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與其看他擁有什么,不如看他追求什么,你所合的群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是什么樣的人。
作者:清悠(富書簽約作者),轉(zhuǎn)載請加微信fushuzhuoluo
01
記得小時候,我媽經(jīng)常不無擔憂地數(shù)落我,她常說的一句話是:你這孩子怎么不跟別人出去玩,老宅在家里干什么,這么獨來獨往的,長大了可怎么辦?
說的次數(shù)多了,我就從內(nèi)心認定了不合群是一種多么不好的特點,還一度心里有些自卑,盡管我認為大家在一起聊來聊去的那些話有些無趣,我并沒有說話的欲望。
這幾天給好多孩子解天賦密碼,同樣有的媽媽會說,我的孩子不太喜歡跟別人玩,經(jīng)常喜歡自己呆著。
其話語里不乏擔憂,她們的潛意識里認為孩子偏內(nèi)向,喜歡獨處,就容易不合群,不會跟人交往,就會喪失很多機會和貴人,從而影響將來的交際和事業(yè)。
其實,不合群大可不必如此擔心,因為不合群還是優(yōu)秀的象征。它并非與性格完全相關(guān),它還代表了一種態(tài)度。
除了因性格的過于孤僻、自閉而不合群,以及因傲慢刻意地不合群之外,還有一種情況便是很多事情、很多人并不能引起你的興趣,達不到你想要去了解和感知的欲望以及標準。
所以,在沒有找到可以合得來的群體之前,你更享受于自己獨處。
即使找到了這樣合得來的群體,你仍然希望有必須的獨處空間。
這樣的不合群恰恰是優(yōu)秀的象征。
02
我最喜歡的金庸小說的主人公----令狐沖,就是一個不合群的人。
他瀟灑不羈,善良義氣,是名門正派們所不可理解的類型。
小說中令狐沖還沒有出場,就借林平之所聽勾畫出了一個隨性、貪玩并且愛闖禍的人物形象。
他取笑名門正派之青城派的武功是屁股向上平沙落雁式。
與各大名門正派所不齒的田伯光稱兄道弟,師傅讓其殺之,但他說田兄雖然作惡,卻不是背信棄義之人,并且承諾要改過自新。
為了道義,他違抗了師傅岳不群的命令。
名門正派都視魔教為極惡之人,見到魔教的人便不問青紅皂白的一陣廝殺。
而令狐沖不這么認為,他認為正派和魔教的人都有好壞之分,判斷的標準不能以門派所屬來劃分。
岳不群認為他生性頑劣,不正經(jīng),沒有君子風范。
在其他的名門正派眼里,令狐沖結(jié)交的都是江湖上的三教九流,敗壞了華山派的門風。
可想而知,這樣的令狐沖在他們的眼里簡直就是不合群,是該封殺的類型。
可是風清揚老前輩卻無比喜愛他,說他悟性高、人聰明,有真性情,是華山派難得的青年才俊,并將多年所學之獨孤九劍傳授于他。
可見合群,要看合的是什么樣的群,不合這個群,不一定不合其他的群。
如果一個群里的人平庸、古板、偽君子居多,不能達到價值觀的統(tǒng)一,即使人數(shù)眾多又能如何,這樣的群反而會毀壞你。
如果一個群里的人品行高潔、至善至美,哪怕此群只有三兩好友,你照樣瀟瀟灑灑、談天說地,不亦樂乎。
因此,生性瀟灑不羈的令狐沖最終注定要與道貌岸然的偽君子岳不群一刀兩斷。
所以,有時候,你不合群,并非是孤僻,而是這個群對你來說沒有什么吸引力。
就像現(xiàn)在的微信群一樣,每個群里都會有好多人,但是能說上話的卻沒有幾個。
大家要么不痛不癢地打個招呼,要么發(fā)發(fā)廣告,要么拉下選票,你又能說這樣的合群有究竟有什么質(zhì)量呢?
