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在文綜三門學科中往往是讓不少同學頭疼的一門學科,這門學科知識的學習不能死記硬背,需要一定的邏輯思維能力。
高中階段,熟悉地圖就可以在地理學科上花的時間相對較少,卻往往可以取得不錯的成績。
識記的地圖種類越多,做題的時候各方面知識都能融合起來。
高中地理試題幾乎題題有圖,而那些圖基本上就是海陸輪廓線加幾條經緯線,如果不能結合地圖對該位置進行判斷,聯系不到相關的區位特點,恐怕只有“望題興嘆”。
反之,若你已經做到對地形圖、政區圖、氣候類型分布圖、氣壓帶風帶分布圖等爛熟于心,解起題來當然就是勢如破竹了。再者,地圖看得多了,分析圖表的能力不知不覺中也會有“加成”,且對選擇題的作答也很有幫助。
積累模板不一定要刷大量的題
而是做完每一道題后,都能有所收獲并且能運用到考試中去。從典型題目中不斷生成題型模板,并在此后的練習中運用答題模板。
“地氣水土光”是大家耳熟能詳的“萬金油”模板了,但是在平時的練習中,我們會發現僅有這些模糊的概念遠遠不夠,
需要的答案往往更加細致具體。如“氣”,就分降水量、熱量、天氣狀況、溫差、水熱 組合狀況等,而熱量下面又延伸出生長期、積溫、無霜期等小的知識點,這些都需要在平時的練習中歸納出來。
其實做地理大題講究的就是要腦洞大開,把一切相關因素都考慮進去,知識點越是全面,得 分率越高。
每天練十來道選擇題,時間和精力有余的話再練大題。
穩定的練習量不僅可以熟悉更多題型和角度, 積累答題模板,還可以提高對題目的敏感度,保持思維的靈敏,養成思考的習慣。此外,在練習中提高做題的速度和準確率,對于爭分奪秒的文綜考試也是意義重大的。
練習不必太多,只要保持適當的節奏,讓自己思維活躍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