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85后90后成為結婚的主力,我國辦理結婚登記的人數已經連續三年減少。
根據民政部數據,2013年各級民政部門和婚姻登記機構共依法辦理結婚登記1346.9萬對,比上年增長1.8%。不過,在經歷歷史高峰后,2014年,辦理結婚登記1306.7萬對,比上年減少了2.98%。到2015年,結婚登記1224.7萬對,比上年下降6.3%。至2016年,全國共辦理結婚登記1132.88萬對,環比下降了7.5%。
結婚數連續三年下降
中國飯店協會日前發布的一份2016年中國婚慶喜宴市場報告顯示,目前結婚人口呈下降趨勢,2016年全國年度環比下降了7.5%,下滑明顯且關鍵的地區有:河南、河北、湖北、江蘇等人口大省。
報告認為,由于當前適婚主力軍為85后、90后人群,而我國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實施計劃生育政策,這一代多為獨生子女,導致目前結婚登記的總人數相對減少。
另一方面,隨著受教育程度的提高,結婚年齡也在不斷推后。對不少高學歷高收入的女性來說,由于忙于事業,她們不再將婚姻作為獲得安全感的唯一途徑。
“我前不久剛參加了2001級本科班的聚會,他們本科畢業已經12年了,這一級的女生中,還有好幾個沒有結婚,主要都是在上海、廈門等大城市,經濟條件都不錯。”廈門大學經濟學系副教授丁長發對第一財經分析,隨著女性經濟獨立后,結婚率下降特別快,很多女性不愿意降低條件結婚,或者結婚年齡一直在往后推。或者有很多結婚后不愿意要孩子的。
他分析,結婚對數的持續減少,意味著未來的出生人口也很可能會持續下降,這對未來的科技創新、經濟轉型、養老、地產等各方面都產生了很大影響。
“我們有個單身群,里面幾百個大齡單身女生,條件都不錯,學歷高,工作中都獨擋一面。年齡都已經34、35以上了’。”來自廣州的周小姐說,年紀越大,越難遇到合適的。“我感覺我們這代人,很多人可能不會生育 小孩了。”
從省份數據來看,河南和廣東是連續3年排名前兩位的結婚“大戶”。但是河南2016年僅有96.5萬對辦理結婚,與2014年的114.1萬對和2015年的108.5萬對相比,近三年首次跌破100萬對。
丁長發說,經濟的發展肯定會帶來女性經濟地位的獨立,從而引起生育意愿的下降。因此我國還是要著重做好公共保障服務,解除生育的后顧之憂。
隨著結婚人數的持續減少,一些相應的產業也在積極改變。比如隨著結婚率下降,珠寶產業預計會出現增長放緩。為此許多商鋪在增加珠寶的品類,比如更廉價的寶石,以吸引那些正在約會但財力有限的情侶。電器生產商美的擴充了小型電飯煲的產品線——讓單身人士可以烹制新鮮的米飯。
另一方面,隨著結婚數量的減少,意味著出生人口也會減少。再加上生育意愿的降低,少子化的趨勢不可避免,在這種情況下,對整個地產市場也將產生深遠的影響。在未來的人口爭奪戰中,三四線城市的人口將不可避免的繼續流向一二線中心大城市,房地產市場分化將更為明顯。
結婚年齡不斷推后
與結婚人數減少相伴隨的是結婚年齡的不斷增長。
第一財經記者梳理民政部數據發現,在結婚年齡段方面,2011年,20-24歲辦理結婚登記的公民占結婚總人口比重最多,占36.6%。2012年,20-24歲辦理結婚登記的公民占結婚總人口比重仍是最多,占35.5%,但呈逐年下降趨勢,比上年降低1.1個百分點。
到2013年,25-29歲這一年齡段,取代了20-24歲這一年齡段,成為辦理結婚登記占結婚總人口比重最多的,占35.2%,比上年提高1個百分點;2014年,這一占比達到了38.0%,比上年提高2.8個百分點。2016年這一占比為39.4%,比上年增加1.4個百分點。
結婚年齡的不斷增長,與受教育程度的不斷提高有關。“我身邊的很多同學都是碩士畢業,一畢業就已經25、26歲了,再工作兩三年也就到奔三的年齡了。”畢業于武漢某名校碩士的謝小姐在廣東佛山工作,今年28歲的她也被家里一直催著 “找對象”。
當然,除了受教育程度,結婚年齡的增長還與人口的大城市化格局緊密相關。近幾年隨著經濟逐漸進入新常態,不同地區、不同城市之間的分化十分明顯,人口由三四線城市向一二線大城市轉移的態勢不斷加快。而一二線大城市的工作節奏、生活壓力都比中小城市要更快、更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遲了人們結婚的年齡。
丁長發說,在大城市,年輕人的獨立性比較高,不像中小城市、農村以熟人社會為主,精神壓力就比較大,這也在很大程度上影響了結婚率和結婚年齡。
伴隨著結婚對數減少、結婚年齡不斷增高的是,離婚人數呈現逐年上漲的態勢。其中,2011年共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有287.4萬對,增長7.3%。2013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50.0萬對,比上年增長12.8%,2015年依法辦理離婚手續的共有384.1萬對,比上年增長5.6%。
來自福建泉州的李先生是一名律師,常代理不少離婚訴訟。他告訴記者,上世紀80、90年代,在傳統的閩南農村,離婚是非常稀奇的事情。“但現在,我們這里離婚幾率也很高了。85后、90后成為離婚的主要群體。而且提起離婚訴訟的主要是女性。”
總體來看,過去的女性大多隱忍、壓抑,聽天由命,而現在的女性更獨立、自我,富有個性,很難說這種變化究竟意味著什么,只是在這個過程中,那些古舊的,鄉土的東西在漸漸隨風飄去,留下的是鋼筋水泥的森林。
城市發展內參(csfznc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