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風是由于血漿或者血清中的高尿酸結晶沉積到軟組織或關節內所致的急性或慢性病變。如過不控制誘發痛風發作的壞習慣的話,使得痛風反復發作,會引起痛風性關節炎、關節畸形、尿酸性腎結石、急性尿酸性腎病,甚至腎功能衰竭等嚴重并發癥。
1.飲食不好,肉多菜少,不吃水果
已確診的高尿酸血癥患者,由于其嘌呤代謝紊亂,應避免吃海鮮、動物內臟、濃肉汁湯等肉類高嘌呤食物。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規定,每天要吃200~400g的水果才能達到個人每天對營養素的需求。蔬菜水果不僅含有人體所需的維生素和礦物質,而且蔬菜水果有利于尿液的堿化,促進尿酸排泄。
2.喝水少,常憋尿
痛風是由于體內尿酸高導致的,而人體每日產生的尿酸中約有2/3都經腎隨尿液排出體外。如果喝水少的話,會導致尿液減少,尿中尿酸排泄減少,潴留在血中的尿酸增多,血尿酸值因此增加。長期下去的話,等到尿液中的尿酸濃度趨于飽和值時,就會形成結晶沉積。
【心一康】醫生集團專家建議,痛風患者要保證每日3升以上的攝水量。也最好不要用飲料代替白水,避免甜味果糖攝入增多導致尿酸生成增多。
3.不會運動
很多尿酸患者認為,自己腳痛就最好不要運動。如果身體長期處于休息和弱運動狀態不利于血液流動,身體代謝處于較低水平,不利于尿酸的排泄。
事實上,尿酸患者適合中、低強度的有氧運動,能夠有效地促進尿酸的排泄和減輕體重。
尿酸高的患者最好不要不運動、進行劇烈運動或者是長時間體力勞動。激烈運動或長時間的體力勞動會產生過多乳酸,沉積在體內的話會加速細胞衰老、造成血液偏酸;如果排除體外的話,又會對尿酸的排泄直接產生擠出效應,均會導致尿酸水平升高。
4.足部不保暖,關節受寒
寒冷是誘發痛風發作并使病情加重的重要因素。這是因為溫度越低,尿酸鹽的溶解性就越差,越容易沉積結晶。在25攝氏度時溶解度下降約一半。因此,夏季吹冷氣時避免直吹足部、鞋子弄濕后及時更換等措施,都可以避免關節受寒,誘發痛風。
5.常熬夜
在夜間時候,人體的內環境基本處于酸性狀態,需要通過睡眠來緩解酸性環境。
如果長期熬夜的話,會使得內環境長時間出酸性環境下,從而影響到肝腎等器官的解讀、排泄功能,使尿酸、尿素氮、肌酐等代謝廢物的排出率下降,加重痛風的發作頻率。
6.抽煙喝酒
煙酒會誘發痛風的發作。煙酒可以使尿酸酶活性下降,可以促進嘌呤的分解使尿酸產生得更多,所以一定要戒煙酒。