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戀愛婚姻關系中的相關概念與技巧
愛、性、共同生活
愛、性、共同生活是三件獨立分開的事,不要以為它們自然地是“三位一體”:有了其中一樣,另外兩樣自然就會美好;也不應覺得沒有了其中一樣,另外的兩樣便不能存在。用這兩種態度處理兩個人的關系。只會使兩人更看不清楚事情怎樣才能有更好的改變,他們怎樣做才會有更好的結果。
社會的標準和人們的愿望是希望這三件事綁在一起。我當然也贊成人們要努力追求三方面的滿意,因為這樣才是人生最美好的境界。可是,今天的社會里太多的人只想著標準答案或理想遠景,而否定每天的現實生活;老是惦記著天堂該怎樣,而忘卻自己生活在人間,這樣的人并不會有快樂的日子。所以,如何改變現狀才是務實的態度。
愛往往使兩人同住在一間房子里,但是,能否愉快地一起生活,幾乎與他倆之間有沒有愛沒有必然關系,也許,只有曾經有過這種體驗的人,才能體會到深愛著一個人但不能愉快地在一起生活的痛苦是多么刻骨銘心。光憑大量的愛,不能保證生活在一起可以有多少樂趣。快樂地生活在一起需要一份“愛”以外的心態,再加上一定的技巧。欠缺了這兩點,愛只會驅使一個人去忍受和原諒對方在共同生活里造成的痛苦和傷害。越多的愛便導致越多的忍受,承受越多的痛苦和傷害。更可憐的是如果對方也有一份很深的愛,對方會因為看到自己的痛苦而亦會感到痛苦、內疚、無力。這樣的“互饋機制”會把兩個人推向深淵。心理治療上稱之為“互相依賴”(co-dependence)。二十多年前香港的一首電視劇主題曲有兩句:“要共對亦難,分也不可”,正是對這份痛苦的描寫。美國西部牛仔歌曲也有一首:"Not Strong Enough to Lea ve You , and too Wea k to LetGo"
2001 年我在德國學習“系統排列”時,一位大師說,系統排列的看法是:沒有了性,兩人的感情關系也就完了。當時我立刻站起來表示不同意,因為我知道國內有很多個案都顯示出沒有了性,感情關系仍然可以維持地很好。因為傷病而失去性能力的情況不用說,中國的國情是很多戀人和夫妻都因為工作而分居兩地,一年里沒有多少天可以見面。數位來自日本的學員也支持我的看法。
如果兩個人有充分的愛,并且性生活滿意,只是一起生活卻產生很多的沖突,原因就是兩人的性格使他們不愿對自己的信念系統做出改變(而只希望對方改變)。參加NLP 的課程可能會幫助這樣的夫妻有所突破,當然這需要兩人有自愿的、投入的學習態度才能產生效果。
三方面同時很滿意,是最美滿的婚姻,這需要把“給予對方所需要的”看得比“得到自己所需的”更重,并且兩人同時抱有這個態度。除此以外,兩人還需不斷地摸索、研究、討論和做出修正,才有機會實現美滿的婚姻。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