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孩子的內心是否富足,絕對不是物質多少,而是一個家庭對待生活的態度。
我們教育孩子,不是為了讓他成為家庭困難的接盤手,而是讓他學會自食其力,將來可以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有多少80后90后
從小是在父母的哭窮中長大的!
又有多少為人父母的80后90后
正在延續這種哭窮教育!
哭窮,真的可以讓孩子
聽話懂事?
哭窮,真的可以讓孩子
不亂花錢?
哭窮,真的可以讓孩子
理解你的良苦用心?
哭窮,真的可以讓孩子
成就非凡人生,走上人生巔峰?
當然不是,
下面我們就來說說
家長的哭窮教育都有哪些危害!
1
好奇心被破壞
前幾天節目中有個聽眾微信我,
要不要給孩子哭窮。
她的孩子今年3歲,
只要去超市商場,不買玩具就不走。
每次都是一場精疲力盡的戰斗。
有次,她情急下說:
我們家馬上就沒錢吃飯了,
媽媽還得了重病,沒錢看病,
你很快就沒有媽媽了。
正在哭鬧得孩子突然不哭了。
從此后,
只要孩子不聽話,
她就說家里已經窮的看不起病,吃不起飯…
漸漸地發現,
從前活潑調皮的孩子變得沉默寡言,
既不喜歡和小朋友玩,也不喜歡出門,
天天在家里看《小豬佩奇》,
一邊看一邊問,
媽媽,佩奇的媽媽病了她家有錢看病嗎?
她會不會沒有媽媽?
這時候才意識到,
孩子是因為害怕媽媽離開,才變得聽話。
對于2-3歲的孩子來說,
對任何事物都充滿好奇,這是天性使然。
喜歡的東西就要得到,
或者直接說這是我的,
這是因為寶寶進入了“物權敏感期”
千萬不要給孩子貼上“自私”“霸道”的標簽,
適當的轉移注意力,合理的引導,
幾個月后就會度過這個時期。
2
懷疑人生
說起來,我小時候也被多次“哭窮”過。
記得上初中那會,
班上好多同學都買了“文曲星”,
自己也想要,
我媽的回復是:“有必要買嗎?
把老師的課認真聽完不就得了嗎,
咱家沒錢買這個
”高中那會流行隨身聽,
那都是有錢人家孩子用的,你用啥。
從那之后只要是涉及到錢的事,
再也不會隨意向家人提要求。
有次突然看見媽媽脖子上新買的金項鏈,
不是沒錢嗎?
現在回頭看看,
其實也沒有窮到真的什么都買不起,
不過是他們不想你亂花錢,
又懶得給你講道理,
就拿“窮”來懟你。
講真,真有那么一刻,
姐開始懷疑人生,
我是不是低人一等。
因為大家在玩文曲星的時候,
我只能在旁邊看。
媽,你的哭窮是假象,
而我曾那么真誠的相信了你。
不否認孩子會因為“哭窮”而變得節儉,
但孩子內心低人一等的窮人思維
卻會伴隨著他一生。
“貧窮”的思維就像細胞,
在你身體里不斷裂變,跟隨一生。
哭窮,是中國特有的一種教育模式,
就像一顆毒瘤,不斷滋長快速蔓延。
小區里一個媽媽對另一個媽媽說:
從小就要告訴孩子家里沒錢,
不能亂花錢,孩子以后長大了才會節儉,
節儉可是咱們的美德啊。
節儉是美德不假,
請不要扭曲美德來綁架你的孩子, 好嗎?
從小我們就會被教育,
不能浪費一粒糧食,一滴水,
可并有說孩子的正常需求就是浪費啊。
父母的哭窮只會讓孩子想東想西,
內心的匱乏感會伴隨著孩子一生的成長,
并且會因此帶來諸多的毛病,
那么,哭窮會給孩子帶來什么?
01 越來越自卑
曾經有個同學,
每次生日聚會時,
都不參加
“我家里很窮,買不起禮物”
其實并沒有要求每人都要送禮物。
因為父母的經?!翱薷F”
會讓一個孩子的內心變得敏感而自卑。
覺得自己低人一等,
從而變得越來越自卑、內向、摳門。
他們長大后對外界只敢說
“好”、“可以”、“沒關系”。
他們經常討好別人,
認真完成任務,
規規矩矩生活,
卻常?;畈怀鲎晕?。
02 壓抑自己
當孩子一次又一次被爸媽的“沒錢”,
“買不起”拒絕后,
孩子在一次次的失望后,
會變的“懂事”——爸媽沒錢,
我不應該要求任何東西。
孩子的童年容易被壓抑,
想玩的玩具不敢開口,
想買的學習用具也不敢買,
該有的快樂也不敢爭取。
“窮”字會讓孩子過早地成熟,
但需要警惕的是,
孩子是被壓抑著長大的,
他們內心不快樂,
甚至這樣的陰影會跟隨他們一輩子。
03 敏感脆弱
有一句叫“家會傷人”,
真的如此。
很多父母將自己的人生和孩子綁在一起,
好像自己活著就是為了孩子。
常常聽到這樣的話:
為了給你報這個培訓班,
我跟你爸爸已經基本掏空了錢包,
有幾個月沒有去逛街了,
你還不多考點分數回來,
你對得起我們嗎?”
