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伊人久久大香线蕉,开心久久婷婷综合中文字幕,杏田冲梨,人妻无码aⅴ不卡中文字幕

打開APP
userphoto
未登錄

開通VIP,暢享免費電子書等14項超值服

開通VIP
第一節伊奧尼亞哲學

第一章 早期希臘自然哲學

早期希臘哲學是希臘哲學的產生階段,由于后世的研究者們 多以蘇格拉底劃分前后,因而亦稱為"前蘇格拉底哲學"。這一時 期的哲學家所研究的主要是宇宙的生成和自然的本原等問題,所 以這一時期也被稱為"宇宙論時期"或"自然哲學時期"。當希臘人 擺脫了宗教神話的限制,以理性的目光注視自然之時,他們除了 感到敬畏和贊嘆而外,也產生了困惑和驚異:生滅不已、變動不 居的自然為什么會呈現出一幅四季交替、草木枯榮因而生生不 已、自我涌現的景象?處于變化之中的自然,其中永恒不變的東 西是什么?由多種多樣的事物所組成的自然之整體,其統一的根 據是什么?如此等等,不一而足。于是,希臘人便開始了哲學的 思考,而這些最初的哲學思考不可避免地帶有樸素性和直觀性。

這一時期的哲學思想具有以下顯著的特點:

首先,早期希臘哲學在性質上是自然哲學。這時的哲學家,其 研究對象是作為整體的宇宙萬物,人只是自然的一部分,加之哲學 家們的作品大多冠以"論自然"的名稱,因此他們一般被習稱為"自然哲學家”,他們的學說也被后世稱為宇宙論或宇宙生成論。

其次,早期希臘哲學研究的中心是"本原"arkhe)問題。 所謂"本原",按照亞里士多德的界定,說的是切存在著的 東西由它而存在,最初由它生成,毀滅后又復歸于它,萬物雖然 性質多變,但實體卻始終如。在早期的自然哲學家們看來,在千變萬化生滅不已的自然中一定有某種東西是不變的,它應該 是自然最原始的開端和始終如一的主宰,非如此不能解釋自然的 永恒存在,這種不變的東西就是本原。由于對萬物的本原產生了 不同的認識,便形成了有形本原與無形本原、一本原與多本原、 動本原與靜本原等等的分歧和對立,從而區分出不同的學派。隨 著哲學思考的深入,本原概念也得到了豐富和發展。

再次,早期希臘哲學的方法主要是觀察與想象基礎之上的類 比和宣稱。雖然有的哲學家已經開始使用邏輯論證,但并不普 遍,更不嚴格和精密。

最后,早期希臘哲學產生于希臘本土以外的殖民地,其思想 往往帶有地域的特色,并且區分出不同的學派。在整個早期哲學 中,影響最大的主要有三個地區的三大學派,即東部的伊奧尼亞 學派、西部的南意大利學派和北部的阿布德拉學派。

在某種意義上說,早期希臘哲學的演進是宇宙論形成、興盛 繼而衰落的過程,雖然在此后的希臘哲學中仍然有宇宙論的一席 之地,但是它不再是哲學思考的中心所在了,而愛利亞學派的巴 門尼德就構成了這一過程的轉折點。伊奧尼亞哲學第一個從宗教 神話中脫穎而出,開始了對自然的哲學思考。然而,當哲學家們 以有形體的自然元素規定萬物的本原時,他們不僅遇到了一與 多、變與不變以及生成的原因等難題,而且無法為知識提供堅固 的立足點。于是巴門尼德摒棄了自然哲學的道路,以惟一、永 恒、不動的存在作為哲學研究的對象,從而迫使其后的自然哲學 家采取了多元論的方式,結果使原本樸素辯證的自然觀融入了濃 厚的機械論的色彩。

由于各種原因,早期希臘哲學家們的著作已完全佚失,現在 我們所引用的"殘篇"并不是他們本人著作的殘存內容,而是近 現代學者從古代其他思想家和著作家們的著述中搜索匯編而成 的。德國學者第爾斯編的《蘇格拉底以前哲學家殘篇》和英國學 者基爾克與拉文(第二版時又加入了斯科菲爾德)合著的《前蘇 格拉底哲學家》比較全面地匯集了這一時期的主要資料

