),多德夫人所在的華盛頓州斯波坎市,舉行了全世界第一次父親節的慶祝活動。這一天,人們采納了多德夫人的建議,佩戴紅玫瑰向健在的父親表示愛戴,佩戴白玫瑰表達對亡父的悼念。這一習俗一直流傳至今,只是在花材上有了黃玫瑰、向日葵、石斛蘭、百合等更多的選擇。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松簽署正式文件,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星期日定為全美國的父親節,并成為美國永久性的紀念日。
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都將每年6月的第三個周日定為父親節。在美國,這一天,兒女們除了給父親送上賀卡、領帶或襪子之類的小禮物外,還會將精心準備的早餐送到爸爸床前。
日本的父親節也是在6月的第三個周日,這一天,兒女們為父親準備的禮物通常是美食(牛肉和鰻魚)與美酒(清酒)。
在6月的第三個周日,南非的父親們通常是在陪伴孩子野餐或釣魚中度過的。
也有些國家的父親節同宗教節日或國王生日相關聯。比如在西班牙、意大利、洪都拉斯、玻利維亞、葡萄牙、赤道幾內亞等國,父親節的慶祝時間是每年的3月19日,而這一天也是圣約瑟日(St. Joseph’s Day),即耶穌的世俗父親的生日。在西班牙,這一天除了舉行宗教慶典外,兒女們還會向父親敬獻“心意”——領帶、皮鞋、帽子、毛衣、金筆、書畫、錄音帶等小禮物,祝福父親健康長壽,然后是一頓豐盛的家庭聚餐。有意思的是,這一天除了向父親問好外,還要向所有叫Jose的人問候,無論是男是女。
復活節40天之后是基督升天日,在德國,這一天也是父親節。這個節日在德國已有100多年歷史,但其習俗幾乎從未改變。在德國人看來,只有成年男人才能做父親,所以父親節也就是男人節。一大早,男人們就背著啤酒或拉著裝滿啤酒的小車,三五成群地走上街頭,一路走一路喝,見到其他隊伍還會親熱地打招呼、擁抱,直到每個人都酩酊大醉,方才罷休。
12月5日是泰國曼谷王朝(或稱卻克里王朝,是從1782年起延續至今的泰國皇室)第九位國王拉瑪九世陛下———普密蓬·阿杜德國王的生日,也是泰國的父親節。這一天,泰國的男女老少都穿著黃色衣服去寺廟為國王祈福,為父親祝福。孩子們還會為父親獻上美人蕉。
我國大陸官方沒有設立正式的父親節,民眾習慣上將6月的第三個周日當做父親節,而我國臺灣的父親節則是每年的8月8日,又稱“八八節”,因為“八八”和爸爸相近,且“八八”兩字連起又好象“父”字。
其實,也不必在意父親節的起源、慶祝日期或方式,只需在我們能與父親相伴的時候彼此關愛,在不得不與父親分離時,在心中送上我們的思念。
感謝你給我的愛與力量
祝天下的父親健康平安
世界知識畫報 ∣和你一起走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