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回復167 或 520 獲取 海量免費干貨▲
作者:小璇
來源|心理嚴選(satirxinli)
01
“機關算盡”的關系,最消耗感情
前段時間,
寧波的婚禮主持小可,在網上曬出一紙婚禮新娘列出的“婚前協議”。
其中有幾條協議引發熱議:
1、出門在外,男方須每天向女方匯報行蹤
2、女方有開除婚籍的權利,離婚后男方需自愿放棄夫妻共同財產份額,凈身出戶,并且在離婚后賠償女方120萬,一年內付清。
3、夫妻共同財產由女方管理;男方應向女方公開經濟收入賬目;男方未經許可不得私辦信用卡;每月工資發放日由女方給男方發放零花錢。
……
協議寫了好幾頁,5大條共18條守則和規定,用詞嚴謹,環環相扣,數條“扎心”。撰寫協議的是學法律的閨蜜,新娘本人也是很認同。
結果換來的是,男方心灰意冷,說:這婚,不結了。
連婚禮主持人小可看后,寧可損失掉準備婚禮主持事宜的幾千塊錢。
他都覺得:我不能昧著良心勸和吧。
(新郎和婚戀主持人小可的對話截圖)
事情一曬到網上,廣大熱心網友也都覺得,不該簽。
都說“寧拆一座廟,不拆一樁婚”。
但一段計較得太精細的婚姻,真的很難被看好。
令人心寒的不是婚前簽署協議,而是協議中的不平等。每個字眼都顯得冷冰冰,硬生生澆滅了這份感情的溫度。
記得之前熱播的《歡樂頌》,安迪去見網友奇點。
奇點本是有錢人,但他故意坐地鐵去,還穿了運動鞋。
后來被安迪識破,他解釋說:我是個生意人,難免防范心重。
言外之意是,怕別人看上他的錢,第一次見面要裝窮。
很明顯,安迪心里是不舒服的。
這就樹立了她對奇點的第一印象,以至于她一直堅信奇點愛自己多過愛她,最后放棄這段感情。
我想,人與人之間,有防范固之心固然沒有錯。
但戒備心太強的同時,也是一刀切斷了別人和你交心的途徑。
如同作家晚情所說的:
幸福美滿的婚姻,一定是互為著想,互為付出。而不是互為算計利益,互為轉嫁風險。不要怪現在的婚姻不可靠,而是你們在結婚之初已經在考慮離婚時的利益分配了。
機關算盡,反誤了卿卿幸福。
最后怕吃虧、算計別人的那些人,往往占不到什么便宜。
02
真正愛你的人,都舍不得對你精明計較
表姐夫妻,一對恩愛的典范。
他們結婚前,姐夫家的奶奶突然生病,治病積蓄花得差不多。表姐知道后,提出不用彩禮不用宴席,兩個人來一場旅行結婚。
很多人都勸告表姐:女孩子這樣太吃虧了。
記得當時表姐說了一句很贊的話:
我們結婚,如果不是先考慮自己幸不幸福,而是盤算有沒有吃虧,這樣過日子該有多累。
事實證明,表姐沒有看錯人。
表姐夫后來從不吝嗇的表達對表姐娘家人的好,出錢出力,特別上心。
確實,如果每天都在權衡誰吃虧,爭論誰付出得多,
這樣只會在不停的計較得失中,忘記自己的初衷,忘了結婚是為了什么。
之前有一則新聞——
加拿大女子和男友同居交往兩年多,平時兩人都有買彩票的習慣,并且雙方簽署了宣誓書,表示愿意平分中獎金額。
然而,開獎結果公布后,女友收到了中獎消息但男子卻當場否認,之后還私吞了約3200萬人民幣的中獎金額,不辭而別。
最后,兩人對簿公堂。
很慶幸,這個女子是在婚前看清男子的真面目。
會為錢而拋棄的你的人,
也難免不會在以后的生活中,不斷的以各種形式“消費”你。
一個人若是愛你,眼里定沒有精明和計較。
幸福的秘訣,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
別忘了,愛和陪伴,才是生活的珍稀品、無價寶。
03
你每天算計著索取,那誰來制造幸福?
朋友阿婷說,只有一方肯盡心付出的婚姻,是不會長久的。
但是,如若另一方還只知道一味索取,那這段婚姻會結束得更快
說這話的時候,她剛結束了一段兩年的婚姻。
“錢歸他管,那好。
辭職生二胎,那好。
照顧公公婆婆飯后必須準備水果,那好。
他弟弟生病,弟媳忙著工作,要我煲湯送飯,那也好……
這都不要緊,一家人沒有什么好計較的,但我沒有想到他們家都把這當成理所當然。
并且這個男人還“雙標”。
對待我們娘家人,又是另外的冷漠態度。”
面對不平等的愛,一直處于心理失衡的狀態,最后肯定熬不住放棄。
《我的前半生》里面的白光,也是“索取型”的。
他好高騖遠,除了吃軟飯,就是催老婆出去借錢。事事都要求老婆去為他填補窟窿,說“我們是一家人”。
最后逼得這個家愁云慘淡。
老婆在外面有了“藍顏”,孩子也是整天哭鬧可憐兮兮。
我相信,如果不是白光后來的改變,他老婆也不會回頭,這段婚姻肯定很難繼續。
一味索取的關系中,一方仗著兩個人之間的感情,而忽略對方情緒承受、和情感需求。而另一方長久的付出總得不到回應,勢必會加劇這段關系的破裂。
你可能得到了短暫的利益,但是失去的是信任和長久的幸福。
想到逼死天才程序員的“毒妻”翟欣欣,
她確實是利用婚姻得到了房、車、錢,一切“富貴人生”的標配。
可是試問,一味索取想占盡便宜的人,在往后的人生,會遇到再一個誰,敢斗膽愛她?
婚姻不是獲取金錢利益的工具,也不是跨越階層的跳板。
《虞美人盛開的山坡》里有這樣一句臺詞:沒有人是傻瓜。只是有時候,我們選擇裝傻來感受那些叫做幸福的東西。
但是,再怎么不計較的人,
都會被“索取方”這種“不斷消費”,最終心寒和失望。
如果你遇到一個人,
為你付出的東西比索取多很多的時候,無疑是真愛了。
04
婚姻不是一場交易
前段時間,“中國式相親價目表、鄙視鏈”引發網絡熱議。
我想,這種把婚姻當成交易“明碼標價”,靠物質的匹配真的能長久嗎?
畢竟平常百姓家,
總計較誰賺的錢多,就在家里趾高氣昂,這日子還怎么過得下去?
能講愛的地方,最好別說理,也別花太多時間去算計。
那些婚姻中的精明,都是自私和沒責任感的表現。
這個人,是真的不具備愛人的能力。
才會用拋開感情,去衡量太多外物。
我們找結婚對象組成家庭,
是為了彼此取暖,而不是為了互相較量。
兩人一心三餐四季,
上敬養父母、下撫育兒女,
相親相愛,相互扶持,這樣的攜手走完一生,多么美好。
END
說說你的感想?
(點右下“寫留言”)
來源簡介:本文系心理嚴選(satirxinli)原創,嚴格挑選生活中的心理學好文好課(婚姻、親子、職場)。本文作者:小璇,知性撰稿人。不寫雞湯不毒舌,寫文只說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