第一節伊奧尼亞哲學

伊奧尼亞地區是古代希臘在地中海東部的殖民地。這里富庶 繁榮,是東西方文化的匯合處,由于工商業發達而興起的自由風 尚、冒險精神、求新觀念和對知識的重視等等,為哲學的誕生準 備了得天獨厚的優越條件。因此,在伊奧尼亞地區產生了希臘哲 學的第一個學派,即脫胎于神話母體,但又完全不同于傳統宗教 神話觀念的米利都學派。

一、米利都學派的本原論

米利都學派因產生于米利都城而得名。它的創始人是博學多 才、被尊為"七賢"之一的泰勒斯(Thales,盛年②約在公元前 585年),主要代表人物還有泰勒斯的學生和朋友阿那克西曼德 (Anaksimandros,盛年約在公元前570年)以及阿那克西受德的 學生阿那克西美尼(Anaksimenesr盛年約在公元前546年)。

(一)泰勒斯

自從亞里士多德開始,泰勒斯就被看做是西方哲學的始祖, 不過由于年代久遠,我們只知道他留下了兩個命題。據亞里士多 德記載,泰勒斯宣稱"大地浮在水上",水是萬物的本原。他之 所以作出這一論斷,可能是看到了萬物都要靠水分來滋潤,或許泰勒斯所留下的這兩個命題,涉及了早期希臘哲學的兩個重 要問題,即萬物的"本原"問題和自然之運動變化的內在原因或 動力問題。

"本原"是宇宙論的核心概念,也可以說是西方哲學史的第 —個哲學概念。在早期希臘哲學中,本原最初主要有兩方面的含 義,一是"開端”,一是"主宰"。希臘人最早的哲學思考帶有濃 厚的樸素性和直觀性,在他們看來,如果宇宙自然是自我涌現、 生生不已的,那么它的最原始最古老的開端也應該是始終如一的 主宰和最終的歸宿。由此可見,當時的哲學家們大多是在時間上 最古老的開端這一意義上規定本原的。雖然我們并沒有泰勒斯已 經使用了 "本原”概念的證據,但是他所思考的對象的確是萬物 的本原。

泰勒斯是有文獻記載最早對自然進行哲學思考的哲學家,他 已經(雖然可能還不夠徹底)擺脫了宗教神話的束縛,試圖從變 化萬千豐富多彩的自然萬物中概括出它們統一的本原。由于哲學 家們剛開始進行哲學思考時還沒有普遍抽象的概念可用,他們只 能用感性直觀的東西來表示或象征普遍的東西,泰勒斯的"水” 就是如此。"水”一方面是自然中的一種元素,它體現了自然哲 學家以自然說明自然的哲學原則,另一方面又不僅僅是一種特殊的自然元素,因為它所表征的乃是作為萬物的開端和主宰從而生 化萬物且始終保持自身同一性的本原,所以亦具有普遍性和流動 性。不僅如此,按照亞里士多德的分析,泰勒斯的水還是生命的 原則。顯然,泰勒斯的"水"體現了早期希臘自然哲學樸素、直 觀、辯證的有機自然觀。

(二)阿那克西曼德

阿那克西曼德繼續著泰勒斯從自然出發以理性的方式探尋萬 物本原的思路,并在思維的抽象性和解釋的具體性上有一定的進 展,他對本原的規定突出了本原的流動性。據說,阿那克西曼德 是第一位使用"本原"概念的哲學家,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既不是 水,也不是另外那些被認為是元素的東西,而是另一類無定的本 性或自然,從這里生成了全部的事物和其中包含的各個世界。① 阿那克西曼德所說的"無定"apeiron),意即無限定、無定形或 無規定的意思。

在某種意義上說,阿那克西曼德的"無定"所指稱的似乎不 是本原,而是本原的性質。顯然,本原既是萬物由之而來、毀 滅后又復歸于它的開端和主宰,那么它就不僅是普遍的,而且還 必須能夠轉化為其他的自然元素同時仍然保持著自身的同一性, 從而還能夠最終回歸自身,所以亦是富于變化的。因此,本原應當是無限定的,亦即沒有固定的形式。

