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舟今天要給大家說說清朝第一女詩人,讓清人說出“八旗論詞,男中成容若(納蘭性德),女中太清春。”一說的奇女子顧太清。
說起來這位女詞人出身書香門第,雖然祖父鄂昌,因為乾隆大興文字獄被處死,隨著祖母顧氏生活,顧氏出身江南,不提倡裹足,也不信奉“女子無才便是德”,反而將隨著她姓的孫女顧太清教的知書達理,才華橫溢。
真實照片
據說顧太清長得極美,但是就現在留下來的畫像來看,要么就是太過抽象,要么就是她身為滿族血統,長得很符合滿族的審美,反正乾隆的曾孫子,一位貝勒奕繪,學著他的老祖宗乾隆下江南的故事,跑到江南游玩的時候,一下子就被吸引了。
剛好顧太清有滿族血統,分分鐘被娶回了府中,過門沒多久其嫡福晉(正室)就死了,這位側福晉(側妃)顧太清就成了真正的女主人。
夫妻兩人都是舞文弄墨之輩,又出身高貴,來往無白丁,出入更是文人騷客扎堆,也因此顧太清的“才女”名聲一下子打了出去。
好景不長,過了十多年,奕繪病逝,顧太清也因此深居簡出,不少相熟的文人紛紛寫詩安慰。
比如寫下“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的龔自珍。
兩人的故事不是出現在這首安慰的詩中,而是另外一首也名為《己亥雜詩》的詩:
空山徒倚倦游身,夢見城西閬苑春; 一騎傳箋朱邸晚,臨風遞與縞衣人。在詩后還有一句小注:“憶宣武門內太平湖之丁香花。”
太平湖,和顧太清住的王府,中間剛好有一片極美的丁香樹,龔自珍很喜歡那兒。而詩中那位縞衣人,自然就被時人理解為顧太清了。
加上龔自珍還寫了一首《桂殿秋》詞:
明月外,凈紅塵,蓬萊幽謐四無鄰;九霄一脈銀河水,流過紅墻不見人。
驚覺后,月華濃,天風已度五更鐘;此生欲問光明殿,知隔朱扁幾萬重。
之前顧太清得罪過江南一流氓文人陳文述,此人自然極力渲染,龔自珍和顧太清有一腿!這首詞就是月下幽會的寫照!加上一群看熱鬧不嫌事大的多嘴群眾,鬧得滿城風雨。
自然,顧太清被嫡福晉所生的長子趕出了王府,龔自珍也狼狽地滾出京城,沒多久便郁郁而終。
柏舟心中比較靠譜的顧太清模樣
在和兒女過了一段苦日子后,顧太清鉛華洗凈,寫道:
一番磨煉一重關,悟到無生心自閑;
探得真源何所論,繁枝亂葉盡須刪。
最終,趕他出府的那位爵位繼承人病死,她的長子繼位,她又回到了府中,再也不聞窗外事,而是繼續文學創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