姬
當全世界的人都自律了,你也一樣跟著過上很自律的生活嗎?
最近很多自律的文章在滿天飛,看得眼花繚亂的。
那時候在討論為什么這樣的文章會那么火時,一個朋友說:“因為大家都做不到,所以就會對這方面特別關注。”
我想,要是全世界的人都自律了,是不是街上就沒有小商販了,也沒有宵夜檔了,因為大家都會早睡早起,然后吃東西也很規律、很健康,那些對身體無益的,統統都沒有活路了。
這就像是一個烏托邦了。
事實上,有些人再怎么關注自律,其實自己也是做不到自律的,而有些人不關注,也可以輕而易舉就能做到。
因為每個人的心態和向往都不同。
有人會覺得減肥不吃,那是一件浪費生命的事情,好吃的東西那么多,不能吃的話多可惜;
有人覺得生命那么珍貴,浪費在那種不健康的食物上面,是對自己生命不負責任的行為。
目前全世界都知道健身的好處,但是大部分人都堅持不下來,所以對于健康和自律這方面的文章就會特別火,大家都很關注,因為說的就是自己,自己就是那個堅持不下去到處找更容易的辦法的人。
從不自律到自律,其實是一個生活習慣的改變,對于一個成年人來說,的確是非常難的,至少你要準備一年的時間,讓自己的生活習慣完全改變而且穩固。
因為你的不自律已經跟隨了你十幾二十年了,你想花了幾天幾個月就解決這個問題,無疑就是異想天開了。
所以永遠都有人在掙扎,但是有人卻輕而易舉就能做到。
做不到的那些人都在害怕,怕自己會落后與別人。
對于有這樣焦慮的人,我想說,你真的理解自律的意義嗎?
沒有好奇心的人。
沒有好奇心的人對周圍或者一些為止的事情都不會有興趣,這其實很糟糕,因為他們都特別安于現狀,覺得自己就這樣活著就好了,從來不想去體驗更多不一樣的人生。
沒有好奇心的人還有一個弊端,就是沒有期待感。
有好奇心的人活著都有一種這樣的心態:要是我這樣做了,會怎么樣?后面我會走一條什么路?自己會變成什么樣子?
好奇心的人會想去探索更多的未知,想要找到答案,想要更多不一樣的體驗。
而沒有好奇心的人,覺得那樣兼職就是折騰自己。
沒有好奇心=沒有動力
真的有人是靠著好奇心而減肥成功的,她說:我就想知道自己瘦下來之后是什么樣子的,瘦子的生活是怎么樣的。
很單純的理由:就想去體驗一下那些我還沒有體驗過的生活,感受一下那種生活是怎么樣的。
如果你覺得自己對很多事物都沒有了好奇心,其實你就等于是20歲就死了,80歲才埋葬的那種。
好奇心是一個很好的動力,無論是完成任何事,當你放棄了探索的好奇心,那你就等于把自己的人生推進了一個很無趣的境地。
其實沒有關系,不要用那些所謂的非常自律的戒條去折磨自己,我從當初的一個熬夜到凌晨三四點的人,到現在的每天早早起,這個過程沒有什么壓迫感,反而是有些愉快。
當我做到之后,很多人來問我是怎么做到的,我說我就是起床就做到了啊,還要怎樣?只需要到點就起床,這不是很簡答的事情么。
就是想體驗一下早上工作的效率怎么樣。
做不到的人,看到別人優秀,就會焦慮,其實沒有必要,你只要好好把自己的生活過好,在你的生活工作中,慢慢整理出適合你自己的自律生活就可以了,不需要模仿別人。
這個世界不可能人人都是自律的,不要用“一定要自律”“一定要做好”等等這樣的字眼來折磨自己。
你只要好好做好自己,規劃好自己的人生就很棒了。
你過得累是因為你找不到自己。
用太多的外界標準來要求自己,越活越不知道自己的意義在哪里。
當全世界的人都自律了,按照著一個所謂“科學”的模版去復制自己的生活,那這個世界就再也沒有個體存在了。
我所提倡的自律不是讓你要做得多好,而是要保持一個好身體,有能控制自己欲望的能力,而且有好奇心,探索更多未知的自己。
做不到極致的自律,但是也不能放縱,一旦放縱,內心就會很空虛,人都需要在不斷體驗,不斷吸收和不斷運行自己中找到充實感的,一旦你放縱自己,這種放縱就會反過來腐蝕你的內心。
那些一心想著要如何改變自己,要如何如何自律的,你要確認這個是不是適合你。
自律就是一個控制自己不能放縱的過程,但是過度的控制會讓人暴躁,會叛逆。
自律是一種手段,不是一個目的,你要用自律來改變自己,而不是把自律設定為目標。
在你的大追求前提下,規劃好自己的每一天就可以了,不復制、不放縱、不安逸、認真、積極、主動地去生活,這就是很好的你。
想看我更多的文章嗎?
老貓整理了66篇精華文章
戳開?《別說你懂女人》
作者簡介:喵姬(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做寫作里最會唱歌的,唱歌里最會寫作的那個人,身材微胖,思想積極向上,生活態度陽光燦爛,愛說愛笑愛唱愛跳,除了唱歌就愛寫作,正在修煉個人品德與身材,愿與共勉。微博@老貓愛寫字,簡書@喵姬,公眾號:我屬貓(ID:woshimiaoj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