阿那克西曼德不僅說明了本原的"無定"性質,而且十分關 注萬物生成的原因問題,在他看來,生成起源于本原內部的兩種 對立的力量:本原雖無確切的規定和限定,但卻內含著熱與冷、 干與濕等對立物。由于永恒的運動,這些對立物從"無定"中分 離出來,從而形成了世界萬物。在他看來,萬物生成的運動是有規律的:"一切存在著的東西都由此生成的也是它們滅亡后的歸 宿,這是命運注定的。根據時間的安排,它們要為各自對他物的 損害而互相補償,得到報應"。由此可見,阿那克西曼德關于 "命運"的思想已經涉及了必然性或規律的問題,只不過他還沒 有如此明確地表達而已。

(三)阿那克西美尼

可能是不滿足于僅僅規定本原的性質,阿那克西曼德的學生 阿那克西美尼主張,這個無定的本原應該是氣。萬物因氣的凝聚 與疏散而生成。氣蒸發生成火,凝結變為風,爾后形成云,再凝 結為水,繼之是土,最后變成石頭,從這些事物中生成其余的一 切。當阿那克西美尼"氣"作為萬物的本原的時候,他不僅 以氣的凝聚與疏散說明宇宙萬物的生成,從本原自身內部尋找運 動變化的原因,而且在某種程度上將泰勒斯的兩個命題合而為一 了:"氣"是維持生命存在的因素,而"靈魂"(psukhd的原義 就是氣、氣息或呼吸,這就使本原與靈魂統一起來了。

米利都學派三位哲人的主要觀點有如上述。雖然他們的思想 是樸素的和簡單的,但是在他們近乎猜測的宣稱中,卻蘊含著根 本性的思想變革,并且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在西方思想史上 第一次拋棄了神創世界的傳統觀念,堅持用自然本身的東西來說 明自然萬物的生成和存在,并且試圖在五光十色的現象中尋求萬 物統一的本原,以期獲得關于自然的知識,從而宣告了哲學的誕 生。與此同時,他們在對宇宙萬物生成演化的闡釋過程中也提出 了許多關于矛盾、運動和變化等等的樸素辯證法思想,涉及了物 體與靈魂、氣與生命、靈魂與神等等的關系問題。米利都學派的 思想表明,希臘哲學在產生和形成時期帶有明顯的樸素辯證性: 自然事物流轉不已乃源于本原之化身萬物,由于本原為一卻可以 化身為多,所以它必須具有流動性,而且在它之中就蘊含著運動 變化的原因。然而,雖然本原問題是哲學問題,但是它卻需要自 然科學的支持,而當時的自然科學至多也就是處在萌芽狀態,所 以自然哲學家們的論斷只能建立在猜測和想象的基礎之上。

雖然隨著米利都城被波斯軍隊攻破焚毀,米利都學派在阿那 克西美尼死后30年左右即不復存在,但是他們開創的哲學事業 并未中斷,其原則和精神在鄰近的愛非斯城的偉大哲學家赫拉克 利特那里得到了發揚光大。

 

 

二、赫拉克利特的樸素辯證法

 

 

赫拉克利特(Herakleitos,盛年約在公元前504—前501年) 出生于米利都以北的另一座商業城邦愛非斯的一個貴族之家。據 傳他因為不滿于社會現實而憤世嫉俗,放棄王位,隱居山林。他 性格內向、語言晦澀、思想深邃,當時就有"晦澀哲學家"之 稱。據第歐根尼·拉爾修說,赫拉克利特寫過一本內容分為宇宙 論、政治學、神學三部分的(論自然)的書,但早已失傳,現在 我們所能見到的,只是從古代著作家的記述中摘錄出來130多條 殘篇。毫無疑問,這些警句格言式的殘篇斷簡只是赫拉克利特著 述的很小一部分,然而值得注意的是,他畢竟是那個時代遺留殘 篇最多的哲學家。赫拉克利特在哲學史上的重要地位,以及其思 想對后世的影響,由此可見一斑。

赫拉克利特繼承了米利都學派有形本原說的傳統,也吸收了 畢達戈拉斯學派的某些思想,他的思想既具有綜合性,更富于創 造性,在哲學史上具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一)世界是一團永恒的活火

關于萬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明確宣稱:"這個萬物自同的 宇宙,既不是任何神,也不是任何人所創造的,它過去是、現在 是、將來也是一團永恒的活生生的火,按照一定的分寸燃燒,按照一定分寸熄滅。"

