傲慢,成了今年評價馬斯克和特斯拉最多的一個詞。
或許在中國眾多的造車新勢力當中,小米的創始人雷軍是唯一對馬斯克畢恭畢敬的。2021年初,雷軍宣布投資100億美元加入到“造車新勢力”,在推薦大會上,也曬出了與馬斯克的合影。
早些年,雷軍曾拜訪過馬斯克。在和馬斯克交談的過程中,雷軍被馬斯克的人格魅力深深震撼,歸國后說:他做了我們想都不敢想的事。我們比不過他,我們只能跟隨。
反觀其他國產電動車車企,無一不是將馬斯克旗下的特斯拉當做“假想敵”,公開場合各種抨擊特斯拉,可馬斯克和特斯拉的回復唯有繼續降價。
2002年,連續多次創業成功的馬斯克,為了完成兒時的太空夢創辦了SpaceX,決定自主設計制造和發射火箭。
2006年3月,“獵鷹火箭”首次出現在發射臺。但直到2008年,SpaceX3次火箭發射均遭失敗。如果第4次也失敗了,那SpaceX就只能宣布破產。此時許多火箭行業的從業人員也不看好,甚至反對馬斯克的太空飛行之舉,其中還包括馬斯克的偶像,全球首位登月宇航員阿姆斯特朗。
與此同時,馬斯克另外一家公司——特斯拉,也面臨破產。當時新能源汽車的概念和產業并不成熟,資本市場并不看好特斯拉推出的第一輪電動跑車Tesla Roadster。
2008年,爆發了全球經濟危機,兩家沒有經過市場和時間考驗的新興公司,投資人拒絕追加投資。在馬斯克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他的枕邊人,相伴8年的妻子賈斯汀開始鬧離婚,并在社交媒體不斷控訴馬斯克。
這是馬斯克人生的至暗時刻,馬斯克將這一年稱為他漫長人生“最糟糕的一年”。
為了保證兩家公司的正常運營,為了吸引投資,拿到訂單,馬斯克將名下的房子和跑車都賣掉投入到公司里。馬斯克當時回憶說:最窘迫的時候,口袋里的錢甚至買不起一個三明治,連還信用卡的錢都是向朋友的錢。
終于,2008年9月“獵鷹1號”第四次發射成功。SpaceX獲得了一份和NASA合作的合約,金額超過10億美元。而特斯拉也獲得了一筆融資,得以繼續運轉。
然而2018年,特斯拉再一次面臨破產的危機。特斯拉Model 3這款面向大眾的車型,在2016年開始預售,預售當天就拿到了18萬的訂單。但一直陷入了產能不足,無法按時交付,營收困難的黑洞中。
而2019年馬斯克在上海建立“上海超級工廠”,解決了特斯拉的產能問題,并幫助特斯拉在2019年第四季度首次實現盈利。
在經歷了一系列的倒霉事后,自此馬斯克的事業也逐漸順風順水,成為現實版的“硅谷鋼鐵俠”。
高處不勝寒,作為新能源汽車鼻祖的特斯拉,卻一直是中國造車新勢力的“公敵”,面臨著來自各個“門派”的挑戰,甚至是圍攻。前有中國造車“三劍客”蔚來、小鵬和理想,打頭陣三英戰呂布。后有比亞迪、吉利、上汽等行業大佬們加盟挑戰。除此之外,華為和北汽也合作發布了北汽極狐阿爾法,相信也會成為特斯拉的一個勁敵。
無論是汽車行業的老玩家還是新選手,都形成了“圍攻”特斯拉的局面。
然而特斯拉卻對中國造車新勢力的針對并不在意,馬斯克曾發文稱:“特斯拉不會招1名公關人員,會聚焦研發產品本身?!?/span>
特斯拉就像智能手機里面的蘋果,一直維持著行業領先者的高端形象,而不像國內某些汽車品牌。用價格的高昂來刻意強調自己的高端。
除了特斯拉旗下汽車品牌的售價一降再降,特斯拉幾乎“零回復”,是馬斯克太傲慢么?
