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是以多飲、多食、多尿、乏力、消瘦,或尿有甜味為主要臨床表現的一種疾病。根據病機及癥狀的不同,《內經》還有“消渴”“消癢”“肺消”“膈消”“消中”等名稱的記載。凡酷好肥厚油膩、甘美甜食、炙嫣煎炸,或飲酒無度、面食不節、咸味不減者,終不免濕熱內生。天長日久,濕熱從陽化火,脾胃熱,其陰傷,漸致五臟干燥,三焦猛熱,燥熱熾盛,傷津耗液,陰液干涸,而罹消渴。根據我的臨床經驗,膏梁厚味,濕熱內生,損傷脾胃,脾失健運,食物不能化為水谷精微,變生糖分,侵入血液者并非少見。此類患者并沒有身體消瘦等陰傷癥狀和多飲、多尿、多食等“三多一少”癥狀。
曾治王某,男,48歲,國家干部
患者在體檢中無意發現血糖升高,屢進二甲雙肛、優降糖(格列本脲)、消渴丸、拜糖平(阿卡波糖片)等,血糖持續不降,醫生們都勸其盡早注射胰島素免生并發癥。患者不愿注射胰島素,于2001年11月12日求我用中藥試試。
現癥:血糖升高(空腹血糖11mmol/L),余無不適。患者形體肥胖,時有吐痰,食量偏大,舌淡苔白膩,脈滑數。
此糖尿病,乃飲食不節,損傷脾胃,運化無權,飲食物不能化生水谷精微,反化為糖,侵入血脈之故。擬以健脾、清熱、利濕法治療。處方:薏苡仁30g,炒杏仁10g,白蔻仁10g,白術(土炒)10g,蒼術10g,滑石(布包)15g,厚樸10g,半夏10g,通草6g,竹葉10g。水煎服,每日1劑,5劑。
11月18日復診:服藥后吐痰量顯少,余無感覺,舌脈同前。原方5劑。同時囑其注意控制飲食,找豬胰子若干熔干研末吞服,每日1具。
11月24日再診:藥后患者做了個空腹血糖監測,結果降為8mmol/L,患者非常高興,說服中藥后已停服其他降糖藥,能出現這樣的效果真是始料不及。后均以此方為基礎加減化裁,共服藥近40劑,血糖控制在6mmo/L以下。
2011年,我血糖升高,起初空腹血糖在8mmol/L左右,即開始服用二甲雙膩、格列齊特等降糖藥物,越吃血糖越高,一直升到了空腹血糖12mmo/L左右,吃拜糖平、諾和龍等根本無濟于事。只有吃活胰素稍有點效果,但活胰素是非國藥準字號藥品,不知其確切成分,吃多了怕對身體有害。一直持續一年有余,苦無良策,欲注射胰島素。一日對鏡觀舌,發現舌苔黃膩,乃悟血糖過高可能與濕熱內蘊有關。自服三仁湯10劑,空腹血糖即降到8mmol/L左右,欣喜異常,再服10劑,空腹、餐后一小時、兩小時血糖值都在正常值以內。后改用薏苡仁、茯苓、山藥磨成細粉,每日或隔日喝藥粥一頓,至今一年有余,血糖都在正常值以內。
精彩點評
糖尿病屬濕熱內蘊者,大都沒有“三多一少”的癥狀,身體也無其他不適。究其原因,是濕熱內蘊,尚未化火,未傷及其他五臟,就因濕熱熏蒸,脾胃受損,運化無權,飲食物不能化生水谷精微,發酵成糖侵入血液。三仁湯清熱、利濕、健脾,調暢三焦,氣化濕化,助脾胃正化,將膏梁厚味轉化為水谷精微以奉養全身,是治療該型糖尿病的理想藥物,臨床若根據辨證結果,適當加入白術、蒼術、靈芝、豬胰子等健 脾降糖之品,療效更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