與前人的思想相比,赫拉克利特的這一哲學宣言具有鮮明而 深刻的顯著特征。他不僅公開否定神創世界說,而且從一開始就 明確強調了本原的永恒性、普遍性、流動性和秩序性。火不僅是 世界的本原,火轉化為萬物,萬物又復歸為火,而且在其燃燒和 熄滅的過程中,火本身也要受一定原則的限制或支配,因而其運 動并不是隨意的。由此可見,赫拉克利特繼承和發展了米利都學 派關于本原之無定和流動性的思想,一方面主張一切皆流,無物 常住,從而以"活火"為象征,說明自然萬物始終處在運動變化 之中,而真正不變的東西怡怡是"變"本身;另一方面他也認識 到,雖然只有變化是不變的,但是這變化亦是有章可循的。換言 之,變化亦有一定的尺度,自然萬物都是循著這尺度而變化的。

這個規范萬物運動變化的尺度就是邏各斯

(二)萬物根據邏各斯而生成

在赫拉克利特哲學中,最富特色和深意的重要概念是"邏各斯〃。

"邏各斯"(logos)在古希臘語中本是一個源于動詞lego (說)的普通名詞,基本含義是言說、話語,據此而派生出道理、 理由、理性、考慮、比例、規則等許多其他的含義。中文由于難 以找到與之相應的概念,因而通常音譯為"邏各斯",有時亦以 老子的"道"譯之。赫拉克利特第一次把邏各斯作為重要概念引 入哲學,并賦予了它新的意義。

在赫拉克利特那里,邏各斯的含義很多,如何認定和理解,

學術界的看法不1。我們認為,應該將其主要地理解為萬物必須 依據和遵守的尺度或比例、普遍原則或必然性,相當于我們所說 "規律”,雖然有時它也指普遍理性,不過這兩個方面或許亦有其一致性。因為他指出,這個邏各斯不僅永恒存在著,而且"萬物 都根據這個邏各斯生成邏各斯乃是共同的"。誰不認識并進而 服從邏各斯,誰就無法獲得智慧,把握真理,相反如果不聽從我 而聽從這個邏各斯,就會一致說萬物是就是智慧"

邏各斯概念的引入和闡述是赫拉克利特對于哲學的一大歷史 功績,對他本人的哲學和后來思想的發展都產生了深刻的影響。 在某種意義上說,正是邏各斯使知識有了可能性。早期希臘自然 哲學從樸素的辯證法出發,斷定自然萬物均處在運動變化之中。 然而,如果一切都處在運動變化之中,知識就沒有立足的依據。 因此,赫拉克利特的邏各斯作為運動變化的尺度,亦即我們所說 的規律,就使知識有了確定性。另一方面,由于邏各斯的介入, 亦使赫拉克利特的哲學具有了某種二元式的結構:始終處于生滅 變化之中的自然萬物,和永恒不變的邏各斯。這些在后來的巴門 尼德、阿那克薩戈拉、柏拉圖、亞里士多德等人的哲學中,都有 或明或暗的反映。更重要的是,在后來西方哲學、神學和科學的 發展過程中,邏各斯概念及其衍生的"邏輯"(logic) 一直起著 重要的作用。

(三)對立面的同一

赫拉克利特哲學的另一顯著特色是其豐富的樸素辯證法思 想。在他之前,米利都學派已經提出了蘊含于本原之中的兩種對 立力量(如冷和熱、凝聚與疏散等)是化生萬物的根源,畢達戈 拉斯學派也研究了各種對立的范疇,但是真正認識到對立面之間 的斗爭和統一是運動變化的根源,還是赫拉克利特的貢獻。他不 僅強調火的生生不息,肯定一切皆流,無物常住,聲稱人不能兩 次踏入同一條河流,堅持運動的客觀性和普遍性,而且從大量的 現象中,概括出對立面之間的同一,并覺察到運動變化的根源在于斗爭。體現這方面思想的殘篇有很多,例如"相反的力量造成

和諧,就像弓與琴一樣"、"生與死、醒與睡、少與老是同一的"、"向上的路和向下的路是同一條"、"必須知道,戰爭是普遍的,正義就是斗爭,萬物都按照斗爭和必然性而生成"①等等。顯然,在當時社會歷史背景的影響之下,赫拉克利特在對立面的斗爭與統一之間更強調斗爭的作用。他說:"戰爭是萬物之父,亦是萬物之王。它證明這一些是神,另一些是人;它也讓一些人成為奴隸,一些人成為自由人。"②不過,很可能是受希臘民族古老信念的影響,他最終還是將和諧和統一看做運動變化的歸宿,即把變化的總體理解為循環和平衡。例如他認為世界的變化周期或"大年〃由一萬零八百年組成,時間一到,整個宇宙都將被火所焚毀,然后再重新開始……這樣的過程周而復始,循環往復。

