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優(yōu)質(zhì)評論
恭喜 舒欣老師 這位聽眾,你的留言被選為本周優(yōu)質(zhì)評論。同時你將獲得一本余秋雨老師的親筆簽名書,請你聯(lián)系課程小助手微信:xmlyfm2018,愿你再接再厲!
同時也歡迎其他小伙伴在每一集后的評論區(qū)分享你們聽課的觀點和感悟,下一個優(yōu)質(zhì)評論可能就是你!
課程金句
第127集 君子懷德:有道德才有真正的人
今日文稿
大家好,我是余秋雨。
昨天預告了今天講君子之道的第一項叫君子懷德。懷,懷抱的懷,德,道德的德。這個君子品行,千言萬語,如果概括成一個字,這個字就是德。
君子懷德,君子懷抱著這個德,是君子之道的起點。德是什么?有很多很多解釋,我的解釋是利人、利他、利天下的那種社會責任感。“利天下”這是孟子說的,孟子曾經(jīng)講過,就是他在解釋《墨子》的“兼愛”的時候,哪怕是渾身傷殘,也要對天下有利,這真是一個英雄俠客的思維,它是頂端式的思維。我渾身傷殘也要利天下,這是很了不起的了。當然這個說起來標準太高了一點,就是渾身傷殘要利天下。在一般的意義上,我們更普及的是孔子的說法。孔子的說法,這幾句話稍微有一點點深,但是我們學君子之道這個話是回避不了的,所以請大家聽我解釋一下。
君子懷德,小人懷土
孔子有一句非常重要的話,他在《論語》里邊講的,就是“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君子懷刑,小人懷惠”,這是孔子在《論語·里仁》篇里邊講的一段話,君子懷德。這就是今天我們的這一節(jié)的主題。懷抱的懷,道德的德,小人懷土,土呢是泥土的土。這大家一定會奇怪,孔子怎么把德和泥土連在一起,作為一個對仗的東西。下面是君子懷刑,刑呢是刑法的刑,小人懷惠,恩惠的惠。那么這個需要做解釋了。
懷德是指心存仁德,這一點,大家能夠知道。那懷土指的是什么呢?土確實是指腳下的土地。在古代人要占有什么?首先是占有腳下的土地,有了土地以后才能夠種莊稼,才能夠有收獲,所以懷土就是懷念占有。君子懷德就是懷利天下的原則。小人懷土,就是他是懷念自己腳下的占有。我們現(xiàn)在這個土的概念比較擴大了,不僅僅是土地了,當然也包括土地在內(nèi),但是其他所有的占有物都屬于土。什么叫君子懷刑呢?刑指的是法律和禁忌。這和刑法的刑有點靠近,法律和經(jīng)濟,君子要注意自己什么事情不能做,要知道規(guī)矩。小人懷惠,惠呢就是整天心中等待著恩惠、利益了,就是希望能夠得到利益的占有。那么這樣的話,大家就已經(jīng)明白我的整體的意思了。
就是孔子他說來說去就是德它的對立面是占有,那么這個占有就是小人的一個目標。如果要防止小人,君子在本承著自己道德的時候,要時時刻刻注意社會上的規(guī)矩,而小人不會處于規(guī)矩,整天抬頭等待著恩惠的降臨。我們現(xiàn)在看社會生活,是不是也有一點能夠想象孔子所說的這幾個字。
我們一開始覺得不太可以理解的,為什么小人懷土放在這兒?那么在儒家的經(jīng)典《大學》里邊有這么一段話,我把它翻譯一下,大體是這樣的。 《大學》第十章里邊一段話,我用現(xiàn)代語言來說一下:
作為君子放在最前面的必須是道德,有了道德才會有真正的人,有了人才會有腳下的土地,有了土地才會產(chǎn)生財務,有了財務才能夠享用。因此,道德是本,財務是末。那么在這個過程當中要有財務,儒家就把財務的根基和土連在一起。土是物的滋生地,所以土嚴格講起來,就是物質(zhì)占有的一種代名詞。
我們現(xiàn)在講到好多不太講究道德的那個有錢人,我們叫它土豪,甚至于現(xiàn)在新的英文詞匯里邊也出現(xiàn)了“土豪”這個詞的拼音的那個英文詞法。這個“土”呢和小人懷土,就是孔子所說的小人懷土,倒都是一樣的意思!就是不講道德的占有,說不定有的時候還觸犯刑法。所以你看孔子那么早那么早就講到了,在德的問題上,小人和君子的差別。這個我想一想,還需要讀這八個字,就是“君子懷德,小人懷土”,很值得我們記憶。
君子以厚德載物
那么在儒家還有一些更徹底的說法,他覺得土不能和德相提并論,就是占有和道德不能相提并論,物質(zhì)和道德不能相提并論,它是一個存在和被存在的關系,而不是大和小的關系,也不是一個重要不重要的關系,是一個誰是根本,誰不是根本的關系。所以我們在《周易》里邊讀到了那句千古名言,叫君子以厚德載物。大家聽到了厚德載物,就是在德和土的關系問題上,在德和物的關系問題上,德是存在的一個基礎。那個物啊、那個土啊,是被存在的東西。所以在這個問題上,我們必須要以培植加重德性來承載萬物,我們一定要以道德為基礎,來承載萬物。
這個載字說明了德和物之間有一種主屬的關系,主是德,屬它是次要的,不是根本性的,是附帶的東西。我們現(xiàn)在生活當中確實有很多富豪也在行善,但是他們的比例有點不一樣,往往是厚物載德。也就是說擁有了大量大量的財物,才稍稍地浮現(xiàn)一些善行。他們的房間里邊多數(shù)也掛著厚德載物,但是往往把這個主屬關系顛倒了。當然也有的富豪連這個主屬關系都沒有,他壓根兒沒有德。所以儒家的《潛夫論》里邊說“無德而賄豐,禍之胎也”。這句話怎么講呢?如果一個人完全沒有道德,而得到的賄賂卻非常多,那么我想告訴你,這是大禍的起源。就是如果完全沒有道德而得到了很厚的賄賂,那么就是大禍的起源,這一點我個人覺得說得非常的實在。
而且我很驚訝的,從德和土的關系,德和物的關系問題上,我們想到幾千年前儒家學者們的判斷,居然和今天的社會是那么的靠近,所以我覺得非常有趣。那么后來儒家的學者們覺得德的對立面不完全是物,德的對立面,層次升高一點是力,是力量的力,是power,是力。
所以在這一點上問題就更復雜了,這個我們明天再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