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中小學校仍然要求教師手寫教案,而且每月查一次進行評分,你怎么看?還能怎么看,可憐又無奈的看唄!
為什么呢?
因為還有時間揪住手寫教案不放的學校,估計也沒什么招數來應付上級的質量檢查了。
你想啊,教學質量好的學校,上級來評估檢查時獎狀榮譽擺滿一屋子,歷年的數據、照片琳瑯滿目,還用得著用手寫教案來向領導表示:雖然我們教學質量差,沒有拿的出手的東西,但至少我們的老師每天都在勤勤懇懇的寫教案,沒有功勞也有苦勞啊!
就像歌唱比賽里,選手歌唱的不咋地,但是人家家里夠窮夠慘人也夠努力啊,評委一感動,過了吧!
水平不夠,苦情來湊,大體都是這么一個套路。
今天的備課手段實在是已經很發達了。電子備課、網絡備課、PPT等等,最不濟也能從網上下載優質教案,經過自己的二次加工變成自己的東西,但是這些方法都有一個缺點,就是老師的勞動體現的不夠充分,領導不容易把握你到底干了沒有,干了多少,干的怎樣。
基于這種對管理失控的恐懼,好多學校領導喜歡讓老師寫手寫教案,打印的統統不要,只有手寫才是你一筆一畫的工作,其他的我看不見,等于沒干。
其實不僅僅是手寫教案,要求老師手寫的多了。
讀書筆記一萬字,必須手寫。
外出學習心得3000字,必須手寫。
假期培訓心得體3000字,必須手寫。
每月的工作總結2000字,必須手寫。
……
你知道在這樣的學校里是有多么無奈,每天都在寫寫寫,不管質量,不看效率,只要是手寫的,就是好同志。于是,每次評比,教著三四個班的一線老師因為寫的最潦草、字數不夠倒數第一,而那些退居二線做著清閑工作的老師寫的最好、最仔細因而獲得學校表揚。你說你忙,領導可不管你有沒有時間、忙不忙!
可是這又讓辛苦教書的老師們做何感想呢?
手寫教案不是一點優點也沒有,尤其是對新手教師來說,寫教案是基本功,所以新手教師不但要寫教案,最好還要寫詳案,有些東西是無法跳過的,跳過了必然根基不穩,對個人能力的提升會產生影響。
不過我們教育上也應該與時俱進,我們可以寫在教案本上,更可以寫成電子版,還可以利用網絡資源經過自己的加工改造變成自己的東西,而且后幾種方法更高效,更便于修 改和保存,尤其更利于以后的二次利用。而手寫教案除了占地方、不利于保存,更重要的是二次利用率非常差,這樣非常不利于一個教師對一節課的連續更新和升華改造。
手寫教案的檢查評比會讓老師們更加注重書寫的美觀、得分的高低,至于能不能拿到課堂上去用 那就不管了。我就曾經因為上完課后在教案上進行了多次批注,導致教案不美觀而得分很低。這是妥妥的把人往形式主義上逼啊!
手寫教案已經淪為應付檢查的工具,實際效用非常低,這是遭到絕大多數老師吐槽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