不合群的人,對自己都有比較高的要求,他們向內(nèi)取的成分要高于向外求,因此能夠清楚的認識到外邊的喧囂只是表象,真正的根在自己的心里,是與自己內(nèi)心的連接。
這種人上看起來似乎很好交往,很隨和,那是因為他們有素養(yǎng)。
但他們的基調(diào)還是喜歡獨處,有與自己對話和交流的空間,這才是他們的風格。
03
現(xiàn)實中,有很多人為了合群,喪失了基本的理性,得不償失。
一個很明顯的例子是,剛踏入大學校門的學生,原本很自律,學習很積極。
但當宿舍的人都在抽煙、玩游戲、不學無術(shù)時,你會發(fā)現(xiàn)一個學期下來他也大面積地掛科,因為他與舍友一起投入到抽煙、玩游戲之中去了。
因這種現(xiàn)象導致退學的學生大有人在,這種所謂的合群恰恰是墮落的開始。
優(yōu)秀的人大多不合群,古往今來許多有大成就的偉人,如愛因斯坦、尼采、叔本華等,在他們所處的時代里,都有點格格不入,不合群。
叔本華說,一個懷有暖意的人、總是不合群的人,這樣做,既不會刺痛別人,也不會讓別人刺痛。
如果一個人以不合群的形式來標榜自己的清高,那便是無比傲慢的表現(xiàn)。
真正優(yōu)秀的人是非常謙和的人,他們不去合群,不去參加過多的社交,不合群只是其內(nèi)心自然而然的體現(xiàn)。
優(yōu)秀的人,有著崇高精神追求的人,他們往往會屏蔽許多無效的社交,節(jié)制自己的社會交往,簡化社會關(guān)系。
而熱衷于去合群的人,熱衷于社交的人往往不覺得自己的時間、精力、心情有什么價值,因此他們可以毫不在意這些東西會如何揮霍和浪費。
楊絳和錢鐘書,在學問方面都是大家,他們視時間為生命,更不喜歡無效的社交,因為 他們的天地存在于書中。
“自在讀書”高于一切,楊絳說:“我們兩個不合群,沒有多余的閑功夫”,有朋友來訪都要感慨“又失去幾個小時的讀書時間”。
看一個人是什么樣的人與其看他擁有什么,不如看他追求什么,你所合的群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你是什么樣的人。
把時間花在了哪里,哪里就藏著你的天性。
把時間過多的花在了向外求上,花在熱衷交往和合群上,倒不如先靜靜地檢討一下如何提升自己。
04
近期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的熱播,又在熒屏上看到了那個不合群的陳道明。
熱鬧的娛樂圈,陳道明是特立獨行的人物。演戲之余往往深居簡出。
即使不得不參加一些公開的宣傳活動,他也是惜字如金,盡量說一些有營養(yǎng)的話。
倘若有記者問他一些愚蠢的問題,也會遭到他的搶白,因此孤芳自賞、高傲冷漠這類詞就是對于他性格的描述,也因此有了不合群的稱號。
仔細想想,他之所以受到老中青三代粉絲的喜愛跟其溫和中略帶冷峻、淵博中不失瀟灑的氣質(zhì)分不開的。
而這種氣質(zhì)中隱藏的便是穩(wěn)定的價值觀念和高尚的精神追求,使得他在舉手投足間散發(fā)出迷人的魅力。
倘若他跟其他人一樣隨大流地合群,那大概不會有這樣獨具一格的個性,我們便會喪失一個獨特的精神偶像。
這種不合群就是因為外界達不到自己的標準,不能引起興趣和共鳴。只有不合群才可以更好地修煉自己。
肖申克監(jiān)獄里的安迪也是眾人眼中的不合群,他辦圖書館、喝啤酒,教獄友們知識,這些事情在關(guān)了幾十年的牢獄人員眼里簡直不可理解,但最后只有他可以越獄通向自由。
有些人注定要不合群,否則你不會看到他耀眼的光芒。
假如你覺得他不合群,或許只是他不合你的群,并不代表他不合更加優(yōu)秀的群體。
合群與不合群只是一種交往方式,是一種人生態(tài)度,不需要刻意地去改變什么,重要的是會識別、會判斷,保留自己的本性,真正的給自己空間,堅守自己的標準。
作者簡介:清悠,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簽約作者。一簡書作者,個愛好讀書寫字的80后女青年,愿與您共同關(guān)注內(nèi)在成長與精神品質(zhì),追求豐富的單純和不張揚的激情,行走在修心的路上,一起去探尋人生的美好。簡書@清悠1202。本文首發(fā)富蘭克林讀書俱樂部(ID:FranklinReadingClub),百萬新中產(chǎn)生活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