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確起動
汽車的起動方式,需要結合發動機的特點,并依據起動時的氣溫及發動機的溫度狀況進行。不能千篇一律。
1.化油器式汽油發動機:在起動操作時,應先踩離合器及油門踏板,然后點火起動,注意起動后不宜使發動機轉速過高,只需轉速平穩即可起步。
2.電噴汽油發動機:起動操作相對簡單,并不需要踏踩油門。因為電噴汽油發動機控制油門踏板的是節氣門的開度,供油量及濃混合氣都由電噴系統自動控制。因而具有更好的動力性、經濟性及加速性。
3.低溫起動:在低溫狀態下,發動機因曲軸轉動阻力增大,燃油霧化不良,總成磨損加重,蓄電池工作能力低等原因常會發生起動困難,一般來講,化油器式汽油發動機如起動障礙,可采取增大踏踩油門幅度,提高踏踩頻率實施起動,如仍有困難,就應對發動機進行預熱,用熱水沖燙進氣歧管或在水箱中注入熱水,然后放出。之后便可進行再次起動。
4.暖車起步:一般情況下,低溫狀態起動發動機,都應在起動后進行片刻暖車,在水溫達到60℃后再起步,以使機油粘度正常,汽油充分汽化,從而減少發動機磨損。
保持合理車速
轉速越高,功率和利用率越大,燃油的單位消耗量越小。因此,在低速時汽車的油耗較高。當車速過高時其燃油消耗也很大,因為超過發動機最低油耗轉速時,燃油消耗隨著車速的增加而增加。當車速超過一定程度以后,燃油消耗量增加的非???,這些因素使車速提高時燃油的單位消耗量增多。因此,車速過高或過低都不利于節省燃油。
為了在行車中掌握好經濟車速,駕駛員應學會利用發動機轉速表和車速表,適當地增加或減少油門的開度,根據路況保持發動機始終工作在30%~70%轉速范圍內。
避免行駛中突然加速和突然減速。突然加速要比平穩加速多消耗1/3燃油。有些汽車化油器裝有減速滑行加油閥和節氣門緩沖器,減速的瞬間還要繼續或多供燃油,所以,為節約燃油,在行駛中應盡量使車速平穩,避免突然加速和突然減速。盡可能多利用汽車的慣性和減少不必要的剎車。駕駛時應注意路障,可以滑代剎,減少油耗。因為一次急停車和起步即可多消耗35毫升左右的汽油.切不可利用汽車剎車靈、加速快的特點來處理情況,應減少剎車次數,避免出現險情。
正確利用巡行裝置。在一些轎車上裝有巡行控制裝置,在較好路面和情況不復雜路段行駛時,應利用巡行控制裝置,使車速穩定在經濟車速上,節油效果最佳。
合理利用空調制冷系統。當車速低于85公里/小時時,可視情況關閉空調制冷系統,打開車窗通風;但車速高于85公里/小時時,則應充分利用空調制冷,不要打開車窗。因高速時開窗后增大風阻所消耗的燃油比空調制冷系統所消耗的燃油更多。
利用汽車儀表。保持發動機經濟行駛狀態,隨時觀察各種儀表的指示情況,并按要求保持發動機工作在經濟轉速,以達到節約燃油的目的。
保持車況整潔。降低車身自重、及時清理車上不必要的物品及底盤上的泥土,以減輕自重。
正確使用發動機油門
汽車發動機的油門,一般是靠踏板來控制的,也稱加速踏板,是車用發動機控制供油的裝置。油門踏板的操縱應以右腳跟踏放在駕駛室地板上作為支點,腳掌輕踏在加速踏板上,用踝關節的伸屈動作,踏下或放松。踏放油門踏板時,用力要柔和,做到輕踏緩抬。
起動時:油門踏板不要踩到底,略高于怠速油門為好。起步時,加油應略在離合器聯動點之前為妥,油門開度取中小程度為佳。放松離合器要與踩油門密切配合,動作敏捷。
運行中:應根據道路情況和實際需要增大或減小油門。選擇的擋位要適當,使發動機大部分時間運行在中等轉速和較大節氣門,以節省燃料。換擋時加空油、踩離合器與踩油門踏板的配合要協調。
汽車上坡時:不得踏死油門踏板,用低速擋時,油門一般應踏下一半為宜。汽車沖坡時,也不得將油門踏板踏到底。汽車行駛中若油門踏板踏下四分之三而發動機仍不能相應增加轉速時,應換入低一級擋位,再踩下油門踏板進行加速。
