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上就是教師節了,可是,親們知道中國為什么把這一天設為教師節呢?
在很久以前,當然是沒有教師節的,但中國有尊師的傳統,教師在學生心中的地位跟父親是差不多的。中國也有老師的祖師爺,這位當然就是孔子。
所以,孔子老師的生日當然就是教師節。而到了近代,隨著現代教育的出現,中國也開始有正式的教育節了。
1931年,一些北京上海的教授提議6月6號為教師節,設這個節的目標是改善教師待遇,保障教師的工作,增進教師的修養。提出來以后,社會反應很熱烈,但政府沒啥反應。
到了1939年,國民政府才正式設立教師節,節日就在孔子的誕辰日8月27日。設這個節的目標是鼓勵教師的服務精神 ,喚起社會對老師的尊敬。
不過,這個節過的比較清淡,因為沒有任何的經費,也沒有推廣開來。
新中國成立以后,教育部曾經宣布五一勞動節為教師節。這樣省得放假,但這樣一來,教師節就被淹沒在五一勞動節之中,變成了有名無實的節日。
而在接下來的日子里,不要說給老師過節了,不罵老師臭老九,這個人就是個有修養的人。
辱罵教師,辱罵知識份子,這在世界范圍內,在人類的歷史上,也是極為罕見跟不堪的奇觀。這樣的民族,你說有什么希望成為強國?
好在,我們國家扭轉了過來,而為了撫平這一錯誤,使教師的形象得到修復,所以有必要專門設一個節,當時就選了在9月10號,為什么選這一天呢,據說這一天是花開的時候,開學沒多久,容易讓大家記住教師的辛苦。
所以,中國教師節的主旨,是尊師重道。
但其實別的國家,尊師重道僅僅是一部分。比如韓國,韓國的教師節上,通常的活動不是給老師送禮,而是教師給學生洗腳,為什么呢?是為了喚起教師的職責,同時,讓學生切身的體會到老師的付出。
而奇怪的是,同樣是東亞文化影響的區域,日本卻沒有教師節。
日本為什么沒有老師節呢?
首先不是教師的地位不高,日本的老師稱為圣職,是非常光榮的職位,在日本,有兩種人被稱為先生,一種是老師,另一種是議員。
為了找配圖,輸入日本教師,出來一大堆怪東西。
那日本為什么不設呢?
據說以前是要設來著,但考慮到如果設了教師,是不是會引起其它職業從業人員也要求設節,比如醫生節、律師節,他們也是在付出啊,還有搬磚節,種田節等等。
所以,老師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是一種職業。只設老師節,有職業歧視的現象。
那日本怎么突出老師的地位呢?
不設節,但在待遇跟社會地位上處處優先教師。
首先老師的工資是很高的。
待遇好不好,就看有沒有人去干這個職業。比如有人說中國的公務員很苦,沒錢又辛苦。但公務員考試,成千的人去競爭一個職位,這一千個人是腦子有問題嗎?這說明,中國公務員的職業很有競爭力。競爭力甚至大到了變態的地步。
而日本的教師職位也有競爭力,每年有二十萬人去競聘近四萬個崗位。
也就是說,五個人只有一個成功。
這個是比較合理的比率。
做為日本老師有各種的津貼,而且全國的老師工資水平差不多的。沒有什么民辦老師官辦老師的區別。一個國家的公平跟發達水平就體現在是否同工同酬上,同樣的工作,如果某人拿的工資奇低,另一個人拿的奇高,那說明這個國家不是什么發達國家,還有很大的進步空間。
日本的所有教師工資水平線是差不多的,他們差異主要體現在教齡以及所獲的教師資格證書的等級上。 而不是什么城市老師,農村老師,重點學校老師跟非重點學校老師之間。
公平而優厚的條件,這就是日本政府提供給日本老師的。而在社會上,有各種對老師的特惠。比如地鐵有教師特座等等。
這樣一來,日本雖然沒有教師節。但每天都在過節。所以日本的老師表示,我們不要過節。
反觀,中國的教師節,有點流于形式,有的老師就表示,這一天又不放假政府又沒有特別的表示,干嘛還要這個節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