“我們家就靠你了,你若不努力。
我們這么辛苦地活著也沒什么意思。”
我就后悔生了你,
沒有生你我就不會過得這么辛苦?!?/span>
很多時候,你以為你是說說而已,
但是在孩子敏感的心里,
可能就種下了種子,一生的陰影。
04 越亂花錢
一個好朋友給我說起,
記得小時候每次放學,
看到別人買零食,
自己沒有,很是難過。
終于鼓足勇氣問他媽要錢買大大泡泡糖:
“你知道賺錢有多難嗎?
省一分是一分,再說,
小孩子就該比學習成績,
天天比吃穿有什么出息?”
長大后的他,
有個毛病就是想要的東西
必須立刻現在馬上就得到,
因為小時候的內心需求從沒有得到過滿足,
所以30好幾沒存下一分錢。
對孩子哭窮,
并沒有養成孩子勤儉節約的好習慣,
反而會讓孩子更亂花錢。
05 一味迎合別人
愛哭窮的父母,
會在無形中用金錢來控制孩子:
“你再不聽話,我就不給你買XXX了啊!”
只需一句話,孩子變乖乖服軟。
專治孩子各種不聽話,
卻不知道這樣的話
像是戴在孩子頭上的緊箍咒。
只要掌握了咒語,
誰都可以念。
“你不好好加班,這個月的績效就別拿了!”
老板這樣說。
“你敢和我鬧離婚,讓你一分錢都拿不到!”
出軌的老公這樣說。
“你不幫我做假賬,
公司的股東名單里就把你除名!”
合伙開公司的朋友這樣說。
父母刻意的哭窮,
孩子更加重視金錢的重要性,
從而為人所利用。
更讓孩子離小時候那個正直善良、
勇敢陽光的自己越來越遠了。
06 影響學習
看過一篇新聞是江西贛州一15歲少年,
在水庫邊選擇自殺。
他寫給他爸爸媽媽的遺書中,
開篇就道出了他為什么自殺:
老爸老媽,
我死是因為我知道自己的成績差的太多了,
不可能考上高中的,
我也不想再給你們增加負擔了。
其實,我從留級的那一年就開始想死了,
但我舍不得你們....
看完唏噓不已,
一個終日憂心忡忡的孩子,
他能有精力去好好讀書、上課嗎?
多年前我看過一部電影
叫《當幸福來敲門》,
給我影響特別深得是里面的黑人老爸,
盡管自己事業不順,窮困潦倒,
卻沒有跟兒子說過一個苦字,
而是教育兒子:不要灰心,要捍衛夢想。
再苦,也會微笑著告訴兒子:
一切會好起來的,通過努力生活會變好的。
不同的教育,兩種不同人生。
3
如何跟孩子談錢?
當孩子問:“爸爸,我們有錢嗎?”
你可能會這么說:
“我有的是錢,等你長大了,錢都是你的。
但請你這樣答說:
“我有,可你沒有,
你想有錢要自己想辦法掙。”
兩種不同的教育方法,
于是,兩個孩子收獲了不同的人生,
這就是家庭教育的奧秘。
不要告訴孩子,
這個商品很貴,我們買不起。
不要告訴孩子,
家里沒有錢,只能靠你了,
你要好好上學,才能賺錢養家。
不要告訴孩子,
你只要好好學習就可以了,
其他什么都不用你管
多問問孩子,
你喜歡什么,為什么。
你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
我們可以為你做什么。
告訴孩子,
我們每個月都有預算,
現在已經超預算了,
所以只能下次再買。
告訴孩子,
這個玩具適合更大的孩子玩,
等你長大一點,
我們就可以買這個商品。
可以告訴孩子,
要勞逸結合,
只有強壯的身體,
才能支持長久的學習。
定期給孩子零花錢。
規定好零花錢的應用范圍,
比如告知孩子,
以后想要買小玩具、小零食
都可以自己買單了。
孩子想要什么的時候,
提醒孩子用自己的零花錢去買。
引導孩子建立正確的理財觀,
合理理財,
還應該叫他們如何“給予”,
讓孩子明白,
錢不僅僅是滿足自己物質需求的工具,
它的價值還應體現在幫助他人上。
一個智慧的父母,通常不會只用哭窮來解決問題,事實上它也并不能徹底解決問題,找尋適合孩子的教育方法,不斷學習成長自己,因為你的眼界決定著孩子的人生。沒有最好的教育,只有最適合的教育。
▍作者|渝姐
▍編輯整理:游一游,小六
渝姐:爸媽堂首席親子教育專家,四川電臺資深主持人,主持母嬰、教育類節目超10年,采訪醫療、教育專家超500人,擁有強大理論和實踐經驗的母嬰達人,自己帶娃的媽媽,您身邊的育兒專家。
渝姐問
曾經被爸媽哭窮的苦逼經歷,你有嗎?告訴姐?。。稍诹粞詤^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