汽車停駛、熄火前:應先松油門踏板,不得猛轟空油門。
總要領:輕踩緩抬,直線加速,用力柔和,不宜過急,腳尖功夫。
正確使用離合器
無事不要踩離合:汽車上的離合器在正常行車時,是處在緊密接合狀態,離合器應無滑轉。在開車是時除汽車起步、換擋和低速剎車需要踩下離合器踏板外,其他時間都不要沒事踩離合,或把腳放在離合器踏板上。避免造成離合器打滑、離合器片燒蝕等現象。
起步時離合器的正確操作:起步時離合器踏析的操作要領是一快、二慢、三聯動。即在踏板抬起開始時快抬;當離合器出現半聯動時(此時發動機的聲音有變化),踏板抬起的速度稍慢;由聯動到完全結合的過程,將踏板慢慢抬起。在離合器踏板抬起的同時,根據發動機阻力大小逐漸踩下油門踏板,使汽車平穩起步。
換擋時離合器的正確操作:在行車中換擋時,操縱離合器踏板應迅速踩下并抬起,不要出現半聯動現象,否則,會加速離合器的磨損。另外,操作時要注意與油門配合。為使換擋平順,減輕變速器換擋機構和離合器的磨損,提倡使用兩腳離合器換擋法。這種方法雖然操作較復雜,卻是開車省車省錢的好方法。
剎車時離合器的正確操作:在汽車的行車中,除低速制動停車需要踩下離合器踏板外,其他情況下的制動都盡量不要踩下離合器踏板。低速行車中制動停車的操縱方法是先踩下制動踏板,然后再踩下離合器踏板,使汽車平穩地停下來。
正確使用方向盤
正確的駕駛姿勢:正確的駕駛姿勢,能減輕駕駛員的疲勞程度,便于使用各種駕駛操縱機件、觀察各儀表以及車前車后及周圍的情況。正確的駕駛姿勢是:第一,上車后將身體對正方向盤并保持正直,后背輕靠于后背椅上,此時,根據身高可對座位予以前后調整至合適狀態,有安全帶的車輛要按規定系好安全帶。第二,兩眼平視前方,左手輕握方向盤左上方(貨車按鐘表910點處),右手輕握方向盤左上方(貨車按鐘表34點處)且兩手放松自然下垂,此時,左手和右手大拇指應自然伸直靠于方向盤輪緣上部,其余四指應由外向內輕握。第三,左腳放在離合器踏板下方,右腳掌輕放于加速踏板2/3處,總之,使自己坐在座位上身體輕松、舒適、自然,動作協調靈活即可。
良好的方向感覺:平路起步時,要保持正確的駕駛姿勢,做到目視前方,看遠顧近,照顧兩側,不得低頭看各機件。在平直的道路上使用方向盤,兩手的動作應平衡,相互配合,避免不必要的晃動,如果方向盤受路面凸凹的影響,使前輪受到沖擊震動而發生偏斜時,應緊握方向盤,以免方向盤受車輛的猛烈震動而回轉,擊傷手指或手腕,若車頭向左(右)偏斜時,應向右(左)修正方向,待車頭接近回到行駛線時,再逐漸將方向盤回正,應牢記打回方向的原則:打多少回多少,少打少回,慢打慢回,大打大回,快打快回。
讓方向盤隨心所欲:充分利用車頭某一參照物(如大車水箱蓋等)。當參照物位于道中間或一側時,應能正確感覺到車輛此時所在位置,以確定打方向或回方向的時機及幅度大小。第二,要充分利用兩眼余光作用,克服眼睛看遠不顧近或死盯車頭附近,造成修正方向時機較晚的現象。第三,養成車頭不偏斜,就別動方向盤的良好習慣。在修正方向時要做到及時二字,不宜過晚,且幅度適中,一般在回正方向時應稍早,且幅度也要小,然后稍用力穩住方向盤即可。第四,結合場地訓練,訓練轉動方向的時機和速度,如8字形、S形和直角轉彎。第五,車輛在右側行駛時,為防止車頭向右偏斜,應將方向盤左轉至無游動間隙自動擋汽車的正確駕駛
汽車改用自動變速器后,駕駛員的操作更加簡便、駕駛更加平順。很多駕駛者初開自動擋車時,由于對自動變速器的結構和原理不是很了解,行車時經常是一個D擋走完全程,其間只會在停車時用N擋和R、P擋,至于其余的擋位則形同虛設,這對汽車的動力性和安全性都是不利的。因此,在駕駛自動擋汽車之前,若能了解它的正確使用方法對改善駕駛技術會大有幫助。
