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北宋畫家張擇端創作的《清明上河圖》面世以來,歷代均有復制、仿制,甚至是偽作。《清明上河圖》已經不單是單一繪畫,而是一種繪畫的類別。據統計,一說有41件,分別存于北京、日本、臺北、紐約、倫敦、芝加哥、洛杉磯、布拉格及等地;另一說有48件,分別存于大陸、臺灣、日本、美國、歐洲等地。通常認為,以“清明上河圖”為題且有一定價值的作品達50件,也有說100件的。歷代以來,繪制過《清明上河圖》之人不計其數,主要有“張擇端的真跡”“明代仇英的‘仇英本’”“清代宮廷畫家的‘清院本’”及“工筆重彩本”“白云堂本”等等,比較著名的有明四家之一的仇英和清代宮廷畫家陳枚等。
1.張擇端真跡。歷史上,真正見過張擇端真跡的人少之又少。
2.明代仇英“仇英本”。傳世最著名,明代仇英《清明上河圖》現藏遼寧省博物館 、臺北故宮博物院的兩本,保利拍賣網上一本,大英博物館收藏幾本,美國弗利爾美術館一本,美國大都會藝術館一本。
3. 清代宮廷畫家的“清院本”。與“仇英本”一樣齊名傳世,“清院本”《清明上河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由清宮廷畫家陳牧、孫祜、金昆、戴洪、程志道參照各朝仿本協作畫成,故之清院本。尚有清沈源《清明上河圖》,現藏臺北故宮博物院;清羅福旼《清明上河圖》,現藏北京故宮博物院。
4.元人《清明上河圖》為工筆重彩本,藏于美國芝加哥孟義君。
5.元人《清明上河圖》又稱白云堂本,原為藝術家黃君璧所藏,后贈予臺北歷史博物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