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昭陵是北宋第4代皇帝仁宗趙禎的寢陵,和我第一個去的永厚陵相隔就是一里地的樣子。這里已經變成一個免費的公園,成為廣眾休閑娛樂的場所。現在地表除石刻外,其余都為現代保護性恢復建筑物。整個陵區由永昭陵和西北方的曹太后陵組成。
永昭陵規制與其他宋陵一樣,由闕臺、乳臺、神道和宮城組成,而永昭陵的看點就是南神門外的石像生。幾百米寬綽的神道上,左右對稱著高大的石刻件,這些千年遺產,讓人駐足流沔,宋刻儀衛韻彩,不請自來。
由北至南,東西各有石望柱1對、石象1對、瑞獸石屏1對、角端1對、控馬官及石馬2對、石虎2對、石羊2對、石人13對,雕刻手法簡練明快,鑄成了神道的藝術靈魂。石虎威健,石羊萌心,石屏雖比永厚陵的遜色,但精致度不差。文臣、武將、客使形象高大,千人千面,富有個性。
走到南神門就是宮城,現已由高高的紅墻圍住,開有東西南北4個神門,中間就是寶冢。4個門前均有完整1對石獅,可惜大門緊鎖無法進入。
宋仁宗趙禎是宋真宗趙恒的第6子,即《貍貓換太子》中的主角,這當然是種很娛樂的演繹。他是整個大宋18帝中,在位最長,年號最多的一位。這位“貍貓君”40年君臨天下,能為一碗羊肉湯而不破例,能接受包拯一而再再而三的彈劾外戚張堯佐,能明白宮外歌舞升平,宮內可以冷清的事理……總之他算是一個合格的守城之主了。
當年他也想勵精圖治,搞了一個“慶歷新政”,任用了范仲淹、富弼、韓琦、歐陽修、石介等賢臣,結果2年后自行廢止了。郁悶的范哥貶到了鄧州,恰好滕子京讓他寫篇作文,于是千古名篇《岳陽樓記》煌煌然誕生,不經意間成為“慶歷新政”的衍生品,這點是仁宗領導沒有想到的,也算是一個插曲。
宋朝的造陵制度迥異于他朝,都是在身后開始營造,工期也定在7個月內完工。不像其他王朝,大老板活著就開始督造,完工了也不能說,陛下,房子弄好了,您可以親自入住了,天天修補灑掃也得等著領導賓天那時。但作為帝陵,宋陵依舊是征調工夫幾萬,銀絹無數,來經營出皇家氣勢與威嚴的。
上:東門1對石獅 下:南門1對石獅
上:西門1對石獅 下:北門1對石獅
北宋帝陵在王朝滅亡后,鞏義這帶成了“偽楚”“偽齊”和大金的地盤,南宋趙氏要過江祭祖還得辦理護照。自己的祖陵已超出了掌控之外,盜掘毀壞,在所難免,像“偽齊”的劉豫就是揮鍬掄鎬赤膊上陣的盜墓領袖。到了元朝宋陵再遭劫難,盡為廢墟,鐵犁出田。所以今天能看到的宋物,是時間給予的幸運。
永昭陵的西北方就是曹皇后陵,形制較帝陵要小,神道不寬,東西兩側分別有望柱1對、馬及控馬官1對、石虎2對、石羊2對、石人2對,最后墓冢前有石獅1對,保存皆完好,宋風依舊流淌。墓冢上遍植喬、灌木,游人都以此登高,眺望宋陵全景,春日梧桐盛開,霧霾下,粉色堅挺的四處流淌。
北宋的幾個皇后都是厲害的女人,真宗的劉皇后、仁宗的曹皇后、英宗的高皇后、神宗的向皇后,都是垂簾聽政的鐵娘子。曹皇后是仁宗的廢郭后的第2個皇后,其熟讀經史、善書法、謙謹節儉、注重稼穡,經歷了仁、英、神3帝,認為“祖宗法度不宜輕改”而反對“王安石變法”。她還是蘇東坡的救命神主,當年“烏臺詩案”蘇東坡下獄,曹皇后出面求情,老蘇才免得一死。如今這一切都成了歷史故事。
鞏義的7帝8陵,這次才走了2陵,其他陪葬墓、大臣墓什么的一概沒掃,總之,鞏義還是有著強引力的,值得我再去。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
點擊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