一般的自動變速器有6~7個擋位,它們從前到后依次排列。分別為:P(停車擋)、R(倒擋)、N(空擋)、D(前進擋),而有的前進擋中包括D、3、2、1擋。有的車型前進擋只有三個擋位(D、2、1),若裝備四擋變速器,則另有一個超速選擇開關(O/D)接通超速擋。P擋和N擋的作用都是使發動機和車輪傳動系統脫離運轉。所不同的是在發動機停止運轉的時候,掛N擋可以隨意推動車輛。掛P擋時,利用機械鎖銷把傳動軸鎖固在變速器殼上。因此,若在P擋狀態下行強拖動車輛,必然造成自動變速器外殼的損壞,導致重大損失;同時,在上下坡停車時,也不要僅僅使用P擋制動車輛,而應該牢牢拉緊手制動,以免使P擋機械鎖受力過大而損壞。車輛只有在P擋時才能拔出點火開關鑰匙;只有在P擋或N擋時,才能起動馬達發動汽車。P擋起動是經常使用的模式,N擋起動用于行駛中滅車。若行駛中發動機突然停轉,可在保證行駛安全的情況下小心將變速桿移至N擋,然后重新起動發動機,恢復正常運轉。
一般情況下,自動變速器應在車輛停止時選擇擋位,方法是:踏下制動踏板,選擇所需要的擋位(要用眼睛確定,不要僅憑感覺),然后緩慢松開制動踏板,車輛就依選擇方向慢慢起動。倒擋與前進擋的轉換一定要在車輛停止狀態下進行。需特別注意的是:絕對不能在車輪轉動時掛入P擋。
前進擋的作用情況比較復雜:一般的自動變速器有三擋式和四擋式兩種,四擋又稱為超速擋,英文寫法OVER DRIVE簡稱O/D,再往下是三擋、二擋或一擋(又稱為L擋)。它們的擋位設置規律是:高擋位向下兼容,低擋位不能自動向上換擋。即:若選擇四擋,變速器可在一擋與四擋之間根據車輛的速度與使用條件自動選擇合理擋位,自動升擋、降擋。若選擇二擋,就只能在一擋與二擋間自動變換而不能升到二擋以上。這時,在車速升高后會使發動機超速運轉。一擋、二擋有發動機制動功能,因此,當車輛行駛在下坡路上時,可以預先選擇二擋或一擋,以便合理利用發動機制動,同時用油門踏板控制車輛下坡速度。但是在一般行駛與上坡時,建議使用D擋,這時車輛能自動選擇理想擋位,無需駕駛者操心。
車輛行駛中可以手動從低擋向高擋換擋,但從高擋往低擋換則要在一定速度范圍內進行。即:車輛在幾擋運行就可手工換至該擋。例如:不能在90 km/h時換入二擋,因為此時變速器至少在三擋運行,要待車速降到50 km/h時才能手動換入二擋。同理,換一擋要在車速降至20 km/h以下進行。
有些高檔轎車增加了可供選擇換擋模式的功能,如運動模式(SPORT)、冰雪路模式(ICE)等。相對于通常的舒適模式,選擇運動模式會使車輛的加速響應性加強,但舒適性、經濟性下降。冰雪路模式減小了車輛牽引力,防止車輪在冰雪路上起動時打滑。
還需要注意的一點是:若車輛在行駛中發生故障,需要由車輛拖帶行駛時,必須把擋位放在空擋。拖帶速度不要超過30 km/h,總行駛距離不能超過50 km,以免因缺油運轉造成變速器損壞。
因此,自動擋汽車正確的駕駛方法是將變速桿放在P擋后起動發動機,而且一定要踩下制動踏板,方可由P擋轉入其他擋位,起步時要將變速桿推到較低擋位(即是2或1擋,有些則還有3擋),待車速提高到一定程度后,再轉入D擋進入正常行駛,若在高速公路上高速巡航時,可選用O/D擋,可節省燃油。
可能有些人會提出疑問,在用D或O/D擋行駛時,偶爾有發飄的感覺,其實我們可以用換擋的方法來解決,通過換擋來取得較佳的路面附著力,提高牽引力,可實現與手動擋汽車一樣的效果。下面以手動擋和自動擋汽車轉彎對比來說明應如何正確應用自動擋。在轉彎時,應留意在適當的時候做適當的動作,其原理是利用最適合的擋位取得最高的駕駛控制力,以及用精確的油門來配合取得最高穩定性能進行轉彎,而往往自動擋汽車進入彎路時,感到動力輸出缺乏而安全性降低,尤其是以高速擋行駛,這種現象更為明顯。所以我們便可以考慮利用換擋來重新取得較佳的牽引力及轉彎穩定性,用加速力來抵。
總之,自動擋汽車的駕駛并非人們所想的那樣自動,奉勸開自動擋車的車主朋友,最好花點時間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