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781
周末,買了一束黃百合,12只大閘蟹。
沒有哪個周末像剛過去的這個周末那樣,迫切需要鮮花和美食。
因為我們大號“清唱”在遷移過程中的一個愚蠢的錯誤,不僅導致無法正常更文,而且必須經歷再一次的遷移。
能說出來的痛苦都是撒嬌。真正巨大的幸福與痛苦都是無法言說的。所以,因為這個失誤造成的職業損失與個人挫敗感,我無法描述給你們聽。
但除了在最沮喪的時候買最喜歡的花,吃最喜歡吃的東西,我還想跟你們分享一個小小的體驗。
發現遷移錯誤后,我立刻給兩個中年女企業家朋友打了電話。兩人的反應驚人一致:無視我已經崩潰的情緒,冷靜地問能不能重新遷回來。得到肯定的答復后,一致說:一切能想到解決辦法的事情,都不是大事,至于中間的損失,別怕疼,那是你應該交的學費。
我當時內心的表情是這樣的。
一個人,要經歷多少挫折與失敗,才能說出這么冷酷冷靜的話。而這種冷靜與知性正是她們作為這個年齡的女性,魅力所在。
無論是不是發胖,是不是脫發,她們都不會變成油膩的中年女人。她們不再年輕的外表下潛藏的力量,使她們的美,不在經過美圖的自拍照片里,而是在處變不驚與行事果敢中。
最近幾天,關于中年女人與中年男人的油膩刷爆了整個朋友圈。無論男女,大家對于油膩的定義,大多帶有對不再年輕外表的歧視。
年輕就是好啊,同樣的打群架,年輕人打起來就是青春的荷爾蒙、飛揚的世界觀,中年人在街上吵個架,無論男女,不管什么原因,都顯得特別油膩。像王大陸這個表情姿勢,梁朝偉做都油膩,即使他不禿頂不盤串兒不發胖。
中年人要想不油膩,只有一個辦法,你要對得起自己的年齡。像袁泉說的,有些莎士比亞的戲劇,只有40歲以后的面孔才能演;像香奈兒女士說的,當你的生命到達了某一個時期,你就有了與自己匹配的面容。
既然人到中年,就要像中年人一樣溫潤寬厚,身上有被生活暴擊后留下的寬容大度、睿智冷靜、寵辱不驚、輕松隨意;而不是努著勁兒要年輕,要無皺,要飛揚。
在我看來,沒什么比拼命追逐回不去的年輕更油膩的心態了。
無論什么年齡,一個人全部的神采就在于愛自己的當下。
55歲的法國演員于佩爾說:我越來越喜歡孤獨,因為孤獨的時間可以用來思考。
如果不幸發胖禿頭,也不必每天盤算著用霸王洗發水或者把半個月工資扔在養發館里。好好生活,好好工作,好好睡覺,理順與家人的關系,多讀幾本書,多走幾里路,接受現在的自己,保持健康的身體,精減不必要的社交,已經是一個體面的中年人了。
年輕人可以活在照片里,中年人只能活在自己的生命里。
竇唯的街拍,讓多少人覺得曾經的翩翩公子已經活成了油膩中年男。然而只要聽他的音樂看他的畫,你就會感到慚愧,有什么比活成不在乎自己的皮囊,卻在才華與心靈處精雕細琢更體面的事?
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被生活暴擊過很多次,閱歷變成你的財富還是戾氣,決定了你是不是一個油膩的中年人。
中年人的體面,在于他們行過很多的路、走過很多的橋,不再懼怕堅硬怪誕的生活,也放下了對于不同人生的質疑與偏見。他們的生命,最可貴的不再是年輕,有無數可能性,而是可控,是自身這座城堡的主人。
即使保養得像20歲,如果沒事兒就催年輕人結婚,動不動情緒失控,聰明才智不用在自我才華的增值而是對別人腳下使絆兒上,或者想盡辦法顯得自己有錢,這樣的中年,何止油膩,簡直是從豬油缸里撈出來的。
周末清唱活動,有個中年讀者從上海來武漢,與一群讀書會的90后搞線下聯誼。她在外企工作多年,去年辭職。辭職后,參加讀書會,學跳拉丁舞。她說人到中年,應該為自己活。
中年之美,在于從容,經濟上有一定積累,也不像年輕時,覺得只有拼命向前沖才是活著。
現在的她,可以退,可以繞路,可以停下來,多種模式隨機切換。這也是一種中年人的體面:對于沒有努力過的,不再強求;對于達不到的境界,心生崇敬卻淡然處之。
不油膩的中年人,對人生有100種解釋,對問題有100種解決方法。沒有什么再能讓他們暴跳如雷、心如死灰,甚至包括死亡。
北京老炮馬未都說,他喜歡養寵物,因為養寵物是一種特別的人生體驗,無論貓狗,你都可以在自己有限的生命中,目睹它生老病死的全過程。在它們的身上,你能更深地了解生命,了解死亡。
當青春年少的我們,送走第一個寵物,發現自己雖然腰變粗了、肚子大了、頭發少了,好在心里懼怕的東西越來越少;臉上在意的東西越來越少;嘴里評價的東西越來越少。
這樣的中年人,不需要長成馮唐,即使長成馬未都、高曉松、馬東,你也不會覺得油膩。
年輕人對于油膩中年人的反感里,藏著對自己未來的擔憂。
如果你擔憂的是變老變丑,誰也幫不了你,包括整形醫生。變老是一個自然過程,在駐顏有術的黃金領域娛樂圈,連周迅都感嘆自己能接的角色越來越少。但她沒有攻擊觀眾的淺薄,而是說“演不了就少演唄”,她還跟陳坤一起開了演藝學校,教年輕人表演。
你瞧,不與年齡死磕,懂得給自己換跑道的中年人,是永遠的女朋友臉。
所以沒什么可擔心的,肚上可以長肉臉上可以長皺,心不油膩就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