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記得2015年的那部電影——《狼圖騰》嗎?
法國名導讓·雅克·阿諾用其獨特的鏡頭語言,將觀眾帶到了一望無垠的草原上,看人狼之間如何彼此尊重、和諧共處。不過,電影里的狼可不是野生的哦~它們是有人馴養(yǎng)的。
在內(nèi)蒙古錫林郭勒盟,就居住著真正的訓狼人。讓我們跟著圖說中國網(wǎng)友咫尺山河的鏡頭,前往東烏珠穆沁旗野狼谷,看一看人類是怎么做“狼王”的。
在草原,狼既是牧民的仇敵,又是牧民尤其是老牧民心中敬畏的神靈和圖騰,是他們靈魂升天的載體。
狡詐、勇敢、機智、兇殘、雄心、耐性是它的代名詞,也是它生命力頑強的體現(xiàn)。
在狼的眼睛里,永遠看不到失敗的氣餒。因為它們知道,不管經(jīng)歷過多少次失敗,最后的成功一定是屬于它們的。所以狼永遠是草原上的王者。
這片草原正是《狼圖騰》的起源地。這里的草原狼,是在大面積的草原上設(shè)置圍欄,通過野生與馴養(yǎng)相結(jié)合,在半散養(yǎng)狀態(tài)下形成的狼群。
人們進入散養(yǎng)區(qū)時,禁止穿色彩鮮艷的服裝,也禁止攜帶食物。
這里的“狼王”有點與眾不同,他就是眼前這位45歲的漢族漢子——老王。他有著近20年的馴狼歷史,馴養(yǎng)著近60條狼,還參加過電影《狼圖騰》的拍攝。
“狼王”想要招來狼群時,只需通過口哨和揮手示意。一聲號令,狼群快速集結(jié)。
當天、人、狼矛盾而又和諧統(tǒng)一時候,狗悍、草豐、水美、馬壯、羊肥,草原就這樣美得讓人心醉。
如果你覺得這條微信不錯的話,記得給小編點個贊喲!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