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河西,就是今天甘肅省武威、酒泉、張掖等地區,因處黃河河套以西,地長且狹,故稱河西走廊。河西走廊緊鄰漢之隴西、北地二郡,其西南側是風光秀美的天然牧場祁連山脈,再過去河湟河谷就通到青藏高原了,漢朝時生活著古西羌人,既蠻荒又落后,中原王朝對其基本上不感興趣。其東北側則是內蒙古阿拉善高原,再過去就是古稱流沙地的騰格里沙漠和巴丹吉林沙漠了,那里氣候惡劣荒無人煙,中原王朝對其也不敢興趣,只有位于巴丹吉林沙漠北緣的居延澤(今甘肅省額濟納旗東)水草豐美,且獨與漠北交界,嵌入北方少數民族腹地,軍事地位極其重要。除祁連牧場與居延澤外,河西走廊最重要的就是西北出口的敦煌了,只要一過此地玉門關,就是夢中的西域。
以上是攻占河西地的積極進取因素,另外它還有消極防守因素:因為河西地形高于隴西,而隴西地形又高于關中,一旦游牧民族由此走廊涌進,透入關隴,則長安西北永無寧歲。
在漢代以前,河西地區生活著強大的月氏人,其鼎盛時有控弦之士十幾萬,匈奴等族都要送質子于月氏以示順服。漢初的時候,匈奴后來居上,大敗月氏,月氏王的頭骨也成了匈奴單于的酒杯,月氏人無奈展開了悲壯的遷徙,遠遁到中亞古國大夏,也就是今天的阿富汗境內,擊敗當地的希臘后裔,建立起強大的農耕帝國(也就是后來的貴霜帝國)。而匈奴占領河西后,便可以將富饒的西域與絲綢之路掌握在手中,對漢朝形成壓制。后來還是神將霍去病出馬,一舉拿下河西走廊,從而切斷了匈奴與其西羌盟友聯系,并為最終的漠北大決戰、以及日后逐漸收攬西域,徹底擊滅匈奴掃清了障礙。
以后歷朝歷代也都是如此,如果中原王朝無法掌握河西,則重要的絲綢之路就無法保障,則中原王朝必然衰弱,北方游牧民族必然強大,中原王朝的末日也就不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