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互聯網保險開始嶄露頭角以后,老百姓買保險的時候驚奇的發現,一邊是線上平臺和保險經紀人推薦的產品,價格相對便宜經紀人常說互聯網保險是未來的趨勢;另一邊是線下代理人渠道銷售的產品,價格比線上高出不少,代理人說我們的服務更好,線上和線下產品只是價格和服務的區別么?
本期話題分析:
影響保險產品定價的主要因素
線上線下產品價格差別細節分析
老百姓買保險的常見價格誤區
保險產品定價取決于純費率和附加費率。
純費率,跟損失概率有關。精算師根據過去理賠數據,算出可能的損失概率,根據理賠風險來決定費率高低。純費率占保險產品費率的主要部分,比如癌癥是第一大高發疾病,如果重疾險有高發疾病加量賠或多次賠,往往比常規重疾險要貴不少。
附加費率,根據日常營運費用支出決定,如業務員傭金,手續費,營運等。
一款產品定價高低,純保費費率是主要因素,也就是理賠風險是定價的主要因素,一款理賠理賠風險高,同樣保額,定價會更高。
老百姓關注最多的就是重疾險的定價差別,線上線下價格差異大,通過重疾險特點來以小見大。
先看下互聯網重疾險:
互聯網保險:去掉所有容易理賠的險種,賠付風險小,加上依托互聯網平臺一對多銷售,運營費用降低,價格自然便宜。此外互聯網重疾險更善于形式上的包裝,一方面增加重疾賠付次數,引入中度重疾,增加輕疾賠付比例;另外也會在條款上提供可選項,進一步可以降低重疾保費,保監會也多次對互聯網保險發出風險提示:
看下線下重疾險:
線下產品醫療險帶來三個問題:
1、增添營運成本。日常醫療險理賠比重疾高出幾十倍,醫療險全國銷售,應付大大小小的醫療理賠,需要在全國設立分支機構,配備內外勤員工,設置后援中心支持日常理賠和保全。
2、增加理賠風險。重疾險附加醫療,不管什么疾病,都要承擔醫療費用報銷,住院就要賠,而互聯網保險公司根本沒有這個擔憂,往往只賣高理賠門檻的重疾險和百萬醫療險。
3、提高重疾險費率。醫療險單獨賣且無免賠,如果還保證續保,那就是血虧。保險公司一般提高重疾保費,平衡損失,但往往給予無免賠的醫療險更好的續保和賠付條款比如保證續保3年或5年,給予百萬醫療險更好的續保條款,還比如不會因為理賠或健康變化拒絕續保,對大病患者極為有利。
1、業務員拿高傭金,造成線下產品貴?
之前說過,保險產品定價主要跟純費率有關,也就是與產品的理賠風險有關。業務員傭金占據附加費率對產品定價影響有限,且業務員也就是第一年傭金高一點,后續傭金很少,業務員向國家繳稅,如果不離職,終身為客戶提供服務。而互聯網保險平臺或經紀人一樣拿傭金或手續費,但是只是協助服務。
2、合理看待線下線上產品價格差?
其實不管是線上還是線下,或者同是線上產品,或者同是線下產品,如果看到兩個價格不同的產品。
如果A產品和B產品,輕疾重疾條款和賠付一樣,或者高度相似,那么價格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如果A產品和B產品,輕重疾賠付和險種組合完全不同,再拿保額去比保費,就沒有多大意義,此時消費者根據交費能力和產品特點,結合自身需求去買就可以。
總結:對于消費者來說,線下產品重疾險搭配醫療險銷售,交費貴但是帶來很高的可靠性,這種可靠性其實就是安全感。不管什么疾病住院都能賠,住院報銷以后不用擔心第二年續保,很多大公司醫療險即使停售,依然可以讓老客戶繼續續保,這種可靠性通過互聯網保險和線下產品搭配也可以做到,但是非??简瀸ΡkU產品的組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