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諺語叫“冬吃蘿卜夏吃姜,不勞醫(yī)生開處方”。炎炎夏日為何還要吃性味辛辣的生姜呢?很多人對吃生姜該去不去皮、吃姜該注意些什么也存在疑問,今天就讓龍哥來幫大家答疑解惑~
1、抑制腫瘤、抗衰老
生姜中所含的姜辣素和二苯基庚烷類化合物的結(jié)構(gòu)均具有很強的抗氧化和清除自由基作用,能抑制腫瘤作用、抗衰老。
2、防暑提神
天氣炎熱,適當(dāng)吃一些姜,可以幫助我們防暑降溫,在炎熱的時候有興奮、排汗降溫,提神作用。對一般暑熱表現(xiàn)為頭昏、心悸、胸悶惡心等的病人,適當(dāng)喝點姜湯大有裨益。
3、開胃健脾
在炎熱的夏天,因為人體唾液、胃液分泌會減少,因而影響食欲,如果飯前吃幾片生姜,可刺激唾液、胃液和消化液分泌,增加胃腸蠕動,增進食欲。
4、抗菌消炎
在炎熱的夏季,食品容易受到細菌的污染,而且生長繁殖快,容易引起急性胃腸炎,適量吃些生姜可起到防治作用。姜還有殺滅口腔致病菌和腸道致病菌的作用,用生姜水含漱治療口臭和牙周炎,療效顯著。
5、驅(qū)散寒邪
夏天的時候很容易可能會貪涼感冒,而生姜就可以幫助我們有效的祛除體內(nèi)的寒氣,由于著涼,引起感冒,喝些姜湯水,可增加血液循環(huán),使全身發(fā)熱,有助于驅(qū)逐體內(nèi)風(fēng)寒。
6、防暈車
夏天的時候適當(dāng)?shù)某砸恍┥?label>貞臣芝朽刑芒場樸臣奪,可以幫助我們防暈車,有研究證明,生姜干粉對運動病之頭痛、眩暈、惡心、嘔吐等癥狀有效率達90%,且藥效可持續(xù)4小時以上。暈車者也可含服生姜片。
看到姜有這么多實用的好處,是不是很想將它從配角提升到主角,嘗嘗姜的滋味?但是有個問題還沒解決,那就是,吃姜要不要去皮?有哪些注意事項?
中醫(yī)認(rèn)為,生姜味辛、性溫,具有發(fā)汗解表、止嘔解毒的功效;而生姜皮味辛、性涼,具有利水消腫的功效,因此有“留姜皮則涼,去姜皮則熱”的說法。
生姜去皮的情況:
脾胃虛寒者,生姜最好去皮;
正在食用苦瓜、芹菜、螃蟹等寒涼食品,最好去皮吃生姜,可以平衡蟹的寒性;
患風(fēng)寒感冒時,喝生姜紅糖水可以緩解,此時的生姜最好去皮;
用生姜防治脾胃虛寒引起的嘔吐、胃痛等不適時,姜皮應(yīng)去掉。
生姜不去皮的情況:
一般做菜用姜,都要是帶皮吃的,因為這樣不僅可以保持生姜藥性的平衡,而且可以防止上火;
水腫時,吃生姜不去皮,因為姜皮有利水作用;
如果有便秘、口臭等,最好單獨用生姜皮。
明白了姜皮什么時候該去什么時候不該去,那么還有個問題:夏季吃姜有什么講究呢?
凡屬陰虛火旺、目赤內(nèi)熱者,或患有癰腫瘡癤、肺炎、肺膿腫、肺結(jié)核、胃潰瘍、膽囊炎、腎盂腎炎、糖尿病、痔瘡者,都不宜長期食用生姜。
不能用來治療中暑。生姜紅糖水只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或淋雨后有胃寒、發(fā)熱的患者,不能用于暑熱感冒或風(fēng)熱感冒患者,更不能用它來治療中暑。服用鮮姜汁可治因受寒引起的嘔吐,對其他類型的嘔吐則不宜使用。
不宜多吃。夏季天氣炎熱,人們?nèi)菀卓诟伞┛省⒀释础⒑苟?label>擴劃師掃掃頁邪場托過,生姜性辛溫,屬熱性食物,根據(jù)“熱者寒之”原則,不宜多吃。
腐爛的生姜千萬別吃,會產(chǎn)生一種毒性很強的有機物——黃樟素,它能使肝細胞變性,并會誘發(fā)癌癥。
1、姜茶
姜茶是用茶葉少許,生姜幾片去皮水煎,飯后飲服。可發(fā)汗解表,溫肺止咳,對流感、傷寒、咳嗽等有奇效。
姜茶,其實也是外國人非常喜歡的飲料。他們的做法和我們的不太一樣,只要泡茶的時候放上一節(jié)鮮姜,然后加糖燜上10多分鐘,就做好了。
2、姜+牛油果
姜可以和許多水果蔬菜搭配榨汁。姜和牛油果都是含有抗老成分的食材,依照自己喜歡的口感比例搭配即可。
3、姜+紅糖
姜糖一般是用姜和紅糖熬制而成,甜中帶辣。有祛濕去寒的功效,非常適合在潮濕的氣候食用。
4、姜汁+枸杞
枸杞泡生姜喝不僅能提高視力,對改善眼細紋很有幫助,另外,枸杞泡生姜還能提高肝功能。
5、姜+糕點
姜糕曾作為貢品進貢,慈禧太后品嘗后評其為玉糕,曰“有油不膩,有糖不傷,潔如脂玉,軟似秋云”。可即食或油炸、干蒸,用開水?dāng)嚢枋秤靡部梢浴?/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