當然,赫拉克利特的辯證法思想畢竟是樸素的、直觀的和單 純論斷性的,還沒有上升到自覺的概念的高度。不僅如此,從總 體上看,他的思想亦具有相對主義因素和循環論的色彩,這就為 他的弟子克拉底魯對其思想的片面發揮留下了余地,據說克拉底 魯宣稱"人一次也不能踏入同一條河流"。另外,就"人不能兩 次踏入同一條河流〃這一命題而論,赫拉克利特似乎主要關注的 是河流的變化,然而實際上踏入流動的河流的人也一樣處在運動 變化之中,而這正是后來智者的思路。

(四)自然慣于掩蓋自己

赫拉克利特不僅主要討論了事物的來源、存在依據和存在方 式等問題,而且在西方哲學史上第一次涉及了認識論的問題。

一方面,他充分肯定了通過感官得到認識的必要性,宣稱熱 愛智慧的人必須熟悉很多的事物,因而他更為喜歡那些可以看見、可以聽見和可以學習的東西;但是另一方面他又強調說,自 然慣于掩蓋自己,本性隱于深處,邏各斯是看不見摸不著的,所 "假如人們的靈魂是表浮的話,眼睛和耳朵就是最壞的見 證"。所以,他主張要正確理解感覺和語言材料,把握自然或 本性,即他所說的邏各斯。

赫拉克利特對后世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他的樸素辯證法思想之 中,他將米利都學派關于本原的無定形性質的思想發揮到了極 致,合乎邏輯地得出了 切皆流,無物常住,”的結論。就此而

言,火作為萬物的本原,或許更多地是以其富于變化的特點而具 有象征性的意義。不過另一方面他也認識到,由于自然萬物始終 處在運動變化之中,因而真正不變的東西惟有變化本身,但是變 化亦是有規律可尋的(邏各斯),這就為關于自然的認識提供了 根據。然而,由于自然慣于掩蓋自己,所以在如何使人們認識邏 各斯的問題上,赫拉克利特似乎沒有多大的把握,這就使他的辯 證法思想潛藏著相對主義和懷疑論的因素。

赫拉克利特的哲學在希臘哲學發展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 響。他對邏各斯和運動絕對性的強調,對認識論的探討,從正反 兩方面深深地影響了巴門尼德、柏拉圖等人;他的火與邏各斯學 說直接為斯多亞學派所繼承和發揮;黑格爾則根據他的豐富的辯 證法思想而稱之為辯證法的奠基人。黑格爾曾經不無夸張地說: "沒有一個赫拉克利特的命題,我沒有納入我的邏輯學中。"

本站僅提供存儲服務,所有內容均由用戶發布,如發現有害或侵權內容,請點擊舉報
打開APP,閱讀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類似文章
猜你喜歡
類似文章
哲學種源(一)
【名人簡介】赫拉克利特——辯證法的奠基人之一
《世界哲學源流史》古希臘早期哲學之六:伊奧尼亞學派
2000多年前,對比東西方思想有什么差別和一致(附詳圖)
赫拉克利特 約公元前530年-前470年 出生于伊奧尼亞地區愛菲斯城邦,古希臘哲學家。
古希臘有一個思想學派,和我國道家思想類似,它到底說了什么?
更多類似文章 >>
生活服務
分享 收藏 導長圖 關注 下載文章
綁定賬號成功
后續可登錄賬號暢享VIP特權!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點擊這里聯系客服!

聯系客服

主站蜘蛛池模板: 蒙山县| 宣城市| 松阳县| 唐山市| 巩留县| 金川县| 民县| 喜德县| 泸定县| 建宁县| 长阳| 沾益县| 宜城市| 永春县| 双桥区| 理塘县| 宁都县| 启东市| 紫阳县| 东明县| 衡南县| 搜索| 大城县| 内江市| 石家庄市| 通江县| 万宁市| 明水县| 沈丘县| 黄浦区| 乳山市| 页游| 祁门县| 琼结县| 蓝山县| 耒阳市| 佛坪县| 井研县| 柯坪县| 龙泉市| 卓资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