馬斯克和特斯拉在中國有“傲慢”的實力么?我們從3個方面進行解析。
1、品牌實力
毫無疑問特斯拉是新能源汽車最具影響力,雖然沒有公關支持,但不得不承認特斯拉是品牌塑造得最好的一家車企。從2003年成立至今,特斯拉已經成了電動汽車另外一個代名詞。甚至有不少的網友表示:“電動車只有兩個品牌,一個是特斯拉,一個是其他品牌?!毙聞萘兗幢慊ㄔ俣嗟墓P費,在品牌塑造這一塊已經落下一大截了。
和奧運會比賽一樣,人們只會記住前三名,特斯拉也不例外。從來沒有將國內車企作為真正的對手,而是一直對標豐田、大眾等傳統汽車巨頭。在特斯拉面前,中國造車新勢力一個“能打”的都沒有,特斯拉自然無心決斗。
市值上,特斯拉也一騎絕塵,截止2021年7月底,特斯拉的市值超過6900億美元,位居全球第一,且全球市值前5名車企中,并無中國車企的影子,“擔心丟了魂”的上汽市值還不到特斯拉的1/20。
2、軟硬件實力
特斯拉擁有目前世界最先進的自動駕駛芯片以及超級充電樁技術。無論是電池核心技術,還是電池管理方案,再或者售后服務。特斯拉都有著無可比擬的優勢。
2014年4月,馬斯克向特斯拉首批車主交付汽車,其中就包括理想汽車創始人李想,新浪CEO曹國偉、小米創始人雷軍等大咖,同年6月特斯拉在全球免費公開271項專利。
小鵬汽車的創始人何小鵬曾請教馬斯克應該怎么使用這些專利,樂視的賈躍亭則是第一時間宣布造車計劃。2014年蔚來汽車成立,2015年小鵬和理想汽車成立。特斯拉公開的專利養活了眾多國內造車新勢力,自然也有底氣傲慢。然而馬斯克也只是云淡風輕地表示,公開專利是希望全世界有更多的公司可以加入清潔能源的保衛戰中,對抗燃油車。
3、創始人的實力
埃隆·馬斯克號稱“硅谷鋼鐵俠”。而且這個稱號美國那邊傳過來的。
馬斯克不僅是特斯拉的CEO,還創辦了全球第一個在線支付平臺——PayPal;全球第一家太空探索公司SpaceX,太陽能共享公司SolarCity,人腦連接公司Neuralink,并計劃在有生之年實現人類的火星移民。
只要是馬斯克關注的領域,就會吸引無數的狂熱粉絲。馬斯克一句“特斯拉支持比特幣購買”,就可以讓數字貨幣“比特幣”暴漲。
有人說馬斯克是第二個喬布斯,喬布斯的好友史蒂夫·沃茲尼亞克也認同這個觀點:和喬布斯最像的,就是埃隆·馬斯克。
其實如果看過馬斯克的紀錄片會發現,馬斯克就像一個大男孩,他喜歡與大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喜歡去吐槽別人的不嚴謹,甚至因為被偶像抨擊,在媒體前流淚。曾有清華大學經管學院院長錢穎一問他為何能在短期學會發射火箭時,馬斯克還會靦腆地說:靠讀書。
但沒有辦法,在商業社會里,不是你不去爭,別人就會讓著你。
中國的“造車新勢力”和特斯拉的明爭暗斗,一方面是電動汽車行業的內部競爭,一方面是也資本的互相角逐。
而那些對馬斯克所謂“傲慢”的指控,總結而言,是中美兩國價值觀之間的差別。中國重視集體主義,個人應該無私奉獻。而美國重視個人主義,突出個人的價值體現。
生活在陰影下的人,當看到別人光彩奪目時,都會酸溜溜地說上一句:他可真傲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