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珣說 · 美人的底氣
你得有多自卑,看到我過得快樂一點就說虛榮,你得有多窮,看到我穿得漂亮點就說炫富。我用自己掙的錢買花戴等愛情,管你屁事?!
三十多歲的米露最近遇到了一位追求者,四十歲的離婚單身男人。米露可是個一直被朋友預言難養的小女人,翻一下她的朋友圈就知道了,人家關注個人生活勝過其他一切,日子過得像是詩和遠方都在她的家門口。
如今因為電視劇《我的前半生》熱播,很多人說男人的那句情話“我養你”是世間最毒的毒藥,可女人聽到還免不了會陶醉,因為都認為自己會是個例外。其實在人性面前,無一例外。
米露從沒有打算讓男人養自己,只是她不像唐晶,遇到優質男人賀涵求婚還不肯嫁拿著事業說事。米露說那都是不愛的借口,現實生活中也沒有這種事情。獨立的女人,等愛的姿態或許不同,但遇到了還是會投入真心,米露說:“我又不怕離婚,又為什么要怕結婚?”
我也喜歡看看米露的朋友圈,城市的風景,吃飯的食物,各地的流連,風土人情里的思考,還有美包、美鞋和流行服飾。只是沒有工作,沒有忙碌,沒有雞湯,更沒有抱怨,甚至沒有愛情。這并不耽誤她生活,一個人食,一個人睡,一個人喝咖啡,一個人出行。
真正了解米露的朋友都知道,她在世界五百強公司工作,年紀不大已經做到了總監的位置,不忙是不可能的。千萬不要小看一個又忙又美的女人,因為這樣的女人不是一般的有出息。
如今我們的生活似乎都形成了一種套路,優秀的女人都是那種沒有愛情沒有婚姻沒有孩子的女強人,而且注定不會快樂。而那種靠男人靠婚姻的女人,就算關起門來吵鬧到血淚一地,開門出去還是比沒有男人的女人幸福。
嫁不出去都是不好的,沒有一個男人要,嫁出去的就算不好,也有一個男人要,于是單身的都是錯,結婚的都是對。其實誰對誰錯誰知道,中國式婚姻的套路,說白了大部分都可以歸入兩類:一個飯碗和一種裝逼。
米露相信愛情,來的男人卻總是差了一點結婚的節奏。這位先生形象看上去很不錯,工作和收入足夠支撐他在北京養房養車了,養個女人也綽綽有余。只是他和米露交往了一段時間之后,他不缺錢但也沒有養女人的心。不光如此,某先生的追求也充滿了套路。
他之前一定認真研究過米露的朋友圈,也顯然很不認同她的生活方式,但并不明說。而是每次約會都定在一些小店小吃上,說是充滿這個城市的煙火味道。甚至米露下班后都得換一身便裝才能赴約,不然某先生會說:“你穿得太隆重了,不是不漂亮,是不合適。”
城市里的煙火,是窗口里溫暖的燈光,是廚房里煲湯的身影。小飯館不是不能去,街頭燒烤攤即便不健康,我們也可以偶爾放縱自己圖一樂。只是某先生的套路就是先拉低米露的消費習慣,他過日子的樣子和錢的多少沒關系,摳門和自卑才是他的平平淡淡才是真。
我說:“只怕小飯館他也不會約你去幾次,很快就會是去你家吃飯了。” 米露燒得一手好菜,只是還沒覺得他值得她為他生火做飯,嘗嘗真正的煙火味道。
某先生果然在去了三次小飯館之后,就要去米露家了,目的當然不是菜,而是飯后可以順理成章試探下能不能留宿,連開房的錢都省了。至于他自己的那套大房子,他說:“我姐姐一家人來北京旅游,下次我再請你去我家。”
米露說:“都是成年人,這事能夠水到渠成我也不會拒絕,可為什么理由聽起來就是很別扭呢?”她拒絕了某先生的這個要求,說自己根本不會做飯,結果他說他可以買了菜過來做,米露也應該學習一下如何做主婦。
比起那些看上去就會生火做飯的女子,米露當然更美更帶得出去,如果能把這樣一個女人培養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對于等到四十歲還單身的某先生來說太重要了。于是套路之下他太過著急,讓米露連相處下去的耐心都沒有了。
面對米露的退堂鼓,某先生趕緊使出了殺手锏,說是自己父母特意來見見米露,而且是突然襲擊。周六下午米露從健身房出來的時候,某先生就等在門口要帶她去見父母,而且還強調讓她上樓換一身保守的衣服,說自己父母喜歡淑女樣的姑娘。
米露擦了擦汗,笑著說:“關我屁事?”然后轉身走向對面的公寓,留下原地發呆的某先生。
又過了兩天,某先生把米露堵在了公司樓下,說要和她好好談談。咖啡館里,他長篇大論數落著米露如何看重物質,如何愛慕虛榮,如何為女不淑,等等。米露認真喝完眼面前的那杯咖啡,然后回到:“管你屁事?”
又過了一個星期,米露的手機上出現一條罵人的短信,是某先生發來的。原來他也有沒有套路的時候,因為只剩下了惱羞成怒。
某先生活脫脫就是《我的前半生》中的老金啊,自己無心無力追求更好一點的生活,還要讓身邊女人一起過看似平淡實則無趣的日子,甚至連愛情都成了他給女人的一種施舍,好像之前人家都過得生不如死,只等著自己去拯救了。
這個世間的癩蛤蟆都喜歡吃天鵝肉,關鍵是如何各顯其能先把天鵝拉下水,讓自己能夠得著去啃。第一口就是先咬掉翅膀,然后就是潑上污水讓她變得和自己一個樣。
電視劇中羅子君拒絕了“老實人”老金的追求,他就請了四個同事去勸和,其中一位女同事還在上班時間對羅子君拉拉扯扯,說和不成就破口大罵,一副衛道士的模樣。
幸好某先生夠不到米露的生活圈,不然周邊的人都得受騷擾。生活中這樣的人很多,永遠用自己的三觀衡量別人,只要不同就是別人不好得插一杠子糾正,中國式人際關系里完全沒有界限和距離,連愛都成了干涉的理由。
自己過不好就喜歡看到別人比自己過得更慘,自己不幸福就把別人想像得更加不堪,這就是很多人的套路和三觀。
我們想要獲得幸福這件事,和結不結婚,結了幾次婚,離了幾次婚沒什么關系。一輩子都不結婚未必不幸福,有些快樂外人真得不懂,結了一次婚卻苦了一輩子的大有人在,而離了N次婚最后還是找到最佳拍檔,也是一種幸福。
你用你的三觀為人處世找另一半,管我屁事?我用自己掙的錢買花戴等愛情,管你屁事?任這個世間充滿套路,我們都可以用“關我屁事”和“管你屁事”解決這些事。
能把你按在沙發上的都是套路,不是愛情,更不是真實的生活。我們都要小心翼翼地努力,才有力量去抵抗庸碌,這個世界還有些高跟鞋走不到的路,需要你買雙跑鞋,還有些寫字樓里遇不見的人,需要你過得更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