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周末小男孩都在離婚父母之間來回。盡管兩邊有著不同的生活型態,卻有相似的歡笑。然而這樣的平衡逐漸被打破、失去原有的模樣,小男孩該如何面對這樣的雙重生活呢?
整部影片雖沒有一句臺詞,卻在一幀幀懷舊的畫面中,將這個有些特殊,有些寂寞的故事向我們娓娓道來。
周五到了,父親的車開到了母親家的門外。小男孩獨自提著兩只重重的行李箱,一步一步走到父親車前。他要去父親家過周末了。
短片配樂突然變了一種風格,男孩從安靜、清冷的母親家中,來到了位于鬧市的色彩濃厚的父親家。
和父親在一起的時光,他們一起窩在沙發上看電視,吃著垃圾食品,耍著父親收藏的武士刀。
好像是個豐富的周末,可夜深人靜,男孩會失眠。他從床上爬起來,只有一匹紅色的木馬相依相伴。
當男孩第一次從父親家回來時,短片出現了這樣一個畫面:一件衣服在空中飄零。
這件孤零零飄著的衣服,似乎是在替小男孩傳達他的孤寂,寓意著自此飄零的童年,有兩個家,卻也因此而更顯得無處安身。
父母剛分開時,好像一切還沒有那么糟糕,可是時間久了,男孩開始做噩夢,夢里似乎是父母坐在餐桌前,只是夢里的父母沒有頭。
看來很恐怖的畫面,這就是男孩內心對父母分離這件事的恐懼。他會懷念過去美滿的一家三口的生活,現實的破碎卻讓他感到害怕。
有一天,一個手捧玫瑰花的男人出現了。他闖入了母子二人的世界,和他們共同進餐。
母親會依偎在那個男人的懷里,他們在一起似乎很快樂,以至于男孩成了被遺忘的存在。
他對這個男人的到來并不感到歡喜。他又開始做噩夢了。
夢里,那個拿著玫瑰花的男人,會用腳踹他的頭。當他抬頭看那個男人時,男人的頭變成了一支燃燒的蠟燭。
男孩害怕極了,他拼命地逃跑,可是蠟燭越燃越旺,最后男人的身體也燒了起來,整個房間都被點燃了。
驚坐起來的時候,他已經再次來到了父親家中。
后來,父親的生活中也出現了一個女人。他和父親難得的周末時光里,都會有這個女人的存在。
再后來,父親因為新的感情而搬家了。父親的新生活開始了,可小男孩還在他的夢魘里。
影片的最后,小男孩騎著木馬,回到了爸爸的家。那里空無一人,只有他和他的木馬。
有人看完短片后說,真心疼這個男孩,這一定會是他一輩子的陰影,所以父母離婚一定要謹慎。
孩子內心的創傷,這個鍋,真要“父母離異”來背嗎?
在短片里,春夏秋冬的每一個周五,父親都會來到母親家接走男孩,周日再把他送回來。
但母親從來不會把孩子送上車然后揮手告別,父親也只站在家門口的那條馬路上。
當男孩希望父親送自己到家門口的階梯下時,父親讓小男孩坐在行李箱上,一把推到母親跟前。然后駕車揚長而去。
這一推,把父子之間心的距離也推遠了。
太多父母,在自己的感情出現問題后,沒有真正聽過孩子的心聲,忘了問孩子真正需要的是什么。
短片里的每一次接送,父親和母親只是一棵樹的距離,可是他們始終一副老死不相往來的樣子。他們因為自己的問題,始終不愿破冰,那種冰冷感,才是真正制造孩子內心夢魘的罪魁禍首。
對孩子來說真正殘酷的不是父母離異這件事,而是父母分開后他的愛和陪伴越來越少。
一直以來,短片小男孩只有父親家那匹紅色的木馬。只有那匹木馬,在他每個睡不著的夜晚,每個噩夢醒來時,一直都在。
那匹木馬給予他的,就是陪伴,和無聲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